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用车资本输出进入倒计时 海外建厂是首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4日 11:12  财经时报

  对于部分商用车企业老总来说,出口是去年的关键词,今年的焦点开始转变为资本输出。

  观察人士分析,与已经先行一步的轿车以及零部件企业一样,越来越多的商用车企业不再拘泥于产业层面,而在资本层面上开始了走向海外的探求。

  在6月21日举行的中国商用车出口论坛上,主办方专门安排了近两个小时来研讨企业海外运营的实际问题。来自东风有限商用车以及长城等企业的高管都纷纷表示对此很关注。东风商用车海外事业部部长庄育先在会上透露,海外业务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大支撑点,资本输出已经纳入计划。

  时机开始成熟

  对于中国商用车企业的资本输出,原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的资深专家陈清泰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他认为,由于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中国商用车企业将有望在资本输出方面远超过轿车企业,商用车可以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探索者。

  “国内的市场庞大,商用车领域可以保证规模生产和营销,这就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充分的竞争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完全可以和国外对手竞争。”陈清泰对《财经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加入WTO之后,即使面对外国品牌的巨大冲击,中国商用车企业依然保有着国内的大部分市场,出口则在去年保持了92%的高速增长。

  来自商务部有关人士的看法也很乐观。据介绍,在古巴和中东的很多地区,中国的商用车在性价比方面已经压倒了竞争对手,并在当地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这些都为资本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中国产品良好口碑的远播,一些外国政府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据了解,出于发展自身民族工业的需要,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开始鼓励外国资本在当地建厂或是提供技术合作,而对于单纯的进口采取限制措施。

  一位业内人士的看法是,由于前期中国商用车企业的出口势头过猛和过快,销售比较分散,售后服务跟不上,已经开始危及中国企业在一些国家的声誉。走资本输出之路无疑将对此会有很大的改善。

  海外建厂是首选

  与一些轿车企业所选择的兼并收购、控股参股等资本输出模式不同,从一开始,海外建厂就成为商用车企业的首选目标。

  两年前,长城汽车就和东风汽车集团等其他三家企业签订协议,共同在非洲加纳与当地大型企业Sneda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了汽车生产基地,以CKD形式生产。长城汽车投资1亿美元在俄罗斯建立整车生产厂的计划,也已经开始实施。

  一年前,一汽集团与乌克兰合作伙伴AIS公司合作,在当地生产了2000辆轻型商用车。

  中兴汽车在俄罗斯建厂的计划也已基本成为定局。他们在俄选定合作方之后,将由俄方投资建厂,中兴汽车进行技术输出,在服务和营销方面进行指导。中兴汽车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在俄建厂的汽车企业。

  包括重汽、陕汽等大型商用车企业在内的不少企业表示,海外建厂的计划已经经过了大量的论证和研究,预计将在不久后开始实施。

  庄育先透露说,东风商用车已经开始把原来出口中的“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变,把以整车出口为主的出口模式向以整车、KD形式相结合的战略布局发展。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有两个原因,一是考虑到销售成本问题,另一个是考虑到未来可以更好、更快地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反应。”来自陕汽的一位高管向记者透露说。

  专家警示要有战略

  在为中国企业自豪的同时,一些专家也看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即与商用车出口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用车企业战略的滞后。

  在中国商用车出口论坛上,陈清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他的看法是,汽车出口应当是企业的全球战略,应以充分的市场研究和人才储备为前提,但遗憾的是,以往国内商用车企业的出口几乎是完全没有战略的。

  《财经时报》记者了解到,大多商用车企业在战略方面考虑不是很多。作为使用半径很大而服务半径很小的商用车来说,企业的服务如何得到保证,网点如何建设,出口产品是否会有及时的跟踪反馈,品牌形象能否得到应有的提升等,对这些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厂家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

  阿尔及利亚的Rrebrab汽车公司曾就中国出口到该国的一些商用车服务很不到位而提出批评。他们认为,很多中国厂商只想卖车,不重视服务,卡车出了故障找不到合适的备件和维修人员。有的国内厂商甚至因此退出了当地市场。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也表示,缺乏一个完善和全面的战略,使中国商用车企业出现了很多问题。

  他举了某中东国家的例子。本来这是一个所有进入企业都能保证丰厚利润的市场,但是,一些中国企业进入后,没有经过全面考虑就盲目降低价格,最后毁掉了整个市场。

  有关人士指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海外扩张,必须保证制造质量和品牌价值,这对海外投资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走向海外的商用车企业对此不能不有所准备。(楼聃)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