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度盘点之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 09:48  新京报

  消费税调整对销量影响甚微

  有专家表示,税率调整促进节能车型消费的“抑大放小”

  关键词:消费税

  解析:按照调整后的消费税率,排量为1.0升到1.5升的轿车消费税率由5%下调至3%;2.0升以上的轿车和越野车税率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排量4.0升以上的轿车车型和越野车型的消费税率分别由8%和5%增至20%.

  消费税率调整前,排量在4.0升以上的国产乘用车型售价普遍在60万元以上,进口车型更普遍高达百万元。按照新消费税率,这些车型的售价将铁定增长达6位数。因此当时的一些媒体和公众将此政策和国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车的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消费税率的调整将带动节能车型的热销。但新消费税率实施后对小排量车售价的影响微弱,没有刺激消费,而大排量车型在价格上扬后也没有被太多购买者放弃。

  “高档香水的消费者不会在香水涨价后改用花露水吧?

  同样,购买百万元级豪车的消费者也不会因为多出的十几万元转买低排量车型。”一位进口车经销商这样比喻,“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时车价上涨对他们而言不一定是坏消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更愿意解读这一政策促进节能车型消费的‘抑大放小’作用,而忽视新版消费税率有向高消费阶层增加征税,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目的。”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这种片面的解读刚好体现出人们对大力发展节能车型的强烈期盼。”本报记者 陆原

  限小“解禁”拉动小车销量

  QQ6、奔奔等微型车相继上市

  关键词:小排量

  解析:小排量车曾在多个城市受到歧视。2006年初,发改委等部门《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使得小排量车的使用、消费遇到了转机。

  2006年4月,北京市政府出台取消限制小排量车行驶政策后的第一天,记者曾特意跟随一辆奥拓从建国门开到复兴门,车主王先生说:“要带拓拓看看天安门。”在一家汽车交易市场里,报道小排量车解禁消息的报纸被一些微车经销商复印下来贴在展车的车窗上。

  他们知道会有更多的北京人来购买小排量车了。

  “解禁”拉动了小排量车的销量,消费者可以大大方方地在购车时考虑“节约”带来的实惠,不必瞻前顾后。更重要的是,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车政策更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购买节能、环保车型正在成为一件值得骄傲、受到赞扬的事情。

  政策与消费层面的变动自然会带动产业面的回应。

  国家发改委的《意见》出台后不久,时任长安铃木副总经理的李珍琪对记者表示:“取消限小的政策无疑是给小排量车的制造商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坚定了我们继续做经济型车的信心。”2006年,奇瑞QQ6、奔奔等多款小排量车的上市标志着中国汽车消费正在告别“贪大求全”的年代。本报记者 陆原

  “60%”按整车征税阻拦伪国产

  因国产化率低凯迪拉克切诺基停止国产,改为进口

  关键词:60%

  解析:2005年4月1日起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规定,进口汽车零部件价格总和达到该车型整车总价格60%及以上的,按整车税率征收关税,该项整车特征核定标准自2006年7月1日起生效。

  “您2005年表示《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里的条例,需要给汽车企业一些缓冲,但2006年已经上升到国际官司,中国政府也推迟了《管理办法》中部分条例实施的时间,您看欧洲的汽车公司还有什么不满意?”今年中欧汽车高峰论坛上,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欧达(IvanA.F. Hodac)面对记者这样的问题时有点尴尬,他只好解释打官司是欧盟的决定,而他只是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

  《管理办法》出台后,上海通用的凯迪拉克和北京奔驰的大切诺基等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车型国产计划取消,重新改为进口,催生了北京奔驰新厂落成。2006年9月16日,欧盟、美国和加拿大联合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要求专门成立专家组,对中国零部件关税政策进行审理。

  欧达表示,这个官司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而近期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发布,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强调了中国汽车行业产业空心化的危害。本报记者 胡玮炜

  产能过剩推升汽车业门槛

  吉利汽车和金华青年汽车异地设厂受阻

  关键词:产能过剩

  解析:截止到2005年7月1日,我国汽车行业已形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整车生产能力约800万辆,在建产能约220万辆,陆续在2006年和2007年建成后整车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辆。

  2006年9月15日至17日天津举行的“200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零部件展”期间,有发改委相关人士临时换了演讲主题,把产能过剩这一主题提了出来,当时会下汽车业内人士就向记者笑道,看来就汽车产能过剩的论断发改委内部也是意见不一致。

  汽车产能是否过剩是2006年争论不休的话题,争论汽车产能是否过剩的同时,中国汽车市场正以平均25%的速度增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说,汽车产能过剩的论调表明了国内汽车业“叶公好龙”的态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汽车业,但当汽车需求这条“龙”真正出现后又害怕了。然后采取的简单方式就是抑制产能。发改委表示,2005年全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1.5%.从市场需求看,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消费增长趋于平稳。

  发改委预计今后几年消费需求增长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按照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十一五”投资计划,2010年规划产能将大大超过预期的市场需求,如不加以引导,潜在的产能过剩将会变成现实。并在2007年来临之前发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算是在新年来临之前对这一话题做一了结。《通知》中的规定提高了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异地设厂的门槛,将直接导致吉利汽车和金华青年汽车这一类正在谋求扩张的企业受阻。业内人士分析,发改委的调控目的有两个,首先就是限制地方政府对于小型汽车公司的投资,另外,就是整体规划大型汽车公司的新增投资项目。本报记者 胡玮炜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