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坚决不降价成一纸空文 汽车企业面临诚信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02:20  中国青年报

  

  眼花缭乱的新车上市、目不暇接的价格调整,2006年的中国车市在销售大战和成本恐慌中接近尾声。主销车型的更迭和新车狙击战的惨烈,让厂家们为自己的生存而担忧,生怕在激烈竞争中落后于对手,或因此而一蹶不振。于是,降价成为各厂家保护自己市场份额的法宝。尽管在某些情况下,降价只能解决一时的“温饱”,但面对还未完成的年终销售任务,没有任何一个厂家敢于按兵不动,因为对手的价格毒药很可能致自己于死地。市场需求只有那么多,你放弃一个地盘,会有一群人毫不留情地侵占过来。

  在消费者看来,整个2006年的车市都被厂家的吆喝声所包围,厂家月月降、经销商周周降。那些“坚决不降价”的官方保证成了一纸空文,没有人再相信厂家的承诺,汽车也变成市场上最不保值的消费品。

  就在各厂家战战兢兢地用降价来讨好消费者的时候,有业内专家却抛出了“降价减速论”,并大胆断言,明年自主品牌汽车平均价格下降不会超过1.5%,合资品牌价格平均降价不会超过4%。专家的根据是:中国每年通货膨胀大约为2%~3%,从1996年开始,平均每年汽车价格下降为4%~5%。目前,自主品牌汽车的价格已经降到只有微量利润的程度,合资品牌低端车的利润也很少,档次越高的车利润越高,但继续下降的幅度已经有限。

  专家认为,降价已基本被中国的汽车企业用尽,因此今后由乘用车生产厂家群体降价而造成用户持币待购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以往,人们认为汽车降价与消费者持币待购成正比关系,汽车降价越凶,消费者越不买账,但从今年的市场趋向看,这一定理已被打破。今年,价格波动最大的9月份,轿车销量达3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四成,降价对销售的促进作用相当明显。

  从各厂家来看,不管是被迫还是主动,降价都是他们优先考虑的促销做法。北京现代雅绅特9月销量超过了7000辆,而在7月降价之前,每个月的销量只有4000辆左右。天津一汽夏利在9月初降价之后,各款车型的销量均大幅上升,9月销量达15580辆,比8月的10877辆增长近50%。7月,长安福特马自达宣布蒙迪欧降价7000元~1万元,使其8、9月份总销量连创新高,分别销售汽车11859辆和13635辆。

  从中可以看出,今年汽车降价对厂家的销售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告别了前两年越降越萧条的凄凉景象。这一成绩大大超过了专家们的预期,也意味着持币待购的现象已基本结束。

  是消费者想通了,还是厂家摸到降价促销的门道了?长安铃木常务副总经理黄忠强曾经感慨,只要降价,不管降多少钱,消费者都会买账;不降价,不管你对产品的品质有多自信,服务质量有多高,也很难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中国汽车消费已经形成这样一个死循环,原因是价格战火持续燃烧了5年。5年来,国产车价调整周期由最初的8个月缩短为3个月,如今如果消费者听不到降价的消息,都会觉得蹊跷。

  如同电脑产品一般,消费者对汽车降价已经见怪不怪。既然天天降、时时降,就没必要持币待购了,反正不管何时买车,都不保值,那倒不如把握时机,迅速选择自己喜欢的车。从另一方面看,微型车和经济型车的降价幅度已经很小,多等几个月,不过就是一两千元的优惠,实在没有必要因此浪费时间。这类最适合老百姓购买的车型,其销售稳定是必然的。

  事实上,价格战的高峰已经过去,8月车价比年初仅下降1.73%,与2003年、2004年近10%的平均降幅相比,车价的确已经进入温和缓降期。在这种情况下,一厢情愿地期待大规模降价,似乎是不现实的,可市场上偏偏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价格杀手”,这些厂家真的要销量不要利润吗?事实上,厂家对价格手段的青睐,源于多数消费者对价格的热衷和追捧。当他们义正词严地说,“让我们损失一点利润,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的时候,往往在盘算着怎样获得更多的利润。

  当降价与降成本紧密相连的时候,这种靠低价讨好消费者的做法,就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质。有专家认为,一些企业为图一时之利,不是通过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来实现降成本,而是变成了简单的“降低技术含量和配置”,采用质低价廉的零配件或换用低质材料,使其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甚至安全性大打折扣。而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很难用火眼金睛来分辨此车型与彼车型内在的不同,他们只看到了低廉的价格和齐全的配置,殊不知汽车的质量在其“降成本”运动中已经大打折扣。

  当车价变成了一个不诚信的符号时,中国汽车业的低价促销手段的确该刹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目前汽车企业打价格战已经没有多少空间,这预示着“全面洗牌”时代的来临,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国内汽车降价的促销作用已经越来越弱。他表示,价格下降的连锁反应不是哪个车型受益,而是价格区间的整体下移;与此同时,钢材、橡胶等汽车产业上游产品的涨价,也导致汽车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汽车企业面对巨大的全方位削减成本压力。

  由此看来,如何在降成本和降价中获得一个平衡点,的确是汽车厂家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正优秀的产品不会被人们所抛弃,在厂家们疯狂使用降价手段讨好消费者的同时,也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吴影供图 本报记者 王超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