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行业是否过热正方:确实存在结构过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18:00  中国汽车报
汽车行业是否过热正方:确实存在结构过剩

赵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

  动态地看待产能过剩和投资增长

  赵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

  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是有的,我一直都认为是结构性过剩,但这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我们应该动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是汽车需求旺盛所导致的,客观上说汽车市场的需求也相对过剩。

  产能过剩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预计我国汽车工业今后几年仍保持10%的持续增速,这样就消化了很大一部分产能;另一部分就是我国汽车出口每年都在大幅增长,产能过剩会导致低价竞争;三是汽车消费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老旧汽车淘汰制度,所以汽车工业产能过剩、投资过热只能动态地来看。产能过剩目前并不是很严重,投资也没有过热,对此我们要冷静地来看,要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加以控制。

  另外就是结构性过剩的问题。结构性过剩,就是某个领域供大于求、产大于销。现在我们要控制的是结构性过剩。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节能的产品都相对较少。还有,就是适用农村用的车型也相对较少。(见习记者 郭 晶)

  大集团投资时清醒很重要  

  张小虞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近日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针对业界比较关心的汽车产能过剩问题,张小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根据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国家鼓励大集团的投资行为。到目前为止,10个20万辆生产能力以上大集团的产量大约占到整个汽车产量的80%以上,因此,只要这些大集团的投资是清醒的、冷静的,加上国家宏观调控,产能过剩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作者 郭晶)

  汽车产业确实存在结构过剩

  钱晓宇 联合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

  从总体上看,目前汽车产业的投资确实显得有些“热”。从相关部门预测的情况和现有的供求情况来看,供给方面的产能是“快”了一些。但是,我们要思考一个“节奏”的问题。现有的投资从刚刚投入到最后的产出,中间会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产出之后的影响会怎样,是过剩还是不够,这很难预测。

  按照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汽车产业方面的投资和产能作出调整,意义不大。相反,这种宏观调控对促进优胜劣汰,促进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反而不利。产业调整不能搞“一刀切”。首先,对需求的预测任何人都不能有百分百的把握,另外,一个产业完全实现供需平衡也是不可能的。决策权应该交给企业,交给市场,要用竞争来进行调控。

  在产业结构方面,我认为汽车产业的结构过剩确实是存在的。众所周知,外资企业占据了我国汽车行业的相当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对于我们来说,改善这一局面最有效的途径是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例如在终端建设方面,我认为目前企业对于总装线的投资过大,而对于技术线上的投资远远不够。我们应当在现有规则下提高技术力量,提升自主品牌的水平。

  对于政府来说,应当在完善产业环境方面下功夫,在产品进入的门槛上适当作一些倾斜。要采取有效举措让研发投入多的企业从中受益,让企业在市场中发展与成长。(作者 郭晶)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