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捷达:100万辆从头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11:22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1991年,第一辆国产捷达在一汽-大众诞生,2006年7月14日,第100万辆捷达下线。15年了,车坛“常青树”捷达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从0到100万辆,一汽-大众书写了“捷达神话”。

  本报特别推出专题报道,回顾创造了一个时代的捷达15年的历程。——编 者

  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来了,头一天摔伤胳膊的他,打着石膏,忍着疼痛,却依旧笑容满面;德国大众集团董事长毕睿德来了,为了这个特殊的时刻,他特意从德国赶来;一汽-大众成立以来的各届经管会的领导都来了,甚至连已经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一汽集团老领导耿昭杰也来了。7月14日,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特殊的场合,所有出现在这个非同寻常时刻的人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振奋与激动——第100万辆捷达轿车在长春一汽-大众轿车一厂焊装车间正式下线。

  在中国,捷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是行驶在大中城市,还是穿越于城乡之间,捷达的身影总会不时出现眼前,服务维修网络遍布天涯海角的捷达15年里已经拥有了100万个用户。作为车市“常青树”,捷达今年上半年再次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车型,3、4月份再次夺得单一品牌销量冠军,5、6月份也双双保持了第二的好成绩,在层出不穷的新车型还在为如何生存而绞尽脑汁时,捷达却15年如一日地保持旺销局面,这是一个奇迹。

  但是捷达100万辆的意义不仅在于此,它诞生于中国轿车工业几乎为零的年代,以它为代表的早期引入国内的车型的国产化带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缩短了中国与国外汽车制造业的差距,奠定了中国轿车业发展的基石。1991年到2006年,捷达的发展历程描绘的是中国轿车业基本上从无到有的曲线,15年成就了一个品牌,百万辆见证了一个时代。

  与此同时,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成功范例,15年来,尽管风雨兼程,但一汽-大众中德合资双方在磨合中不断增进了解,优势互补,捷达正是这一过程的最有力的见证者,如今一汽-大众合资双方已经把合作年限延至2041年。

  无论是在一汽-大众的历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历史中,捷达100万辆下线都将被永久地载入史册。

  一个品牌见证一个时代

  “过去遥不可及的数字今天变成了现实,这个量的变化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却是一个质的变化,它说明了中国汽车市场在走向成熟,公众对于汽车的应用程度在提升,这个关系是汽车社会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于捷达从第1辆到第100万辆,竺延风认为它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缩影。

  从1991年,一汽-大众引进型号为CL/GL,装配了1.6升排量的四缸8气门化油器发动机的捷达Ⅱ代开始,到今天最新款的捷达畅销市场,捷达经历了由老板用车到出租车再到私家车的发展历程,而这也正是中国逐步步入汽车社会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捷达从20万左右的中级车慢慢过渡到10万左右的经济型车,从当年身份地位的象征慢慢成为寻常百姓的代步工具,从华南、京津、东北等一级城市慢慢向鲁冀等二级城市扩延,15年过程中,捷达进行了成功的定位转换,改变了国人对轿车的认识,拉近了汽车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也成为汽车开始进入人们生活这个时代发展的见证者。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捷达的话,它不仅仅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还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地位的不断提升。如果说15年前一汽和大众合资的时候,大众还没有完全看清这个巨大市场的潜力的话,那么15年来这个市场所迸发出的能量已经足够有理由让德国大众把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颗重要棋子。毕睿德在捷达100万辆下线的现场明确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德国大众最重要的海外的市场。”

  与此同时,它还是中国轿车业以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一个催化剂,一个创造者。

  1991年捷达开始引进中国的时候,中国轿车工业才刚刚起步,零部件工业也处在起始状态,正是因为以捷达为代表的首批车型国产化的要求,带动了零部件产业的迅速发展,捷达从1992年开始SKD探索国产化道路发展到现在98%的国产化率以及遍布全国的维修点的过程,就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捷达对于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

  毫无疑问,当年引进德国大众的捷达产品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看着如今15年100万辆的骄人成绩,耿昭杰,这位亲自拍板引进捷达车型的一汽老领导在下线现场激动万分。

  作为德国大众80年代末的产品,捷达进入中国已经15年多。在这个过程中,捷达的销售业绩始终名列前茅,从1996年到2001年,捷达每年平均增速达到40%,2000年为95073辆,2001年为97452辆,2002年为121128辆,到了2003年,销量已经达到143132辆,2005年,捷达更是创记录地卖出152293辆,2006年上半年,捷达半年销量超过8万辆。

  一个车型15年不衰,这在汽车工业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那么捷达始终保持热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汽-大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捷达引进之日起,他们从没中断根据市场发展的步伐对捷达进行改进,并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在普及型轿车上装备ABS、第一个装备安全气囊、第一个装备20汽阀发动机、第一个装备自动变速箱、第一个装备柴油发动机,第一个实现产品全系列的电喷化……正是在创造“汽车价值典范”的理念下,有步骤、有导向地与社会、市场联系起来,就技术、性能等进行不间断、有计划地改进和完善,15年来捷达树立起“皮实耐用”的品牌形象以及值得信赖的口碑。

  记者采访过的很多捷达用户以及经销商都表示,“皮实、耐用”就是捷达热销的最有力的注脚。一位用户告诉记者,捷达车起动快,加速性能突出,夏天制冷强劲,用起来顺心也省心,发动机只要按规定保养,很少出现问题。

  在捷达出租车中,发动机百万公里无大修例子很多,捷达车发动机皮实耐用的特点,相对来说节省了客户的车辆维修费用,方便了客户的使用,免去了客户的后顾之忧。

  从百万公里无大修到捷达SDI柴油车一箱油行驶1952公里,从“捷达之家”一个家庭购买50辆捷达轿车到国内第一辆汽车拉力赛冠军车,捷达的品质成为造就其车市“常青树”奇迹的有力保证。

  15年的发展历程、捷达的百万辆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它极大地拉动了整个汽车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扩展;对一汽-大众来说,捷达的百万辆是中德双方合作互补、顺应市场发展取得的成果;对中国社会来说,捷达15年的发展进程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社会,100万辆的下线代表了目前中国家用轿车的普及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已经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国民车”。我们有理由相信,捷达热销的神话将继续延续。

  老总视点

  一汽集团总经理 竺延风

  捷达见证中国车市走向成熟

  捷达100万辆下线,我最大感触就是,过去遥不可及的数字今天变成了现实,这个量的变化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却是一个质的变化,它说明了中国汽车市场在走向成熟,公众对于汽车的应用程度在提升,这个关系是汽车社会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捷达能够达到100万辆,也跟“大众”这一名字有关,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应该开发更多面向公众的产品。

  一汽-大众15年的业绩总体是令人骄傲的。虽然在成长的路上遇有波折,但这些波折通过一汽-大众的自身的努力都已克服,这个过程中,一汽-大众成功地运用了营销技术和品牌培育技术,现在一汽-大众总体是按照规划发展的。一汽-大众在一汽集团总体中占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增速也非常快,无论是市场占有率、总产量还是销售收入、经营业绩,股东方都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与大众合作这些年里,我们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也逐步跟合作伙伴相互得到认可,在这个背景下才会有一汽-大众15年和捷达100万辆。

  大众集团董事长 毕睿德

  中国是大众最重要市场

  一汽大众100万辆捷达下线,是一汽与德国大众15年来良好合作的结果,我们会继续推进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从今年开始大众决定每年从中国采购10亿美元的零部件,这一计划也证明大众与一汽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在中国,大众品牌的销量已经超过德国本土市场,中国对于整个大众集团来说,已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场。20年来大众把在中国取得的收益大部分留在了中国,用于合资企业的发展。从1985年开始,大众在合资企业的投资一共达到了60亿欧元,这也使大众成为中国工业行业中最大的外方投资者之一。

  大众对与一汽的合作充满信心,2002年我们签了一个合同,将原来25年的合作年限延长,一直延长到2041年,这同时表明了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

  原一汽集团总经理 耿昭杰

  捷达代表了一个时代

  捷达从第1辆到第100万辆代表着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时代。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当时引进捷达时所不曾想到的,今天我很激动,感到很光荣,很自豪。

  我想一切都是事在人为,正是因为有了一汽人,当年引进的设备才没有成为一堆烂铁,正是有了几代一汽人的努力,才有了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下一个时代我们将迈向国际市场。

  经销商观察

  北京亚之杰伯乐总经理 谷亚雷

  捷达热销有法宝

  捷达这个品牌之所以能够15年来一直保持畅销,根本的原因是得益于一汽-大众造车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捷达在由出租车概念切入到私家车市场中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好的点就是皮实耐用,这是消费者在使用后总结、从60万公里无大修开始建立起的口碑,而口碑相传是捷达畅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汽车消费的最初阶段,汽车在中国消费者概念里是很奢侈的用品,多数消费者在买车时更侧重实用,实用的前提得有质量保证,捷达刚好吻合了消费者需求的心理,并且很明晰很准确地定位了皮实耐用的概念。

  中国人跟西方人消费习惯不一样,销售人员告诉潜在消费者一辆车多么好,仅仅只作为他10%的参考意见,但如果是他的同学朋友或者父母邻居推荐,那么这个推荐因素可能会直接影响他购买此车。

  这样的消费习惯是一个大背景。与此同时,中国疆土辽阔,地区差异也非常明显, GDP也不平均,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京津,从西部再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发达地区也有中等省会城市,地区的差异性造成了消费水平的差异性。中国人很多不愿意做先吃螃蟹的人,因此买车会比较小心,希望向一些有经验的人来寻求建议,这样既有地区差异,又有口碑传播,又有产品的美誉度后,会由一个地区往另一个地区呈阶梯状传播开去,这种“梯队效应”刚好吻合了捷达的长久不衰现象。

  “梯队效应”一是反映在捷达销售区域往二级城市扩延。捷达销售最早的热点地区是在华南,以广州深圳为首,是捷达销售最火热的地区,其次就是京津,东北地区也卖得很好,通过这几个区域的带动,捷达一直势头强劲。这两年捷达的销量正在往一些新型的二类市场扩延(对于捷达来说现在是它的一类市场),比如说鲁冀,中原地区,西部的成都、西安、太原等城市,与此同时,京津地区的份额也没有降低,私家车稍微降了一点,但从去年开始出租车市场又基本上填补了上万级的量。

  二是反映在客户群体在特定地区发生了变化。比如华南地区,最早都是私营企业主购买捷达,随着中国经济以及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老板级的有了更新的选择,但他会考虑要不要给手下的得力干将购车以兹鼓励,要不要给业务人员买车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个时候皮实耐用的捷达会再次成为选择。但这一点在京津地区体现得不明显。

  以上原因是我对捷达为什么15年来一直保持热销的分析。

  捷达的生命力会很强,它在中国市场有很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我认为捷达的产品可能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从方头变成圆头,从这个系列到那个系列,但是这个品牌一定会一直辉煌下去。

  车主感言

  选择捷达的原因

  皮实耐用 维修方便

  采访对象:王新强

  采访地点:北京海淀塔院小区

  我的捷达是2004年12月提的车,订车之前,我也在几种车型前犹豫过,但最后还是选了捷达。

  最后还是选择捷达,原因是因为它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皮实耐用、口碑好,这一点对我们工薪阶层很重要,我们挣几个钱不容易,就想买实用点的,好不好看是别人的感觉,好不好用是自己的感受。还有就是捷达车使用的人多、使用的时间长,全国各地都有它的维修网点,去多远的地方都不怕没地修车。不过这车还真皮实,现在我开了 7万多公里了,车上的什么零件都没坏过,除了首保去过一次4S店,到现在没去过。记者 马 蕾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