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对中国汽车如临大敌 中国车尚未在美卖几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 09:40  环球时报

  中国汽车还没往美国出口几辆,比美国汽车进入中国的少多了,美国就已经开始叫唤了。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7月17日在美国汽车产业大本营密歇根州(底特律就在这个州)举行听证会,特邀密歇根州参众两院议员和汽车产业的代表到场。这个听证会的结论竟然是:中国汽车产业兴起对美国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美中汽车产业是在“不公平基础上”竞争的。这对于连一两个像样牌子都还没有的中国汽车业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指责中国汽车业“不公平竞争”

  近年来,在美国新闻媒体上常能听到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出现巨大亏损,导致关闭工厂、裁员、削减员工薪资等“噩耗”。不过这次,美国的议员把这些倒霉事的罪过通通怪到了中国头上。听证会上,美国会众议院共和党议员麦科特尔指责中国在4个领域里搞了不公平的竞争,包括“不公平地操控人民币汇率,侵犯知识产权和仿冒品猖獗,大规模倾销产品,以及不遵守国际标准、不履行世贸组织义务”。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副主席巴塞洛谬甚至举了“实例”,称该委员会前不久到中国一家汽车制造厂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中国企业得到了政府多方面的特别补助,人民币的价值被大大低估。这样的指责一定会让中国汽车业的老总们感到莫名其妙。

  听证会主席布鲁门撒尔则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近年来的巨幅攀升表示不满。200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零部件总值达54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39%;2005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总值为6.23亿美元,比2004年减少2%。2005年,宣告破产的美国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超过十几家。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在周一举行的听证会上,美国汽车制造业三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没有一家派代表到场。

  指责没有根据

  这不是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第一次批评中国。自2000年成立以来,该机构就不断举行与中国有关的听证会,而相当多的听证会一上来就对中国“很不客气”。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是美国国会直属的一个政策研究机构,成员都是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或行政官员,有的会说流利的中文。委员会由12人组成,任期两年。自2001年起,该委员会每年都提交并发表一份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为国会审议和采取对华政策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由于这个委员会的最初建立就是为了平衡给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因此给中国制造些别扭,似乎成了这个委员会的天职。这个委员会的报告曾因指责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威胁美国安全而名噪一时。它还曾就中国的贸易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其他贸易问题多次听证。

  不过,他们对中国汽车业,尤其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指责,显然过于出格了。

  中国奇瑞公司去年宣布,借助与马尔坎姆·布雷克林的合作,2007年奇瑞将开始向美国出口轿车。但奇瑞公司董事长尹同耀对记者表示,目前与美国的合作正在操作中,还没有一辆整车卖到美国,奇瑞汽车真正出口到美国最早也得明年。今年1月的底特律国际车展上,吉利也展出了“中国龙”和其他几款打算从2008年起向美国出口的车型,然而,那台售价一万美元的轿车,在安全性和排放方面还未达到美国标准,因此参展更多的是展示其进步神速和进军国际市场的信心。可以说,中国真正的轿车出口目前几乎没有,如何冲击美国汽车产业?

  美国汽车零部件业的萎缩,原因也在其内部。近年来,美国汽车三大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尤其在北美的销量持续下降。为此,三大公司不停地搞优惠促销,造车利润越来越薄。为降低成本,整车公司只能要求供应商不断降价。这逼得供应商不得不去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采购价格低廉但质量相等的零部件。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异像不可抵御的磁场,把美国公司的目光引向了中国。

  然而,就算在华采购是大势所趋,美国人现在“如临大敌”也完全没必要。目前美国公司在华采购量微乎其微,大部分用于售后维修市场,为整车配套的比例很小。福特、通用虽宣称未来几年在华采购零部件将达100亿美元,但这种大规模采购要变成现实仍需一个缓慢过程。况且,这三大公司目前采购的零部件绝大部分用在其在华合资企业中。如最早提出“要在华采购10亿美元零部件”的福特公司,目前购买的零部件多用在长安福特和江铃等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上。从这个角度说,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在华合资企业引进生产的车型许多核心零部件都是进口的,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零部件企业发展都能起到拉动作用。

  中国汽车业仍很弱小

  虽然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已大批进入美国市场,中国出口汽车到美国也为时不远了,但中国汽车仍不足以威胁美国汽车业。

  美国《汽车新闻》杂志的编辑克雷特曾表示,即使外国公司利用中国的生产条件在华生产汽车并返销美国,对美国的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也可能不大。在他看来,在华建厂的外国汽车公司将汽车从中国运往美国销售,只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真正会冲击美国汽车公司和汽车市场的,是中国推出自己的过硬的汽车品牌,就像日本和韩国一样。

  但是,克雷特认为,从中国汽车公司现在的状况来看,这一天还是相当遥远的。克雷特说:“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属于本国的汽车工业。那些拥有公认品牌和公认的独立产品的制造商,至少在现在看来,还非常有限,非常零散。这些厂家也非常缺乏资金,无法研制完整的产品系列,更谈不上出口了。中国公司只有和外国厂家合作才能够考虑汽车出口。”

  实际上,国内汽车业的发展也在证明这一看法。在过去,国际汽车巨头来中国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很低”,因此可以“全国制造,全球销售”,然而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为汽车销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因此目前外国汽车巨头在中国投资的主要目的是“面对本土消费者”。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国内汽车业提供了机会,也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汽车业提供着巨大的机会。这一点,美国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在其推出的2005年贸易议程书中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兴起给美国制造业提供了增加出口和投资的机会,但是中国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潜力,远远没有被美国的制造企业以及政策制定部门所认识;对于美国制造商来说,中国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记者 杨 军 郑志毅 李宏伟)

(编辑:孙凤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