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福全:说华晨有产权无知识 那是过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2:46  中国青年报

  □企业可以不进行自主创新,依靠合资可以生存得更好,但是一个产业不能没有自主创新,国家不能没有自主创新。

  □企业即使有很好的自主研发体系,因为其他原因,照样可能关门倒闭,国家如果把自主创新这么重要的事情,压在某几个企业肩上,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我们不能把开发一个车型作为自主创新的终极目标,那是必须要做的,只能打60分,只有把自己的研发能力培养出来,才能打满分。

  有钱也买不来市场上最后的成功

  “说华晨是有产权无知识,那是过去,现在已经变成有知识有产权了”。和赵福全博士见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谈话就很随便,没有那么多的客套和礼仪。

  赵福全,华晨金杯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经理。1985年吉林工大毕业,1992年获日本广岛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任研究员,1994年5月任美国Wayne州立大学助理研究员、助理教授。1997年4月任克莱斯勒公司产品工程师,1998年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后,任公司发动机技术高级专家,2003年6月任公司技术中心研究总监。2004年4月回国担任现职务,全面负责华晨公司技术开发工作。

  赵福全说,拥有产权和拥有知识是两个概念,华晨从有产权没知识到有产权有知识,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过去的华晨第一没有设计能力,第二也没有参与中华轿车设计的全过程,因此对后续出现的问题缺乏整改能力。中华轿车虽然是个“交钥匙工程”,但毕竟有一批人部分地参与了这个过程,引进丰田技术的15年中也积累了一些人才,解决中华后继问题,华晨也练了兵。“没有这些前期积累,就不可能有现在600人的研发团队,就不会有今天骏捷自主研发的成功”。

  他把华晨走过的道路分解为三步:引进丰田技术——购买中华轿车技术——自主研发。华晨人一开始就想技术自立,“在这个过程中,自立与自主的意识很清晰,但愿望没有实现”。

  交了一些学费,让华晨深刻地认识到,有钱也买不来最后市场上的成功,不自主就走不出去,后续产品继续买,花钱是无止境的,有了积累的过程,最多做到第十代就能完全自立了。

  在赵福全来华晨以前,2003年初华晨的研发中心就已经挂牌了,不过更多地还是延续原来的理念,比如产品工程部不是开发产品,而是解决中华轿车“交钥匙工程”之后的质量问题;项目管理部的功能则只是把项目打包发给别人做。

  有人说赵福全早来华晨两年就好了,赵福全却不这样认为,“每个人在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作用,早两年华晨并不认为独立自主研发有这么重要,也可能不认为我很有用。历史是一个积累过程。”

  走出中华失败的阴影

  华晨要尽快走出中华轿车失败的阴影,赵福全说,对华晨来说,骏捷是个承上启下的产品,承上是指它继承了中华品牌作为精品的市场定位,同时也继承了中华的阴影;启下的意思是说,骏捷是华晨产品的一个重要转型,由商用公务领域进入家庭。骏捷市场定位很清晰,叫做“家轿典范,品质生活”,配置更人性化,家庭化,就是主打家庭轿车市场。中华的失败成了骏捷的经验,对中华是教训,对骏捷则是财富。

  彻底改变中华形象的是尊驰的热销,尊驰改进得很好。赵福全说,降价只是给了人们一个重新审视它的机会,如果价格继续居高不下,大家还是望而生畏,就没有机会去重新认识它。

  赵福全认为,当初中华轿车的失败并不是单纯产品的失败,网点数量有限,维修跟不上,配件供应不及时,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产品设计好了,生产制造不好不行,供应商水平跟不上也不行,卖出去了售后服务跟不上也会砸牌子,所以,好的产品链很重要。现在对骏捷来说,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第一产品本来问题就少,有问题也能够及早预测到。骏捷的成功,不是单纯设计的成功,更不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是华晨综合实力提升的体现。

  骏捷开发之初只匹配了一款2.0升发动机,但由于油价攀升,市场上家轿的黄金排量由2.0升降低成1.8升和1.6升,华晨高层立即决定上1.8升和1.6升排量的发动机。当时找外国公司做,第一成本高,第二时间等不及。他们便和供应商联合,依靠自己的力量,6个月就把两款发动机的匹配完成了,并及时推向了市场。赵福全说,没有自主创新,1.8升排量的发动机就不可能这么快推出来。

  骏捷的热销,说明华晨的转型是成功的,标志华晨已经转变成一个既有产权又有知识的企业,而且形成了很好的供应商体系和售后服务网络。

  2004年以前阁瑞斯只有一款基本型,价格21.98万元,质量也不很稳定,市场上销量不过几十辆。华晨花了8个月时间,新开发出11款车型,新开发的车型不是简单加个DVD之类,而是有不同轴距,不同座位数,不同发动机排量,有手动挡、自动挡,还增加了很多配置,比如双天窗等,价位在11.98万元到23.98万元。2004年销售一下上升到700辆,2005年接近6000辆,今年要冲击1.8万辆,现在又在开发格瑞斯的08款。

  至于计划中的A级车,华晨表示将从底盘开始,开发一个面向家庭的全新平台,经济实惠又保持中华品牌的大气,第一款的工程设计就要结束了。

  华晨走出了中华轿车失败的阴影。

  “十一五”是自主品牌最后的生存机会

  赵福全说:“开发出产品只是自主创新的副产品,自主创新的主产品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企业的造血功能。”

  他分析道,中华轿车的开发是“交钥匙工程”,到了骏捷就是联合开发,华晨有几十个人到斯图加特参与开发,而最新的M3也叫联合开发,但开发的地点由国外改在了沈阳,是国外技术人员到中国来“打工”。

  表面看,“走出去”和“请进来”,得到的都是一个推向市场的新产品,但是受益人数不一样,国外的技术人员过来,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人参与。而且“走出去”只是主机厂人受益,产品成本降不下来。“请进来”,供应商也可以参与,锻炼提高了供应商团队。

  赵福全说,开发地点的转移不仅是一个地方的改变,而是整个理念的改变,是战略思路的转移。我们不能把开发一个车型作为自主创新的终极目标,那是必须要做的,只能打60分,只有把自己的研发能力培养出来,才能够打满分。开发地点转移到国内,就一天一天接近自主能力形成。

  他认为,汽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把设计、工程和配套绝对分开,开发产品,最终要通过供应商来实现设计理念,成本也是在设计过程中就决定了的。

  中国汽车自主创新能力的建立,不能指望某几家企业。赵福全说,自主创新是产业的问题,是国家的问题,不仅是企业的问题。企业不进行自主创新,依靠合资也可以生存,甚至短时间内比自主创新生存得还要好,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一个产业不能没有自主创新,国家不能没有自主创新。国家如果把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压在某几个企业肩上,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国家要想建汽车强国,必须全行业进行自主创新。

  企业即便有很好的自主研发体系,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比如决策失误,产品市场定位不准等,照样可能关门倒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企业的经营困难,而使整个产业失去了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不仅是华晨等企业要做的事情,更是国家必须做的事情,赵福全说,这涉及到我们整个国家长期有没有竞争力的问题。国家需要汽车工业,中国的汽车工业不能永远让外国人控制,这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问题,要鼓励全民自主研发,即使几家企业倒闭了,还有其他企业存在。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有卓越技术的企业,也不见得一定能发展,照样有可能倒闭。

  他认为,树典型已经是一种过了时的做法了,人人关爱自主品牌,中国的自主品牌才有希望。只有“全民皆兵”,才能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十一五”是自主品牌最后一次生存机会,要么开庆功会,要么开追悼会,赵福全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本报记者 程远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程远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