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探寻三款车的真实性格,那么让右脚和双手活跃起来吧。
在行进间全力加速,M35总是第一个飞奔出去,响应积极的变速箱和强大的发动机是驾驶者的最爱,嘹亮的吼叫也让人兴奋。不过轮胎却不够矜持,时不时地就要打打滑,甚至惹得TCS要介入一下控制动力。在直线上能够紧跟M35的是GS300。虽然它的油门慵懒了一点,变速箱急降挡也欠迅速,甚至还出现了轻微顿挫,但有轻功在身何愁不快?RL落在后面有些意外,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全轮驱动和高体重总是要让发动机多费些力气的嘛。加速测试印证了公路上的印象:M35速度最快,热情第一;GS300身轻力不亏;RL稳重有余,活力稍欠。
来到一段多弯的山路,三车的前进顺序也发生了变化。RL的SH-AWD全轮驱动终于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优秀的牵引力和后桥主动分配动力辅助过弯的特性,使RL拥有稳定且中性的弯道步伐。尽管较大的体重还是给悬挂和轮胎增加了负担,此外准确但路感不足的方向盘也有提高的空间,不过在同行者中RL仍然是最让人有驾驶信心和安全感的车,操控测试也证明了它的优点。只是,这种安定少了几分活跃,让RL与乐趣保持了一定距离。
在多弯路段,M35富有驾驶乐趣,不过这其中也包含了挑战与风险。它可以跟上RL的速度,但需要驾驶者拥有冷静的头脑和出色的技术。由于车身重量大,重心高,虽然悬挂侧向支撑性可以比拟RL,但M35过弯时的侧倾还是需要人适应。此外,方向盘也偏轻,路感不算很清晰。但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原配的舒适型轮胎抓地力不足,而且缺乏信息反馈,让人对它的抓地情况难以预计。受累于轮胎的欠佳表现,操控测试中M35显得脾气难以捉摸,后驱车的转向过度特点被放大,车尾太活跃,测试成绩受到了不小影响。而在山路上,这种稍有些鲁莽的个性,也逼得驾驶者只能谨慎地榨取乐趣。显然,更换一套抓地力更好的运动轮胎是很有必要的。
在山路上GS300扮演了殿后的角色,它不够出色吗?并非如此,三款车中它的方向盘有着最佳的力度和路感回馈,悬挂虽然偏重舒适性,但支撑性仍然可以满足山路畅快驾驶的需要,轮胎抓地表现也称职,可以说它的行驶机构配合相当默契。你可以很信任这款雷克萨斯,只是它不能用速度提高你的驾驶快感。例证就是,在山路上快跑,VDIM时常启动,尽管介入很细腻,完全不影响驾驶节奏,也很安全,但运动能力确实有限。GS300唯一让对手钦佩的就是出色的刹车和较低的油耗。
所以综合驾驶方面的感受,再加上乘坐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内容,各款车的总结就变得很有意思。
外表最动感的GS300事实上性情最温和也最传统,减震舒适性好、车内宁静仍是它的第一长处。但是空间方面没有优势,座椅方案更像是一款四座轿跑车——后排座基本只考虑两个人的乘坐需要。另外,车内各设备的开关布置缺乏条理,按钮背光不足也影响夜间操作。
有着一大堆奢侈配置,最该是一款本分的豪华车的M35,骨子里却有几分运动狂的气质。这种性格是好是坏,因人而异。但谈到乘坐,它仍是三车中最有吸引力的。后排座椅非常舒适,享受丰富。只是18英寸轮胎路噪较多且不能很好吸收短波震动,令M35的静音和减震舒适性排在了GS之后。优秀的仪表,便于操作的设备与出色的车内照明使英菲尼迪在功能性上最讨人喜欢。
RL也许是自始至终显得最表里一致的,但它也有些尴尬无奈。高科技的全轮驱动很有安全感,就是没能增加活力和驾驶乐趣,加速性能也差强人意。宽敞的空间和设计出色的座椅给舒适性开了好头,但是悬挂的减震表现在三车中显得最硬,不能很好应对较大的颠簸,相比之下底盘也有些松散的迹象。在功能和便利性上,RL拥有不错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值得表扬,只是导航系统的操作需要改进,地图数据也待更新。
这就是对比测试,每款车型的优点都不会被埋没,而缺点也总是无处遁形,没有谁是完美的。那么结果如何呢?
GS的特点表明雷克萨斯的品牌哲学始终是舒适,运动只是一种情调而不是精神,因此它是一款顺应潮流的时髦产品。不过,厂家深厚的制造功力成就了GS各方面较为均衡的表现,使它在性能总分上名列第一,但价格和配置因素又把第一变成了第二。
通过RL,我们看到了技术的闪光之处,也看到了不足。显然,讴歌在制造豪华车上经验最浅,运用先进技术提升品牌价值是一步妙棋,只是科技优势还不能充分转化成胜势。因此RL虽有着恰当的性能表现,但缺少鲜明和具有影响力的特长,只能排名第三。
M35的表现说明英菲尼迪不缺少经验与个性,在造车理念上也更讲究“纯粹精神”。不过,如果能把驾、乘感受的各方面都处理得更精准、细腻,那么M35也许就不需要靠价格优势来获得对比的最终胜利了。
文/路十 图/贾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