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汽车工业发展之路 (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 18:05  新浪汽车

  第二章 困境中的转机

  一、12家“选亲”重组广州汽车业

  在选定本田之前,广州汽车和欧宝、现代等"谈"过。 1996年,广州汽车遭遇了史上最大的危机。

  当年6月,广州标致的财务报表显示:合资公司负债超过29.6亿,净资产是26.3亿,已经出现了超过3亿多的负资产。从1994年陷入亏损的广州标致成为全国第二大亏损大户。“确实没有办法。”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李少回忆说,“那个工厂就在那里亏损,一天就亏掉100多万,一天比一天亏得严重。”

  “广州市也曾提出过增资调整股东结构、引进新车型和扩大生产规模等多种挽救广州标致的方案,但均未能说服法国标致而不能实施。市委市政府最终做出一个决议,我们另起炉灶,另外选伙伴,干脆让他们退出去算了。”要首先解决高达29.6亿的负债,这是当时广州汽车重组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央政府包括国家计委、机械部的领导评价这个案子时说,这是本世纪(20世纪)汽车工业合资合作项目最后最复杂的谈判。李少回忆说:“当年,按照上级领导的意见,在确定新项目之前,我们必须将这些棘手的债务妥善解决。我们就向新的伙伴提出要求,你们一定要支持我们来对这些债务进行妥善处置,货比三家。”

  为了挽救广州标致,保住来之不易的轿车生产定点,重振广州汽车工业,广州市政府汽车工业办公室和后来成立的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先后与宝马、起亚、奔驰、菲亚特、欧宝、马自达、福特、现代、本田等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商谈过重组广州标致开展新的合作。

  从最早的欧宝到最后的本田,广州汽车“选亲”总共有12家公司。尽管最终确定的是后来的本田,但是当年和现代、丰田等汽车巨头接触,为后来本田的顺利谈判、日产落户广州以及广州丰田和广汽日野的设立等打下了基础。

  二、谈判最晚,周期最短—为何选上本田

  1998年5月7日,广州本田、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在花园酒店举行合同、章程签字仪式,这标志着广州轿车项目更新合作伙伴工作正式完成。 本田是如何笑到最后的呢?

  与本田汽车的接触最早是1997年1月28日,本田汽车向省汽车办和市汽车办各发来一份传真,本田汽车希望能够加入到这个项目中去。当时,由于和法国标致及德国欧宝的合作谈判得差不多了,绝大多数人对这份传真并没有太在意。

  不过,本田汽车在2月份又发来函件表达了相同的态度,并且随后在3月21日派出了本田中国项目经理宫崎正利为团长的技术考察团一行12人到访广州,就广州提出的15个基本条件进行了具体讨论,由于时间关系,广州要求本田汽车在三天内作出答复。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心急火燎的本田汽车在24日就发来了书面答复,并且明确答复说:投产雅阁,起步规模是3万辆。此外,本田还要求必须拉拢东风一起合作。然而,当时情况非常复杂:有财大气粗的通用欧宝、诚意十足的现代,还有三方合作的本田可以选择。广州该选谁呢?

  面对这个难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批示说,“妥善处理与外方的关系,‘货比三家’选择新伙伴。”在“货比三家”的指示下来之后,广州对欧宝、现代、本田三家的情况和他们提出的合作条件,综合提出了20多项内容并列出了详细的比较清单,当时俗称“货比三家条件对照表”。广州根据这个表格逐一对三家意向合作伙伴打分,并一一深入对比。

  三家中现代相对竞争力要弱,加之韩国对其企业投资海外的管制十分严格,现代因此落选。在排除了现代之后,余下欧宝、本田两家,在最后一次深入的20项最关键条件的对比中,结果是:本田比欧宝好的有9条,欧宝比本田好的有4条,两家大体相同的有7条。广州还是决定选择本田。为了解决当时29.6亿元的历史债务,本田开出了相对更优惠的条件愿意承担大部分资金。

  “数是这么算的,重组以后广州标致原来的账面资产26.3亿元里面,有固定资产11.1亿元,流动资产是15.2亿元。”李少回忆说,由于跟本田最后谈的结果是成立发动机和整车两家公司,将固定资产作适当溢价处理,并拆分成发动机和整车两部分,分别卖给后来的东风本田发动机厂和广州本田整车厂。

  此外,本田汽车为取得项目也支付了一定的“入门费”,最终剩下的债务,则由广州方自行变现有关流动资产而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三、困境:广州能搞大工业吗?

  在这种困局下,种种矛盾瞬间迸发出来。从1985年到1993年的八年时间里,广州标致一直都是法方出任总经理,过于偏重法国标致利益的法国人,在整个广州标致合资公司未来战略构建上顾此失彼,这是广州标致市场逐步丧失的重要原因。在法方强势的管理下,广州标致一直没能导入先进的车型。当年标致505车型是法国在1987年停产的车型。在当年广州标致规模小、成本高的现状下,法国人坚持多卖CKD件、不愿意加大国产化力度,广州标致最终在成本和质量上失去了市场。

  一位领导批评广州说,“上海只比你们早了半年,也是批准的3万辆规模,可现在已经搞到十几万辆了,都卖出去了,而你们1万辆都卖不出去。”有关部门普遍对广州搞汽车没有信心,认为广州只会做些小生意,不会搞大工业。

  1993年广州汽车开始步入危机。当时,国家计委在上海召开“全国汽车工业支柱产业专项座谈会”,确定了2000年汽车产量300万辆,其中轿车150万辆。并提出发展的重点:抓紧“三大”建设,支持“三小”继续发展,鼓励“两微”加快发展。当时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汽车产业政策”,据当时业界传出的消息说,“如果到1997年达不到15万辆经济规模,就会有被淘汰的威胁。”

  作为当时最弱小的“三小”之一,濒临倒闭的广标会不会第一个被“开刀”?

  四、本田给的条件最有竞争力

  在所有谈判厂家中,本田给出的条件是最有竞争力的。根据本田给出的条件,广汽解决了两大车型和系列车型问题,本田还同意在合同期内按随动原则向合资公司提供新的产品和技术。此外,中外双方高层待遇按同工同酬原则进行安排。这些都是当时全国前所未有的。

  除本田的条件较具竞争力外,还有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全国汽车行业当时的合资格局。

  当时,因为通用已经和上海有合资,其欧宝项目审批难度很大,而现代相对本田而言还是较弱的企业,因此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本田要实际一点。由于之前有了12家企业谈判经验和深入沟通,从1997年1月算起,到11月13日,广州和本田在东京签署“合作基础协议”,和本田汽车的谈判时间最晚,谈判周期最短。

  1998年6月30日下午3∶00,在广东省政府礼堂内,广州正式宣布: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和本田合资,按照50∶50的股比注册成立广州本田。起步3万辆,建设规模为5万辆。

  当时,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黄华华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广州的汽车工业虽然走了一段弯路,但我们已经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现在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正如省委李长春书记最近指出的:这是我省发展汽车工业的重要机遇。”

  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的李长春指出:“这也可能是广州最后一次机遇了,只能干好,不能干坏!”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