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企今年上半年销售业绩发布 南北大众重回前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08:18  新京报

  自主品牌奇瑞销量增长迅速

  上周,不少汽车企业公布了其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业绩,虽然不是所有企业的成绩单都已经交齐,但是上半年各企业的上下游之争已经略微浮出水面。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已经公布的全国汽车产销情况,今年1-5月,国内乘用车销售257.27万辆,同比增长依然在20%以上,轿车销售190.25万辆,同比增长25.66%.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55.9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40%.QQ夏利福美来旗云F3等品牌市场表现总体平稳,销量排名依旧位居前十位,而“老三样”之一的桑塔纳仍居首位。

  在前5个月中,销量排名前十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奇瑞、东风日产、广州本田吉利、东风神龙、一汽丰田天津一汽,其中除一汽丰田和天津一汽外,其他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和奇瑞增幅更为显著。

  虽然在记者截稿时,今年前6个月车市总体的销售数据尚未出炉,但在这半年的销量排行榜上,最引人注目的企业无疑是奇瑞汽车了:它曾有过3月首夺冠军的辉煌,却在4月又重新下降为第四,让人怀疑它进入前三是否纯属偶然,但5月奇瑞又重新以33805辆的销售成绩超过上海大众回升到销量排行榜的亚军位置,紧随一汽大众。

  各企业情况

  上海通用同期增11.7%

  上半年,上海通用汽车总销量达到225502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7%.去年1-6月,上海通用总销量突破20万辆,而今年上半年的绝对销量在此基础上增长了2.36万辆,超过了一汽集团。

  上海通用四大品牌中,尚处在生产爬坡阶段的凯迪拉克SLS赛威销售2206辆,占到凯迪拉克品牌销量的60%以上,带动凯迪拉克品牌同比增长120.8%.雪佛兰品牌乐风则连续6个月夺得高档三厢小车的销量冠军,共销售13457辆,上市不到4个月的雪佛兰中级车领衔产品新景程则共销售14023辆。新车的衔接上市,令雪佛兰品牌市场销量同步增长12.4%,并促使上海通用汽车进一步积极调动产能,满足市场需要。

  此外,别克凯越车系满产满销,上半年累计销售91303辆,月均销量突破1.5万辆,与同期相比增长25.6%.中高档车型别克君越君威,上半年销售46228辆,增长达20%.GL8系列公商务旅行车则继续以18465辆的成绩领跑中高档MPV市场。新亮相的别克旗舰林荫大道于6月底正式开始销售,已积累了两个月的订单。

  上半年点评:在庞大的基数上有所增长实属不易,各品牌的发展也还算均衡。

  下半年新产品预测:雪佛兰首款SUV.上海通用表示在今年年底确定会有一款雪佛兰的SUV上市,采取进口车的形式销售。

  东风日产行业排名连升三位

  2007年上半年,东风日产总销量达到128168台,市场占有率提升到5.88%,在中国乘用车企业中的累计销量排名则从2006年的第9迅速跃至行业第6,成功实现三级跳的跨越式发展。

  其中,上半年上市的经济型车骊威凭借低价优势成为销量业绩的功臣,上市后的第二个月即5月份的销量就已突破7000辆,而单月订单数量已突破10000辆。此外,中高级车天籁的销量一直呈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天籁系列共销售20364辆,处于中高级车市的中上游,而东风日产近日推出的全面升级的天籁·御系列,无疑为东风日产在下半年的中高级车市中份额稳步增长埋下了伏笔。

  与去年相比,东风日产上半年销量虽然得以大幅攀升,但与今年年初制定的全年30万辆的销售目标相比,仍存在一定的距离,面对重量级新车频繁推出的下半年市场,东风日产必须加紧冲刺,为此,东风日产将推出一系列改款和升级新车,以确保30万辆目标的实现。

  上半年点评:两次杀进单月销量前五,其快速增长的战略已初现威力,骊威无疑是最大的功臣。

  下半年新产品预测:东风日产首款SUV预计将在11月的广州车展首度亮相,将使东风日产在产品线进一步完整,呈全面出击之势。

  大众同比增24.6%

  2007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新车零售量是431369辆,同比增长24.6%.大众汽车集团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是23%,现在达到了24.6%.其中,大众汽车品牌新车零售量增长了23.7%,为379705辆(含3851辆进口车)。奥迪品牌新车零售量为49267辆(含3696辆进口车),增长26.9%.斯柯达品牌新车零售量为2274辆,其中2066辆是刚刚在今年6月6日上市的明锐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范安德说:“我们对这样的业绩感到非常自豪。根据初步的估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轿车市场总的增长率大概是在21%左右的水平,我们现在取得的增长意味着我们超过了市场平均增长率。”此外,范安德对大众在下半年的业绩非常乐观地说:“2007年我们的销售量计划是超过80万辆。继续保持中国轿车市场领先者的地位,我们要继续使我们的增长率、我们的销量和我们的利润率超过去年。”

  沃尔沃中国同比增八成

  2007年1-6月份,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81%,尽管厂家还未公布具体销量数字,不过从去年全年的8000辆销量来看,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突破5000辆,沃尔沃继续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牌。

  和去年相比,今年沃尔沃在中国的产品线已极大丰富,首款国产轿车沃尔沃S40的销量一直在稳步增加,逐步成为目前沃尔沃在中国的主力车型。而新沃尔沃S80的引进更是稳固了沃尔沃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地位。同时,厂家上半年还相继推出了全新C70,限量版S402.4i,并对S80车型进行最高7万元的官方降价,这一切保证了沃尔沃80%增幅的实现。

  近两年,沃尔沃在中国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今年一季度,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增幅为61%,从整个上半年来看,这种增长势头在进一步加快。

  上半年点评:增幅超过八成,成为中国进口车三大豪华品牌中增幅最快的一家。

  下半年新产品预测:刚刚在国外上市的沃尔沃全新车型———双门时尚轿车C30以进口形式引进中国销售,售价将在40万到50万之间,不仅进一步完整了沃尔沃在华产品线,也使得沃尔沃在华产品定位进一步年轻化。

  长安福特马自达同比增57%

  上半年,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旗下所有品牌共销售汽车93587辆,比200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7%。其中,第二季度的批售数量达到了5448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70%.品牌方面,福特福克斯上半年批售数量达到55676辆,增长66%,成为推动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销售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三月中旬引进中国市场S-MAX,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批售了2260辆。

  另外,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在4月份首度跻身于全国销量最高的十大汽车制造商之列。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4月份的销量超过了20000辆,在全国汽车制造商销量排名中名列第七,并于5月份再度跻身前十名之列。

  上半年点评:销量总数不大,但增长幅度惊人。

  下半年新车预测:全新马自达2以及第三代蒙迪欧已经确定在下半年投产。

  路虎二季度同比增长近两倍

  上半年路虎中国的总销量达到253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而第二季度更是创造了销量的新纪录,共售出1539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高达194%.

  今年路虎销量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今年4月上市的路虎全新神行者2代,目前这款紧凑型豪华SUV车型已经收到了1196份订单。除此之外,在第二季度,路虎发现3的销量为443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1%,路虎揽胜运动版的销量为15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8%,路虎揽胜的销量为245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3%.

  上半年点评:路虎业绩的增长显示出其宣扬尊贵和豪华的品牌文化开始被中国消费者所认同。

  下半年新产品预测:不详

  捷豹中国6月销量猛增

  2007年上半年,世界顶级奢华品牌捷豹在中国的总销量达到458辆,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捷豹的销量突破了9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猛增84%.

  在刚过去的今年第二季度,捷豹共售出269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其中豪华旗舰车型捷豹XJL皇家加长版的销量达到124辆,豪华跑车XK的销量达到9辆,均实现了预期的销售目标。而中型豪华汽车捷豹S型在第二季度的销量达到136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捷豹中国区执行董事瑞德夫表示,捷豹非常看好其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预计今年年底旗下所有车型的销量都将达到销售预期。

  上半年点评:稳定中有所突破。

  下半年新产品预测:不详

  华晨汽车首次扭亏为盈

  华晨汽车在上半年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来自华晨汽车销售部门统计,今年1-6月,实现整车销售14.6万辆,同比增长58.3%.其中金杯海狮31498辆,同比增长2%;阁瑞斯4113辆,同比下降34.4%;尊驰19654辆,同比增长66%;骏捷41136辆;轻卡31537辆,同比增长26%.中华轿车为此也连续6个月月销售量超过万辆,由此迈进中档轿车月销售万辆的“俱乐部”。

  上半年点评:车型有升有降,总体扭亏为盈值得庆贺。

  下半年新产品推出预测:华晨近几年最重要的车型之一M3预计在9月份上市。

  记者朱艳莹 魏学珍 尹蔚 谢涛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