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杭州五千司机作承诺 斑马线前行人先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 09:27  钱江晚报

  一个竖起大拇指的手势,一个真诚的微笑,斑马线前的一脚刹车,就会让司机和行人都能感到身边的融融爱意。本报发起“车让人,从我做起”的文明行车倡议后,许多司机朋友纷纷响应。杭州出租、公交等服务行业的众多司机昨天向社会承诺:斑马线前,行人先请。

  昨天,温州市文明办和交警支队也联合举办了斑马线礼让手势推广会,数百位行人和司机、交警一起学习了“竖起拇指示意礼让”和“伸出手掌摇示先行”的手势。

  3000“的哥”承诺 礼让行人

  “通过参与这次‘车让人,从我做起’活动,我们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明行车行为感染身边人,把这个好习惯带给所有的同行。”昨天,杭州春光出租车公司、杭州大众出租车公司、杭州外事旅游汽车公司以及杭州一运出租车公司四家五星级出租车公司3000多名“的哥”做出承诺:开车过斑马线,让行人先行。

  看到本报发出的“车让人,从我做起”的文明行车倡议后,杭州春光出租车公司工作人员章芃第一时间就给记者打来了电话,代表公司466名司机报名。

  “‘车让人’、‘车让车’,是一个非常简单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行车安全公式,它既包含着驾驶员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也包含着民众修养和素质。在一些发达国家,车让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然而,目前在我国‘车不让人’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章芃说,这就需要司机从自身做起,礼让行人。为此,春光公司打算给所有司机发一份“车让人”的文明行车倡议书,号召司机争做文明行车人。

  浙A·T9883的出租车司机杨凡玉说:“现在有很多交通事故发生在斑马线上,如果司机们都能礼让行人,一定能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在平时的驾驶中,遇到斑马线,杨师傅在减速停车的同时,从来不忘做这样一个动作——向路边的行人挥挥手,示意行人先走,而每当这时,行人也会友好地向他点点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出租车司机能这样做。

  1700名公交司机表示 从我做起

  “我们公司有1700多名司机,1167辆公交车,我们积极响应:‘礼让行人,从自身做起。’我们觉得,只有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过斑马线,乱穿马路的行人才会越来越少。”昨天,杭州公交一公司负责人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积极响应本报“车让人”文明出行倡议。

  早在去年12月,杭州11路公交车的几名老驾驶员就发出了“车让人”的文明倡议——无论斑马线有没有红绿灯,只要有行人经过斑马线,一律停车让行。老驾驶员的行为不仅得到了行人的赞扬,11路车上的其他几十名司机也开始遵守这个守则。

  今年,杭州公交集团先后做出了文明行车的五条规范,其中有一条就是,斑马线上礼让行人。

  不过“车让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因为要不停地在斑马线前停下来,公交车的车程时间单趟可能要慢20分钟,如果遇上上下班高峰期就更慢,因为斑马线上的行人川流不息,这让很多乘客感到不满。“我们增加了班次,再通过高峰期区间调头和增加全天班等方式,让乘客能更方便地乘车。”李国滨说,道路堵的时候更该让,安全第一。

  从去年实行“车让人”以来,11路的36辆车没出过一次交通事故。

  杭州16路车所在的车队长沈国强说,很高兴晚报能发出车让人的倡议,因为16路车也一直在做。16路车里程只有5公里10个站,但中间有130条斑马线,“斑马线前减速让行”已成了16路车司机的习惯。

  沈国强觉得,斑马线前车让人是必要的,如果斑马线上不让人,行人更会乱穿马路。反过来说,如果每辆车都能在斑马线前让行人,行人都会更自觉地走斑马线,这对我们的交通绝对是良性发展。

  700名车友会会员

  车行路上,行人第一

  昨天,杭州马自达6车友会的一帮“马迷”也加入了本报的“车让人”活动,他们说:“这是对公众的保护,也是对自己的保护!以后行车在路上,放心吧,绝对是行人过路第一。”

  杭州POLO车友会的郁先生在本报发出倡议的当天就发了帖子,希望车友们加入“车让人”活动中来,当天,车友会里有700多名会员表示参加。

  温州

  全面推广礼让手势

  昨天上午,温州市交警支队和温州市文明办联合举办了斑马线礼让手势推广会,来自温州20多所学校的老师、学生代表、大学生志愿者、出租车、公交车司机代表和交警聚集在一起,现场学习了“竖起拇指示意礼让”和“伸出手掌摇示先行”的手势,同时大家也决定在本周四进行一次“礼让日”斑马线手势的全面推广活动,在温州全市范围推广礼让手势。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交通安全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