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猫”出世与吾国吾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08:40  中国经营报

  吉利内部人说,他们正在同时研发四款新车,“‘熊猫’是其中之一。”这款排量为1.0L和1.1L,外形酷似奇瑞QQ的微型车,由于安了两个黑色车灯被暂命名为“熊猫”。然而,无论穿上还是脱下“马甲”,消费者都知道,这个“熊猫”与国宝,抑或与“国民车”无关。

  玩文字游戏的还有夏利,前不久夏利“新N3”在长春车展亮相,“所谓N3,就是国民车( National)、新( New)、好(Nice)。”天津一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苏连元说。而诸如此类的包括“中国国民车典范”、“韩系车设计理念;德系车安全理念;国民车价格”的概念炒作又一下冒起泡来。

  记得去年此时,业界曾掀起一场“国民车”争夺赛。当时的入围选手包括:奇瑞、吉利、夏利、红旗比亚迪中华、力帆等。然而事后,人们却发现无论赛场、赛制,还是选手、裁判一切盯准的只是消费者的荷包。硝烟散去,留下了一地鸡毛。

  中国要不要“国民车”?“当然要!”汽车厂家众口一词,中国的确需要和国际接轨。从福特T型车到大众甲壳虫,从前苏联的拉达到捷克的斯柯达,都是或者曾经是某个国家的“国民车”。

  最经典的案例要算福特T型车。这款曾经为美国人民的“国民车”,早在 “汽车的世纪” (20世纪)开启之年,就如蝗虫一样爬满新大陆。福特T型车在美国一共卖出了1500多万辆,一个普通工人用两个月的薪水就能够拥有一辆,谛造当年“行者有其车”的完美风暴。甲壳虫,承载了德国人在战后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花冠,把日本实用主义的造车理念传播向全球……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国民车”也成就了全球车界的高明商业故事。从1908 推出到1921年,福特T型车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把国人的民族感情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成为商道营销之最高境界。

  有专家曾说中国“国民车”需要满足几项标准:一要物美价廉,符合普通家庭消费水平;二要在国内市场上具备相对大的占有率;三要属于自主开发的创新产品,除此之外,还要符合国人的使用和审美习惯等。拿着标尺量一量,发现入围选手可能要全军覆没。

  韩国人普遍使用韩国车,这是个事实,我们普遍认为这是自觉的表现,但也并不尽然。和一位韩国朋友聊天,他说“如果你买了非本地产车,你会发现‘行动’很不方便。”比如:停车不方便,交税次数多,这些限制在韩国政策、法规里面找不到,但确实存在。

  今天我们讨论“国民车”,与国学、国宝、国粹一样,是需要政策呵护、市场认同、民众拥戴的。至于“国民第一车”的金字招牌份量几何?想必企业的账算得比谁都清楚。本报记者:汪静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