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7中国汽车产业六大猜想(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07:42  中国汽车报

  猜想一:大集团兼并重组会掀起风浪吗

  国内汽车大集团间的整合重组一直是业内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话题。被传说有重组可能的企业不少,其中比较引人瞩目的有江淮和奇瑞。有关二者重组的猜测从2003年奇瑞与上汽正式分离时就传出了。2006年9月,安徽省政府将主导江淮与奇瑞的重组,实现“大安徽汽车梦”的消息再度传开,占据了不少财经媒体的重要版面,有的还用了“中国式雷诺日产”将上演的大标题。但遗憾的是,随后两家都对此予以了否认,传闻渐渐平息。

  媒体遭受这次打击之后恐怕没有谁再愿意做这方面的猜想了。但是,200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通知中几次提到汽车业的兼并重组问题,在结构调整的任务和措施两部分中,发改委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大力推进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跨地区、跨部门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虽然,有人认为谁整合谁,谁被谁重组,从根本上还要靠市场这个因素来推动。也有人说,国家发改委要求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这种联合重组,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又往往是这种整合的阻力,特别是跨地区的重组。但是,在国内汽车业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散、乱、差的局面,大集团的生产集中度近年来有所下降,个别大集团发展前途令人担忧、命运难测的情形下,再结合发改委的通知精神来思考,我们认为,汽车大集团间的兼并重组话题必然会重新浮出水面。2007年中国汽车业真正上演一两出兼并重组的大戏,也未必不可能。

  猜想二:自主品牌起步中高端的模式能否成功

  2006年是国内自主汽车品牌集体发力的一年,其中上汽荣威的推出颇为吸引眼球。不仅因为它是来自中国大型汽车集团的自主成果,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条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从中高端做起。据报道,还未领到“准生证”的江淮第一款轿车也将是排量2.0升的中档车型。那么,这条路是否适合中国汽车业?能否走向成功?自主高端品牌的命运值得关注。

  在2006北京国际车展上,荣威750第一次正式和公众见面。赞许、怀疑、否定,各种评论皆有。但毕竟新车还没有接受市场的检验,一切议论都不能判定荣威的未来。 有看好上汽这条路者认为,基于荣威的产品定位、后续车型、资金实力、营销措施等,荣威的成功是值得期待的。不过,有质疑者却说,中国自主品牌从中高端做起还鲜有成功的先例,比如早期的红旗,近年的中华

  据知情人透露,荣威750近日将上市,价格非常有竞争力。荣威能否在2007年一炮打响,让我们关注它的市场表现。

  猜想三: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还能有多大突破

  经过前两年的积累、磨炼,自主品牌在2006年终于集体捧出令国人欣慰的成绩。奇瑞单月销量已两度跻身前三强,全年有望进入前四强,年底实现销售30万辆,超额完成了全年28.1万辆的目标。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总体市场份额已经由5年前的不足5%提升到近27%。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份额最大的不再是哪一家跨国公司的合资企业,取而代之的是中国自主品牌。

  去年的好成绩让人不免对今年产生更多憧憬。自主品牌在2007年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大的惊喜?比如,自主品牌企业能否进军乘用车前三强?市场份额(集体)能否突破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有媒体认为,自主品牌乘用车2007年占到三分之一的份额是“板上钉钉”,并大胆预测会逼近50%。目前对于2006年的各种统计数字还不完整,而且来源也比较复杂。根据记者的估算,2007年乘用车市场的总体规模将比2006年扩大,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是大约增长20%,在这种水涨船高的情形下,自主品牌的份额要一下子再涨两成,恐怕并不现实。但继续走高的势头应该不会改变,自主品牌(集体)到底是三分天下稳居其一,还是有更大的突破,需要时间来检验。我们也期待,自主品牌能在这场竞赛中,保持体力,有充足的后劲和耐力,去赢得更大的成功。我们也希望,2007年在自主品牌的阵营里,除了奇瑞和吉利,还能再冒出一两颗新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刘理萌)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