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七月:汽车关税之变 进口车将提前备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4日 10:15  中国经营报

  政策篇

  限制外资下一步?

  6年前,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原外经贸部对外贸易研究所,一位研究员曾说:“等到2006年过渡期结束的时候,非关税壁垒将正式登场,为了国家的经济安全,我们会通过各种门槛限制外资。”这个预言现在是否已经开始兑现?

  7月1日起,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整车的进口税率由28%降至25%,车身、底盘、中低排量汽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的进口税率由13.8%~16.4%降至10%。至此,加入WTO后为期五年的中国汽车产业过渡保护期也将宣告结束。

  日前,北京现代宣布旗下伊兰特索纳塔、NF御翔三大车型全线降价,降幅达8000元~19000元。东风标致则在6月下旬宣布对标致307进行降价,最高幅度达到2.8万元。

  北京现代方面声称此次大面积价格调整主要是为了应对关税下降。尽管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因为更大的动因可能来自目前国内车市中级车的降价潮。不过,“WTO”、“关税”依然成为几乎每一个厂商降价时的好“题材”。

  实际上,五年来进口关税的降低一直是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和价格沉浮的源动力之一。

  2001年被称为“中国家庭轿车元年”,国家放开了国产轿车价格,同时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由于2002年进口关税大幅下调,也直接导致了2002年的车市井喷行情。此后进口车关税逐年下调,车价也一直在降。

  但进口车关税降低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是否受外来冲击的问题一直为政府所担忧。为此,近几年曾有一系列相应政策措施配合出台,进口车落地完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构成整车特征零部件管理办法、新消费税等,政策试图从各个侧面对本土产业起到保护作用。

  但在7月1日即将到来之际,大家还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国家发改委。关税降到底之后意味着中国政府在保护自主产业时需要拿出更多的智慧,而有迹象表明,政策制定的下一个目标可能是对外资实行进一步管制。

  有业内人士称,下一步影响汽车合资企业的政策将是内外资企业两税合一。而发改委方面也称,以后原则上不会再批新合资企业了。“我们还没有明确的政策。但包括雷诺在内的个别整车合资项目,的确存在审批的困难。”

  实际上是否应该对合资企业进行限制,政府有关部门并未取得共识。例如对于合资企业的外方持股不能超过50%的规定,商务部曾建议不必限制,而发改委则强调要坚持底线。如今各部委的意见不统一也将影响加入WTO过渡期后的汽车产业,具体表现是政策在对待外资态度上可能出现犹豫。

  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实际上国家以前对进口车以及外资的管制的确不多,只是在持股比例有所要求。

  实际上经过这几年的政策调控,外资企业已经洞悉中国政策制定的“门道”。跨国公司已经明确今后要加强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因此,再用非关税壁垒,或者限制进口的作用已经不明显,但是可用的新政策手段却并不多。”贾新光如是说。

  市场篇

  进口车提前备战

  7月1日,中国汽车进口关税将完全履行世贸承诺,进行最后一次下调,进口车价也再次被逼到下降通道处。

  经历了今年落地完税、消费税调理等一系列政策影响,虽然进口经销商纷纷表示,要同厂家“齐心协力”稳住价格,但市场规律却很难让他们如愿。

  今年4月1日,受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因素影响,几乎所有的进口豪华车都乘机拉高了价格,不过时间未满三个月,进口车价格又都纷纷回落了。

  日前,记者从上海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了解到,涨价之后宝马X54.8is的售价为130.15万元,而目前这款车型的价格为115万元;同系列车型中,4.4i的售价从115.63万元跌到106万元;3.0i也从82.2万元降到79.8万元。

  此外,北京某奔驰品牌经销商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透露,奔驰ML350的实际售价也从原来的88.8万元下跌至87万元,“其他部分进口奔驰车型也都有几千元的让利销售。”

  经销商们的降价行动与7月1日起实行的新关税税率有着直接的联系。

  但如果仅从关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来看,实际对车价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在进口车价格上,综合税率仍占车价的50%以上,关税只占20%~30%的比重。举例来说,售价100万元的车降幅大约只在1万元左右。“不过,消费者对于到底能降多少并不知情,因此很容易形成消费者对进口车的新一轮持币待购。”中国汽车工业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

  “7月1日新关税政策落实前后,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会相当普遍,价格也会因此产生波动。”据上海某家销售公司负责人说:“与其那样还不如提前动手,以尽早挽回一些持币待购所产生的经济损失。”

  实际上,在4月1日进口车价格集体上调之前,进口车经销商还曾有过一次集体行动。在当时的集体促销下,大量消费者抢在消费税上涨前购买了进口豪华车,因此也形成了涨价之后的销售“真空”。

  例如,保时捷卡宴顶级配置的车型国外免税价8万美元,但到了国内加上各种税费后要卖到160万元人民币左右,“涨价之后的卡宴,目前每月销量还不到涨价前的四分之一。”北京某进口车经销商负责人姜经理无奈地表示。

  “‘真空’气氛还未完全消散,又赶上了关税下调,这更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观望心态。”作为宝马汽车的大经销商之一,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莹说。“现在的确非常考验经销商的资金实力。”

  对此,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考虑到前段时间进口车价格剧烈波动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目前大部分进口车价格已经借消费税调整到位,7月1日之后,价格可能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但从供求关系来看,进口车价依然会稳中有降。”

  “当然从长远角度看,伴随着最后一次关税下调完毕,今后进口车市将很难再找到政策市影响消费行为的理由,因此进口车价格最终还将趋于稳定。”李莹说。

  (本报记者杨锋磊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观察

  七年间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已有五年,但从中国汽车业加入WTO筹备期算起则已有七年。

  中国汽车的1999。

  此前,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经历过两个成长阶段:最初是政府部门要求外资必须满足国内的就业、税收要求,不能把盈利拿走;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外资则开始通过中国私人汽车政策的放宽和市场的逐步启动抢占了很大的份额。江铃原总裁孙敏曾担心地说:“100个人的丐帮能干什么,能打得过敌人吗?”万向集团有关人士称:“我们要向中央反映,不能让汽车业接受世贸组织条款。”在这一时期,“不想加入WTO”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基本情绪。

  中国汽车的2002。

  从这一年开始,汽车关税每年都要下调,其中2002年下调幅度最大,达到30~60个百分点。2004年和2005年又分别进行了三次关税下调,但绝对的冲击并没有发生,随着外资向中国输入更先进的技术,国产车的性价比优势开始显现。而合资企业的品牌价值也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

  中国汽车的2006。

  在传统的关税保护罩被拿掉后,中国汽车业需不需要新的保护?虽然汽车业的整体制造水平在合资企业的拉动下取得长足进步,但从配套企业到整车制造的产业链上,仍没有形成完整的自主研发能力,汽车业自主创新并未成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企业的发展模式是市场考虑的问题,而支持自主创新则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能。”(杨锋磊,张火召虎,周树远)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