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企“造车热”该冷一下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12:34  新闻晚报新闻晚报
□文 尚敏 图解宝升

  上海万丰汽车退市的消息一发布,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曾经辉煌过的民营企业目前陷入全面停产的境地。

  2006年7月5日,笔者走访了位于浦东源深路的万丰奥特上海区的办公地点,古色古香建筑的大堂里面依旧摆放了万丰的SUV和万丰奥特的铝轮,公司的保安告诉我们,去年万丰销售中心就搬到浦东新区合庆工业园区的工厂里面了。于是我们驱车赶到合庆工业园,这里不仅有上海万丰生产厂,同时万丰奥特的铝轮生产厂也在这里。恰逢午饭时间,不过万丰SUV的厂区并没有人来人往,车间的大门是敞开的,里面没有工人,只有几个门卫,工人们已经放假回家了。门卫将我们挡在外面,并且一问三不知,可见在停产之前厂方已经给他们做过培训了。

  曾经辉煌现在落寞

  2000年6月,万丰奥特集团在上海投资兴建专门从事中高档皮卡及SUV多功能商务车生产经营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上海万丰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产皮卡、厢式货车、多功能商务车、SUV。在2002、2003年,上海万丰确实辉煌过,当年销售额、回款率、增长速度均在民营车企中名列前茅,2004年实现销售6200辆,仍然位居SUV行业前列。

  然而,2005年,随着油价持续上涨,SUV作为油耗较高的车型,销售受到直接影响,市场面临整体低迷的状态。与此同时,上海万丰的运营也出现大滑坡,直至今年3月被迫宣布停产。

  今年4月1日起,大排量SUV消费税税率的上调,在不提高产品价格的情况下,SUV厂家的利润大幅降低,而上海万丰在2004年和2005年的产销量都不足1万辆,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也就很难赢利。进入2006年,其销售状况已经表明了其被迫停产的必然趋势。有数据显示,上海万丰今年前3个月累计生产575辆,前5个月仅销售了824辆,同比降幅达52.6%。

  果真退市何去何从

  上海万丰的现状和一年前的奥克斯极其雷同,曾宣布“投入80亿元资金进入汽车业”的奥克斯,在打了一个价值4000万元的“水漂”之后,黯然宣布退出汽车市场。上海万丰仅比奥克斯晚了16个月。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上海万丰也在寻求自己的出路。据消息人士称,万丰奥特目前只是暂时调整,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放弃整车生产。事实上,万丰奥特从去年3月开始就一直有寻求合作的行动,当时,上汽股份为引进和生产SUV,就生产基地问题曾与万丰奥特接触洽谈。但是上汽与万丰奥特进行洽谈时希望兼并万丰,不再保留万丰的品牌,而万丰奥特在欢迎上汽参股的同时,并不打算放弃自己的品牌。最终,双方合作告吹。此外,法国雷诺、国内的一汽、美国及韩国的外资企业都曾与万丰奥特有过接触,但结果都不了了之。

  民企造车需要谨慎

  前些年的造车热,确实产生了大批“半路出家”民营汽车的制造厂家,不管具不具备条件,纷纷投身到这场造车热潮中,一窝蜂的结果就是鸟兽散。曙光、中兴、富迪、奥克斯、万丰、扬子、东风信天游、大地、天马、天汽美亚、新凯,虽然这些名字现在车界不断被人提起,但是他们的境地也不是很好,寻求合作是他们的出路。因为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

  笔者采访了目前民营SUV汽车比较成功的厂家———长城汽车的相关人员,作为同类车型的制造厂家,长城汽车在1995年推出长城皮卡,2002年推出低端的SUV长城赛弗,一路走来,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成功经验,像长城这样依靠制造低端SUV的企业虽然也经历了仿造、同质的过程,但现在正在脱离这种低端化的状况,长城有了自己的发动机厂,自主研发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并且进入了欧洲和美洲市场。长城汽车的有关人员说:“民营汽车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提高自我研发能力以及自身的技术含量,不能单纯依靠组装。”然而,对于目前这些陷入停产、半停产以及正在挣扎的企业来说,组装是他们的主任务,如何突破只能是靠自身能力的提高。

  面对造车热,国家也推出政策提高汽车业的准入门槛———“新建汽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亿元,同时要建立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且投资不得低于5亿元。此外,新建乘用车、中型载货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应包括为整车配套的发动机生产。而新建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15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5亿元。”这一政策将给汽车业带来更多的基础实力,而不是过分的投机与冲动。

  在我国100多家汽车企业中,年销量不足1万辆的企业达72家,其中年销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46家,这些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在国家的产能调控下,国内汽车业的格局将出现变化,部分企业将被淘汰。

  大浪淘沙之后,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将趋向成熟稳定,优胜劣汰成为必然,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合资企业,都将在这场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

  业内专家对笔者表示,上海万丰的窘境反映了目前国内一大批低端SUV厂家的现状。面对油价攀升,消费税调整,安全、排放、排量、噪音等方面的限制,一部分无法实现规模效应的中小企业将不堪重负,退出汽车制造业。这正是市场优胜劣汰,结构重组的过程,上海万丰可能也难逃此劫。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