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专访爱乐乐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余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 09:37  新浪汽车

图为奥迪赞助的欧洲巡演中余隆先生在梵蒂冈留影

    新浪汽车讯 在整个奥迪“英杰汇”的成员当中,朗朗可算上比较瞩目的一个。和他一起被音乐世界称为“音乐铁三角”的谭盾、余隆,其实也都是奥迪的忠实粉丝。尤其是余隆,据他本人暴料,在大学时代的汽车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奥迪,至今他一直驾驶的都是奥迪系列的各型号汽车,可见他对AUDI的喜好非同一般。

    而吾有幸,在某个周四的上午、作为媒体的一员、专访到了现爱乐乐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余隆先生。

    此次的专访让我了解到了余隆性格的另一面,从中你也可以品味出:一位指挥家兼管理者的精明头脑和感性的人生。以下为专访实录:

  媒体:我们现在比较迫切的想知道奥迪赞助这次欧洲巡演大概的情况和一些反响。

  余隆: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问题,首先本身奥迪做的事情,从它的理念到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事情。我曾说过从我看来,奥迪就是三个“P”,一个是Prestigious(高贵),一个是Power(力量),一个是Passion(激情)。

  这次欧洲巡演是一次特别特殊的巡演,因为它是打开了中国和梵蒂冈的第一扇门。梵蒂冈和中国相隔60年,终于在2008年的这一刻开启了第一扇门。这需要各种部门、机构之间的合作,它不是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涉及到政府,涉及到艺术家,涉及到赞助商,也涉及到文化、政治各方面的情况。这次巡演的特殊性将注定它无论过多少年,10年、50年、甚至100年,都会在历史上留有纪录,都将对世界文化或东西放文化交融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次巡演有两家主赞助商,一家是中国建社银行,一家是奥迪。奥迪作为本次惟一代表境外的合作机构,我觉得很特殊。而且本身来说,我们挑选了一家中国的机构,一家德国的机构,作为惟一的合作伙伴,进行这次历史性的巡演,就像中美建交之前的“乒乓外交”一样。

  很多人想探索奥迪支持的这次欧洲巡演,它所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说它的影响力可能远远不是我们今天所能猜测到的,就像当年奥迪的横空出世一样。当年奥迪车横空出世的时候,可能人家只认为它是一个汽车,一个赛车,并没想到奥迪今天带给全人类的,是从技术到文化,以及技术与文化完美结合的一种结果。而这种结果是当年奥迪横空出世的时候,人们所不能诠释的。

  大家都知道,现在奥迪作为一种西方的文化理念,正在融入整个中国的社会,中国社会对奥迪的接受,表面上看来只是技术上的一种接受,更深层次里面可能有一种全球性理念的代言。这里不单纯指西方社会,我指的是全球。就像这次演出,我们走的是全球化信息的路线,因为艺术和技术都带一个数字,大家都有相通之处。最重要的是我认为,如果说在今天我们的社会里面仅仅把自己看成某一个局部地区的人的话,那是一个很可悲的事情。因为我们已经生长在这个时代,一个信息、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有一种卓越的远见。也就是说,所有的文化、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局部地区。就像我们说莫扎特的音乐,他不仅仅代表奥地利,代表欧洲,而是代表全人类。就像奥林匹克,已经不仅仅代表希腊,或者不仅仅只是一个局部地区的体育竞技,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和和平的象征。在这种文化下,我觉得奥迪车不仅仅是一个德国车,或者德国品牌的车,而是世界品牌的车。文化上面同样也是,奥迪支持的活动都是世界级的活动。

  在这次梵蒂冈和欧洲的巡演上面,因为我们走之前一直说是欧洲巡演,比较谨慎,为什么谨慎?是因为一种特殊的事件在开始之前,就像“乒乓外交”一样,从来没有告诉外国中国要进行乒乓球运动,它的发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这次奥迪和中国的艺术家们共同完成了一次将影响甚至超越一个世纪的历史性事件,我现在不把它归为政治性事件,它将开通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一个新的平台。

  从奥迪追求的精神来说,我刚才已经讲了一个“Prestigious”,第二个讲得是Passion,最后我讲的是Power。就是当东西方文化撞击的时候,打开这扇门的时候,必然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种新的Power,一种力量。这种文化互相的理解、交融、认知、尊重所带来的文化力量,将是不可阻挡的。《北京晨报》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这种文化力量,又岂止是千军万马可以抵挡得了的”。其实奥迪汽车文化上的文明,也是奥迪文化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力量。单纯说技术,我觉得就把这件事情矮化了。奥迪所崇尚的东西,是一种文化的Power。可能中国目前还在发展中,还没有到大家完全理解奥迪高深理念的时候,大家觉得汽车更多的是技术性的东西,把汽车提升为一种文化理念,是奥迪率先提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冲击力,更多的是它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对文化理念上的改观,包括它所派生出来的其他方面文化的一种给予的精神。

  媒体:现在奥迪在国外的文化赞助上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些年在国内也有,奥迪对国内文化事业的赞助,对国内文化的团体有没有特殊的意义。

  余隆:奥迪的赞助不同于一般的赞助。大部分的赞助目标性很强。最大的区别是奥迪有一种全球性的视野,不只拘泥于对德国文化的赞助,奥迪文化的理念比较包容,比较具有世界的视野。我们总在说文化,什么是文化,这也是我们经常探讨的问题。有两位博士说过:“我们是一个有文化人”,我说未必,你可能是有知识的人,但未必是有文化的人。奥迪提倡的是文化精神的思考、延续和创造。

  我认为这种文化创造,基本上秉承了两点:一点是要有一种历史的延续,一点是对今后的开拓。必须占据这两个高点,才有对文化进行创造的可能性,如果只是杜撰很多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我觉得文化是能够引发大家思想和思考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奥迪的赞助,和其他的赞助商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它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对文化的责任。这里不仅是钱的问题,如果仅是钱的问题,那广东的农民也很有钱,很多人都能做到,甚至很多人把钱当成一个沽名钓誉的事情来做,那就不一样了。我觉得奥迪最大的特点是它对社会的责任感,不仅仅是对德国社会、欧洲社会,或者是中国社会的责任,而是对全球的一个广泛的社会责任感。

  从赞助的角度来说,与其说“奥迪赞助”这几个字,不如说奥迪它是一种文化精神。说赞助这个词我觉得说得低了,奥迪是一种文化理念、一种精神,奥迪所推动的是一种文化的责任感。按理说一个汽车公司的文化跟你是没有关系的,这应该是文化部门的事,但我想说明白一个问题,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文化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当一个社会上如果只剩钱,而没有文化的话,那是极度可悲的事情。其实在这个上面可以看出,奥迪做的事情推崇的是一种理念。原因在哪里?中国应该考虑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人今后的文化平台在哪里,我不知道。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有的更多的是务实的理念,大部分的孩子想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或者学习的层面是哪个层面,或者是今后择业的选题,对他们职业原则的考验等等各方面,都缺少一种文化的追求,更多是务实的精神。当然务实精神不是不好,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均衡,不是说因为这样,就彻底变成那样了,这是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我所强调的是我们现在的工作是一种推动文化的工作,那奥迪更具有一种power,它扮演的是一种文化引领者的角色。

  历史上的人物、历史上的事件、历史上的机构,都需要历史来批评。我们现在太强调短期内的行为,马上就要看到这个事情的结果,恨不得说我今天结婚,明天就得生出一个孩子来,今天我为这个孩子付出了教育经费,明天这个孩子马上就得变成博士。我觉得这个过于功利,恰恰奥迪做的是非功利的事情,有眼光的人、有思想的人才能看到奥迪做的事情。如果奥迪很功利的话,他太不需要做这些事情了。现在很多公益的行为都是想马上见到结果的,公益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就像捐款一样,多和少没关系,关键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东西,不能说你大学毕业,你就是有文化的人,对不起,现在大量大学的毕业生没有文化。现今社会的确是很现实,但每个人是否能尽可能地保持心中的一块绿洲是很重要的。

  媒体:奥迪和爱乐的合作有很多次了,往后还有什么计划吗?

  余隆:计划肯定是有。奥迪跟音乐界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北京音乐节是在中国做的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品牌。萨尔斯堡音乐节总监彼得??鲁策齐卡曾说过全世界讨论的音乐节就三个,北京音乐节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是多元化的,结构的均衡很重要。我们现在的很多说法经常有误导行为。比如有些音乐会,人们会说怎么这么贵,这么高级。这一场音乐会,如果做成儿童的,我能做100场。我就很想问他一个问题,如果这些学生都能念技校的话,是不是现在大学就不用办了。社会是有分工的, 比如说一辆奥迪车那么贵,如果改成出租车,可能10万辆出租车可以顶一辆奥迪车。这是不一样的,就像有人说的造航天飞机那么贵,如果把这个钱拿出来可以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这些话听上去有道理,但完全是伪道理,是一种典型的不以事实为根据的伪道理。

  我们和奥迪合作的音乐节,使中国带给世界的形象是非常正面的,让世界对中国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我个人认为现在国外对中国人的文化了解得并不深,我们有很多的社会精英,在世界文化上给予了支持。中国人对世界文化是很宽容的,同时希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文化也有一个很大的宽容度,我觉得这都是互相尊重的结果。奥迪跟中国爱乐乐团的合作已经很多次了,中国爱乐乐团是中国交响乐的佼佼者,也是亚洲最具名声的乐团之一,在世界上面也享有一定的地位,奥迪肯定会跟中国爱乐有一个长久的合作。

  媒体:演奏家是用手中的乐器来演奏,指挥家是用指挥棒来指挥乐队的,我觉得指挥家才是真正的音乐家,您如何控制好演奏家和指挥家的关系?

  余隆:跟开车一样,左手右手都得忙活,这就是一种协调能力。你对节奏的把握,速度、节奏都跟开车有很大关系。你的平衡,你的把握如果得当的话,车会开得很稳。不会开车的人,或者刚开车的人,起步不好的话,人就容易晕。交响乐也是同样,如果指挥速度起得不好的话,那乐团就开始晕了,可能就会翻在台上。所以我觉得完美结合的那一瞬间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他的力量和激情来,

  媒体:可是很多人虽然会开车,但不是都能成为指挥家的。

  余隆:这个情况是不一样的,也不完全等同,我只是讲一个概念,速度和平衡,包括力量把握,直接导致你对车驾驭的能力,驾驭车跟驾驭乐队是一样的,乐队所有的速度都在你手里,如果你是一个级别很差的指挥,力量就会失控,一失控乐队就会出现问题。

  我是个比较公平的人,我认为有很多的音乐家是很伟大的,坐在下面,有的时候他比指挥家懂得更多,但其实专业不一样。我觉得任何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魅力和个性,我最怕的是没有个人魅力或者个性的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并不长,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面,我们是共同生存的,每个人如果只考虑到个性,而不考虑共性,他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根本无法生存,生存的条件在于共性,但个人如果没有个性的话,我相信你将在整个历史上被湮灭掉。每个人要想活得精彩,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我们世界就是多元的性格组成的,就像文化一样,如果文化互相之间缺少一种理解,缺少一种尊重的话,那就很糟糕了。如果把所有的文化都统一成一种文化,那也是很糟糕的事情,性格也是同样的情况。

  媒体:一个指挥家在这个乐队当中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余隆:当然。他起主导性的作用,所以我说指挥家的责任就跟开车一样,如果开车有什么问题,那一定是司机的问题。包括有的时候车的零部件有问题的话,司机如果反应及时,他自己就能掌控。当汽车有问题的时候,你的车速就不能加快。乐队也是一样,当乐队的一个声部不能和其他的声部达到完整的话,他就应该考虑这个声部调配的问题。

  媒体:您的激情是在舞台上的一刹那自然而然的就能释放出来,还是您生活中也是很有激情的人。

  余隆:有人曾经问过我对生活和工作的看法,我说只有三个字“P英文”。人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是能够隐藏自己的冲动感,但我恰恰觉得人还是应该释放自己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带来希望,只有激情才能带来你对任何事物的兴趣,只有激情才能带来一种感染力,让别人跟你一起来工作。如果你不带激情或者你这个人很无聊的话,说实话可能没人愿意跟你一起工作,至少我是这样。任何事情互相之间都是互动的,不管说乐队也好,还是开汽车也好,都是有互动行为的,如果汽车很烂的话,我坐在里面也没有兴趣开。

  我最近开Q7非常高兴。当时在德国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车有意思,但我没开过,开过之后就觉得更有意思。Q7能引起你无限的憧憬,从速度到它的设计,包括里面的导航、音响,各种部位的结合,从天窗到下面光的感觉。我的司机就经常没事儿干,他帮我开的是A6的车,我经常跟他说今天你不用来了,我自己开。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活动,或者是需要看文件,大部分的时间我更愿意自己开车。开Q7的时候,能够给我带来一种特别的感受。就像跟一个很特别的女孩子谈恋爱一样,她带给你的感觉是你永远都想知道第二天这个人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惊喜。我不知道女孩子怎么看,反正男孩子跟女孩子谈恋爱,当你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子的时候,每天都希望她能让你发现新的东西。

  媒体:爱乐乐团的成功或者古典音乐的兴起,是否意味着西方的文化将长远的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余隆:我从来不把古典音乐看成是一个西方文化的代表,就像京剧,我不单纯的认为它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是人类文化的丰富遗产。

  媒体:那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文化投放到世界的舞台上。

  余隆:这就是我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一个文化它有生命力,是不需要我去征求别人认可的,它本身就存在。就像莫扎特的存在,他并不需要别人来认可一样。莫扎特的存在,跟我们很多伟大艺术的存在是一样的。所以文化上且不可把它分成东方和西方的,出处可以说它是从那边出来的,但它已经融入到人类文化本身的血液里面了。英文《金融时报》采访我的时候,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就说:“文化的保护,不是把其他的文化赶出去,而是用来保护你自己的文化”。就像宗教一样,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文明人,你才会明白对文化的尊重,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当你尊重一种文化的时候,或者尊重不同文化的时候,其实你自己是在提升的。

  讲到音乐的问题,很多人说爱乐乐团的东西我听不懂,而我说为什么音乐是所有艺术皇冠(参数配置 图库)上的钻石,音乐不是一个具像的东西。音乐好比像水,在不同的容器里形状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水放在三角的容器里,它是三角的,放在圆形的容器里,它是圆形的,放在方形的容器里,它是方的。不同的人听同一段音乐,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是因为你个人文化体验和文化结构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体验、阅历和思想就是一个容器,所以你听出来可能是方的,他听出来可能是圆的。音乐有意思就是有意思在这里,音乐像一面镜子,它直接反射了你自己的文化层面是怎样的。你从音乐里直接能看见你自己,要想解释自己的文化程度,可以通过音乐来做。音乐没有什么绝对的解释,今天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我们听出来的感觉不一样,不能说你是错的,我是对的,因为我是音乐家。试图讲故事给别人的音乐家,都是伪音乐家。音乐高级之处就在于它没有故事,而是自己去感受音乐的美感在什么地方,你自己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文化平台到底有多大。

  从音乐中你会想到很多方面,人生的体验在那一刹那都迸发出来了。这种迸发是你自己的体验,你不用去告诉别人你体验出来什么东西。就像镜子,你看到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假的东西。

  媒体:中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传统,您是否认为任何进入中国的西方音乐文化,都会接受中国音乐文化的改造。

  余隆:我觉得音乐就是互相的欣赏。所谓的中国文化的传统,我不知道你认为从哪一部分开始算做中国文化的传统。所谓传承的问题要看你怎么看,我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在传承,在唐朝我们接受了很多从西域过来的东西,我们用的二胡和琵琶根本就不是中国的东西。为什么叫胡琴,胡琴是什么?胡人的东西,根本不是中国的东西,琵琶也是从西域传过来的。

  那天我们讨论过京剧的问题,大家说京剧不能动,不能改,但话说回来,京剧如果没有当年梅兰芳的改革的话,可能就不会发展到今天,关键在于你怎么推陈出新。我跟美国一位建筑师谈过中国今天对胡同的保护,他也说过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说所有的建筑都是不能动的话,绝对的不能动的话,只继承没有发展的话,那你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还住在汉朝的房子里面,或者应该住在秦朝的房子里面。我不能说他说的完全对,但至少能引起你的思考,历史是发展的。

  车也是同样的情况,车也是在不断的发展,我那天看老的自行车就很有意思。尤其北京的变化更大,我小时候在景山幼儿园读书,每天坐在大街上看汽车,那时45分钟才来一辆汽车,所有小孩站在大街上鼓掌。今天你再看北京到处都是汽车。所以发展是必然的,还有一种文化的概念也是同样的情况。一定要说西方和东方的区别很难,不说手机,你用的笔都是西方的理念,甚至我们现在的发型也是西方的理念,还有穿的衣服。什么叫西方的?所有说这些话的人,都穿着西装,出门都开着奥迪,如果一定说中国的文化,那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骑匹马,穿着长袍才可以。

  所谓的传承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人类文化在交融,人类文化在互补,人类文化在进行着有效的重组,这就是今后的世界。你今天用的网络,用的所有的东西,甚至你生活当中99%都是世界文明的一种交融。甚至现在住的四合院,你也得去装空调,也得装玻璃窗,不可能糊一张纸。世界就是这样,人在生活上得有一种追求,那从思想上来说,应该公平的看待世界文化在逐步的走向一起,而不可能再把大家对阵起来,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也就是世界文明的大交融。说一定把它绝对的区分开来我自己感觉是比较难的。

  媒体:因为您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留学背景,再加上音乐,它本身是一个无国界的东西,会让您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去看待这种文化。作为纯粹在东方和西方生长的人,他还能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冲突吗?

  余隆:这两种文化是不断交融,不断冲突,再不断交融,不断冲突。再冲突的过程,是交融的必然趋势。我生长的环境可能你们不太了解,我的家庭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式家庭,我的外祖母是搞国学研究的。其实我在所有学生当中,对国学的了解是比较多的。最大的问题是你的看法会改变,原因不单是我搞的是西方音乐,或者我在国外留学的背景,恰恰我对中国文化最深的了解是我到了国外念书以后,因为在中国你是感觉不到的。在国外你会发现中国文化的一些魅力,或者跟西方文化有相通点的地方,你反而会去探索它的整个过程。

  我们说的是两个事情,你说的是本身存在的事情,而我说的是必然的趋势,一个大融合的趋势。但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今后的世界,谈不上谁把谁同化了,我认为永远在一个过程中撞击—融合、撞击—融合,应该以一种健康的心态看待互相的融合。或许对我们今后思想的发展更有好处。

  传承,你要想传下去,很大一部分会无疾而终。现在整天说我们抢救这个,抢救那个,说句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它已经发展到没有自己思考如何去发展的地步了。如果企业已经到了别人要抢救的时候,你的车基本上没有什么生命力了。最大的问题是人还得自强不息。与其说我需要人抢救,或者我抵御别人对我的侵略,还不如把自己做强做大。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变得自强不息。还是那句话,没有发展的话,任何文化最后都会灭亡。你要想让自己生命延续得长的话,就必须有自己发展和调整的机制。

  媒体:您以前说过一句话,说只有宗教和音乐是无国界的。而中国需要融入世界文化当中,需要多种符号和语言,音乐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您觉得您在这个过程中会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和历史使命感?

  余隆:我说过一句话“音乐是超越了宗教种族语言的一种桥梁”。音乐空间是很大的,你可以自己去发挥想象力。无论我是作为指挥家也好,还是作为奥迪,我觉得应该把文化的一种积极信号留给大家,能推动文化上面大家更高的认知度。至于是不是能完成一些伟大的历史事件,我就不敢说了。为什么?个人是渺小的。说这世界上、这个时代造就了很多的事件也好,人物也好,中国能有今天,是因为这个时代,我们能够在国际上有这样的地位,包括我个人,也是因为这个时代。或者说今天有这么多人热爱奥迪汽车,也是因为这个时代。

  像车一样,车如果不好,人如果不努力,那你就踏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能够踏入这个时代的节奏,他自己就应该是自强不息的,还要有这个时代能把你带动起来。如果个人不努力,汽车很棒,没有这个时代的话,一样也完成不了。恰恰我觉得奥迪的情况是一个时代精神,它所强调的也是一种时代精神。

  比如说好车,大家应该想办法去开好车,为什么开好车?不是因为它贵,我才去开,是因为它的车好。如果因为贵才去开,我觉得这个导向就有问题。因为车是一种艺术,一种追求,一种梦想,我觉得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但我希望能够传递一种信息,大家应该以更健康的方式去生活、去追求,追求健康,永远都没有错。追求健康的方式、思维方式,都是没有错的。

  媒体:您认为物质的东西能够谱成曲,成为能吟唱的音乐,比如说A8和Q7,如果用音乐因素来表达,您将分别用什么样的音乐元素来表达。

  余隆:首先我不是作曲家,谱曲的问题问谭盾,演奏的问题问郎朗,指挥的问题可以问我。由谭盾谱曲,郎朗演奏,我来指挥,二度创作我一定告诉你我怎么把A8和Q7的音乐做出来。 (新浪汽车ZD)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名人与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