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初碰成企业试金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16:29  北京商报

  自今年以来,双撞标准的实施,C-NCAP的颁布,让公众对汽车安全的意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程度。世界汽车巨头们也不约而同地在中国的策略有了新的转变,从配置与价格上的竞争,转移到了安全性的竞争。尤其是一向在安全性能上颇受争议的日系车,频频通过各种试验来向公众证明自己的安全性。由于试验结果对于厂商而言极为重要,甚至有可能成为左右一款新车型销量的试金石。因此,在中国目前已经进行的汽车安全碰撞中,难免有作秀和表演成分。难怪公众对汽车碰撞的结果产生了权威性的质疑,而有关专家也呼吁碰撞结果不能轻信。

  

  先行碰撞有水分

  无论企业进行的车对车碰撞、还是侧翻实验等,都是企业想告诉市场和消费者自己的车是安全的。但目前中国的法规中,只有正面和侧面碰撞的规定,国家并不鼓励和提倡超出现有法规的安全碰撞,因此,多数企业进行的超标碰撞都有自己的算盘。对于目前进行了碰撞实验,并以此高调宣传的厂商来说,这些动作在很大程度上将被认为是一次市场行为。

  汽车碰撞测试结果一直以来都是汽车生产企业的秘密,汽车正式上市之前需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这道门坎。但是,对于碰撞结果,汽车生产厂家有权进行处理,如碰撞结果好,就对外公布;不理想,就私底下对车进行改进。据了解,在正式做C-NCAP碰撞评价实验前,已经有10种左右车型在此做了摸底测试,并有为数不少的厂家拿着测试结果大肆宣传,强调其车型安全性。

  记者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获悉,目前国内除一些企业已经申请并通过了双碰实验外,而针对C-NCAP碰撞评价的实验结果都是不真实的。中心还未对国内任何车型做出过星级评价。即只要新上市的车型都是必须符合双碰实验,而C-NCAP的评价都是企业自己得出的结论。

  因此,有业内人士称,C-NCAP是绕开企业,以第三方的身份组织进行测试,直接对外公布结果,并不是企业组织媒体见证的方式进行。一些厂商组织媒体旁观,并夸大或误读测试结果的行为肯定存在水分,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碰撞亟待树权威

  NCAP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汽车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中形成一种公信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无庸置疑的公正性。为了保持公正性和独立性,国外NCAP机构一般都是独立的第三方组织,虽然有些是由政府支持的,但都不属于直接的政府行为,不具有强制性。C-NCAP尽管也是第三方的身份,但不独立,因此,厂商对C-NCAP碰撞评价试验结果的干扰还会存在,如何向欧洲NCAP学习,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已成为C-NCAP成长中的关键。

  清华大学碰撞实验室主任张金换告诉记者:“法规的制定必须考虑最低准入水平车辆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制定得太高。但企业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视评价的结果,因此C-NCAP是遵照中国国情推出的,是处于欧洲入门级的水平,并不一定通过了C-NCAP就代表能通过欧洲的NCAP。”

  业内有专家认为,完全引用国外的安全检测方式不太合乎中国国情。除此之外,国外还有一个移植性认定,新车生产一段时间之后,厂家要抽出来再试一试。目前中国还不具备该项抽检功能。

 蓝朝晖/文 王晓莹/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