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整车厂破冰潜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 15:37  财经时报

  对前几年低三下四向整车厂“讨好” 的经历,江苏丹阳一家零部件企业的总经理记忆犹新。他还记得,那时春节前后是他最忙的时候,不是忙过年,而是马不停蹄地赶赴全国各地参加整车厂的供应商年会,工作重心是想尽办法同整车厂搞好关系,拿到订单。

  现在他则感到轻松多了:不少配套整车厂与自己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工人们加班加点赶订单,技术和管理成为主抓重点,再也不用逢年过节四处“求爷爷告奶奶”讨订单了。

  采访时,《财经时报》记者讲起这位总经理的经历,引起好几家零部件企业老总的共鸣。他们共同的感受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整车厂如同“爷爷”般高高在上,本土零部件 企业在技术、管理、规模和成本等诸多方面都遭到过质疑和严格审查,要获得其订单难如登天。而现在,这种“爷孙”关系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主动发出的订单

  《财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万向集团、青特集团、四川建安、浙江银轮、山东金麒麟、常州工业技术玻璃等众多本土零部件企业,都收到过整车厂主动发来的订单。那种“零部件依附整车”的规则,似乎在这里失去了作用。

  “不仅国内整车厂,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也主动向我们发出订单,要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青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纪爱师的话颇有代表性。

  整车厂不再“高高在上”,甚至向本土零部件企业主动抛“绣球”,这与一些零部件企业心目中的“整零关系”大相径庭。

  长期以来,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企业,国内整车厂对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强势地位以及后者“话语权缺失”,一直是业内公认的事实。“整车厂说了算。”这是多年来汽车业一条不成文的交易规则。

  “一方独大”的整车厂凭借优势地位,使得他们把对供应商的取舍、采购量的变动、采购价格、付款周期等主动权牢牢控制,任意压价、回款慢、推行“霸王条款”、以车抵款等不合理待遇也不断出台。处于弱势地位的本土零部件企业为了生存,只好忍气吞声,使出浑身解数“讨好”整车 厂,以攀上高枝。

  而现在,对于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部分本土企业来说,这种潜规则似乎变了。

  ()规则非一日形成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整车厂和本土零部件企业间“爷孙”关系的形成,双方均有“贡献”。

  广东一家汽缸套生产企业负责人感叹,他们的汽缸套产品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出口到欧美,可是却无法给国内的日系企业配套。

  这位负责人遇到的情况,并不是绝无仅有。由于历史原因所致,中国的整车企业以合资企业为主,自主品牌企业近两年才迅速发展。这意味着,合资企业里掌握核心技术的外方,自然形成选择配套供应商的优先权,而外方企业尤其是日韩系企业习惯于维持原有的配套体系,决定了其无视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现状。

  部分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在成立之出,也不重视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不仅不愿提供技术支持,甚至将降成本的风险全部转嫁到零部件企业身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整体而言,本土零部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目前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恰恰是这些问题和挑战,使得本土零部件企业面对整车厂时,自己先‘矮了一截’,这导致整车厂能够长期凌驾于零部件企业之上。”

  本土零部件企业不堪承受之痛是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专家们不止一次指出,自主研发能力的缺失,导致缺乏国际竞争最需要的同步开发能力,产品品质和稳定的供货能力也无法保证。

  缺乏技术的背后,反映出本土零部件企业的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下。据统计,中国现有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超过 5000家,其中约80%以上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且分散在全国各地,导致企业难以达到有效的经济规模。同时,行业成本高,效益低下,甚至出现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未能形成分层次、满足专业化分工的产业结构。

  目前,本土零部件企业越来越受到外资企业的挑战。据了解,70%以上的跨国零部件巨头已投资中国,具有远非中国企业可比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又利用了中国的低成本优势,直逼本土零部件企业底线。

  ()零部件水平提升

  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潜规则发生松动,有其深层次原因。

  “不能忽视零部件企业的支撑。本土零部件企业有差的,但也有发展好的。”一位有近20多年采购经验的合资企业采购部长如是说,他是指整车厂改变态度的原因。

  众所周知,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整车厂要生存发展,必须依靠产业链的优势,与配套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合作共赢。

  这一点对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尤为重要。数年前,还是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的曾庆洪说,当人们的目光都注视整车的自主品牌时,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零部件自主品牌是否能够强大,尤其是核心的、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因为,没有零部件的自主,整车的自主只是徒有其表。

  许多自主品牌整车厂意识到这一点:仅有“中国芯”是远远不够的,要“我的地盘我做主”,必须与本土零部 件企业携手奋斗。

  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不知不觉中,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有实力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发展起来,台州、青岛、丹阳、闽侯等一个个零部件产业基地悄然兴起。

  与传统的 “散、乱、差”不同,这些企业和基地已经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甚至有企业表示,由于国内的整车厂难以打交道,他们已经以出口为主,国内市场的份额不足一成。有人据此认为,与过去整车厂“不理不睬”本土零部件企业一样,少数出色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将来也有可能不陪整车厂玩儿。

  国内原材料企业和 IT巨头涉足零部件产业,加速了零部件产业兼并重组的过程,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集团正在形成。据预测,随着实力的增强,本土零部件企业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加强。

  本报特约记者 金 满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