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管齐下 LAVIDA朗逸打造A级车市节油新标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9日 16:38  新浪汽车

朗逸(参数配置 图库)

  面对油价的节节高升,相关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以下三大不良驾驶习惯容易加大油耗:第一,低挡高速的驾驶习惯。长时间的低挡高速,会造成消耗的汽油只有部分被利用,从而增加油耗。第二,见空挡就抢的驾驶习惯。数据显示,见空挡就抢会比匀速行驶增加2-3倍的油耗。第三,不必要的高速行驶习惯。除此之外,相关专家也提醒消费者,在注意驾驶习惯的同时,更应该选择节油的车辆,从根本上降低油耗。

  作为上海大众出击A级车市的重磅车型,今年六月上市的LAVIDA朗逸(参数配置 图库)兼顾了风阻系数、整车重量、发动机、变速箱等影响车辆油耗的因素,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车辆燃油经济性的需求,更全方位地树立起A级车市的节油新标杆。

  流线型外形

  流线型的外形能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而风阻系数是影响到车辆燃油经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空气数值就被称为风阻系数。风阻系数越小,车辆的油耗就越低。

  在LAVIDA朗逸的设计过程中,上海大众造型设计师在考虑审美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功能性,巧妙利用动静结合的线条,如动感流畅的曲面、流畅的车顶弧线等,从而设计出既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又美观大气的流线型外型。权威数据也显示,LAVIDA朗逸低达0.33的风阻系数创下了同级车型中的最佳记录。

  轻量化坚固车身

  除风阻系数外,整车重量也是影响车型燃油消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想要降低整车质量主要依靠车身轻量化技术。这在LAVIDA朗逸身上就有明显体现。LAVIDA朗逸的车身使用了世界先进的轻量化技术——激光焊接。这种焊接方式能将两块或多块钢板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在增加车身强度(激光焊接车身比铆焊车身在强度上提高了30%)的同时,也避免了全部采用加厚板材使车身增重的遗憾,达到安全与燃油经济性合二为一的目的。数据显示,整车重量为1245-1323kg的LAVIDA朗逸在同级车中明显占据优势,甚至略轻于一些以车身轻量化技术取胜的日系车。

  高效能发动机

  高效能的发动机也是影响车型燃油经济性的关键。LAVIDA朗逸所配置的2.0LMFI与1.6L EA111发动机,在成熟机型的基础上专门针对中国路况进行了重新调制,德系发动机独有的“低速高扭”与“双峰值”特质更为突出。所谓的“低速高扭”与“双峰值”主要是指发动机在较宽的转速内扭矩都可以达到峰值,并维持持续的动力输出。例如,LAVIDA朗逸的2.0L MFI发动机,在1500转时就能输出超过85%的最大扭矩,2000转以后更能持续输出超过95%的最大扭矩,从而有效降低了油耗,非常适合都市行驶中频繁急停急启的需求。实际使用情况显示,2.0L LAVIDA朗逸在城市典型道路的综合油耗在8L左右,处于同级车中领先水平。

  精良变速箱

  与发动机相匹配,变速箱也是影响车辆油耗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变速箱的档位越细分,车辆越是可以合理地利用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动力输出,达到提高其燃油经济性的效果。比如LAVIDA朗逸配备的源自保时捷技术的Tiptronic 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性能表现远远领先于其他同级别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目前,A级车市场的很多车型配置的是4挡变速器。相关数据显示,对一款配置了4挡变速箱、油耗为10L/100km的车辆来说,如果改用6挡变速器,其燃油经济性就会提高5%左右。相比之下,LAVIDA朗逸的燃油经济性不言而喻。

  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节油细节

  另外,一些细节对车辆油耗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包括定速巡航系统、米其林轮胎、胎压报警系统在内的细节之处,也为LAVIDA朗逸的省油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LAVIDA朗逸所配置的定速巡航系统,当长时间行驶在高速公路或全封闭道路上时,只需轻按方向盘左下方的操纵杆按钮,即可启动定速巡航,从而不用再踩踏油门就能保持匀速行驶,减少不必要的车速变化,提高燃油经济性。

  由此可见,选择一款节油的车型是很有讲究的。广大车主在注意驾驶习惯、保持爱车良好车况的同时,在选购车辆时也要对车辆本身的性能、设计更多一点关注,才能从根源上降低油耗。

(编辑:孙磊)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看完该新闻后,你对朗逸的评价是:本车型更多口碑>>

不感兴趣

随便看看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持币待购

我是车主

更多相关新闻

上海大众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