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6年汽车业:政策护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09:51  青年参考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要有理可循、有根可究。

  在经过“井喷”、寒冬与调整期后,国内汽车业在2006年进入了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行业内的重组以及大规模的调整,让国内的汽车产业朝着更健全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入关5年保护期的结束,为了保护国内汽车业尚数“幼嫩的心灵”,国家相关部门在这一年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期为以后的发展保驾护航。

  降低进口关税费率

  今年1月1日,我国进一步降低了100多个税目的进口关税,其中进口小轿车、小客车、越野车等汽车整车的关税由30%降至28%。7月1日,汽车进口关税降到了25%,车身、底盘、中低排量汽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的进口税率由13.8%至16.4%降至10%。这是我国第6次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至此,我国汽车及零部件降税承诺全部履行完毕。

  年初的关税调整影响不大,2%小幅度的关税调低已被汇率、市场供需关系等其他因素所淹没。7月1日关税的再次调整,标志着汽车进口的税率成本已被固定,进口车价随之走向市场化。

  规范汽车外部标识

  今年2月1日起,《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正式生效,《办法》规定国产汽车必须以中文汉字标注汽车生产企业名称。

  《办法》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增强中方平等对话的权利,防止中国汽车企业变成默默无闻的组装厂。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该规定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增强中方的话语权,主要还得依靠自主开发能力的提升,同时,要培养消费者的自主意识和民族精神。

  解禁“限小”

  今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要求各地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4月1日,北京正式解禁“限小”,随后其他城市纷纷跟进。

  解禁“限小”给了小排量车挺起胸膛“进城”的机会,使小型车市场更加活跃。然而,很多城市依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各种方式对小排量车进行限制。专家称,发展高品质的小排量汽车,将是促进各地最终彻底解禁“限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果把解禁“限小”比作一场“破冰之旅”,那么小排量能否驶进快车道,真正的主导权还是掌握在汽车厂家手里。

  出台新消费税

  从今年4月1日起,汽车开始执行新的消费税率:1.0升排量以下发动机的轿车消费税,将由原来的3%降至1%;1.0升~2.2升的税率仍为5%;2.2升~3.0升的税率由原来8%提高到9%;3.0升~4.0升的税率由原来8%提高到14%;而4.0升以上的税率由原来8%提高到20%。

  新消费税出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同时限制大排量汽车,减少能源消耗。在新消费税之前,曾引发大排量进口车和SUV的购买潮。然而,占目前汽车消费80%左右的1.0升~2.2升排量的车型税率保持不变,2.2升~3.0升排量的车型也只增加一个百分点的税率,影响微乎其微。真正有所影响的是3.0升以上的车型,但实际上,3.0升以上排量轿车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政府、机关单位等,私人消费的比例相对较小,即便大幅度提高消费税率,抑制大排量汽车消费的“美梦”仍将大打折扣。因此,专家称,新消费税可能是权宜之计,只有取消购置税等其他税费,代之以燃油税,才是解决能源短缺、污染严重问题的根本之道。

  “交强险”与“限折令”实施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自7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根据规定,从7月1日起,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自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要投保“交强险”,并在被保险机动车上放置保险标志。在“交强险”制度实施前已购买商业三责险并且保单尚未到期的,原商业三责险保单继续有效,驾驶人应随车携带保单备查;原商业三责险期满后,应及时投保交强险。同时,车险优惠最多只能打七折。

  推出“交强险”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国家法律强制手段,提高机动车第三方责任险的覆盖面,保证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最大可能地获得及时的基本保障。对于车主来说,“交强险+商业三者险”成了新的投保模式。此外,“限折令”的出台,有利于改变市场无序竞争的局面,提高服务质量和理赔速度。但也有专家认为,保监会没有必要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主体。

  “侧碰”和“后碰”强制性标准执行

  今年7月1日,《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标准正式执行。新车上市前必须通过“侧碰”和“后碰”强制性标准,否则不能列入发改委汽车产品公告。此外,在产、在销车型必须在2009年1月18日之前的“缓冲期”内达到标准,否则到时也不得入市销售。

  “侧碰”和“后碰”两项新标准的出台,完善了国内汽车在被动安全方面的评判标准,被看作是汽车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有业内人士称,在汽车企业提高自身技术的同时,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对于规范市场、强迫本土品牌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有重要作用。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