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驾车不求刺激:鲁豫VS“二环十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11:14  座驾

图为鲁豫和“二环十三”

  二环十三分钟,是个成绩,是个速度与激情过后留在京城二环路上的无影无形的标记,是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故事发生了,以后难免又被人们再次提起,但主人公陈震希望自己渐渐被人们忘记。

  我所认识的“二环十三”

  认识陈震也有两年了,接触原本不多,了解原本不深,所以当得知闻名京城乃至全国的那个“二环十三”就是他时,我估计那一刻我的嘴巴一定大张着。

  以往都是点头之交,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见面是去年有一次约几个改车的朋友吃饭,当时同去的有陈震。大家车子都停在餐馆门口,别人的轰隆隆响完息了声,陈震的那辆普普通通的没改过,安安静静地,搁在一边。当时陈震给我的印象如同他的车一样,安安静静,不太多言。但是,虽然彼此不熟络,他开口讲话却让我没有距离感,会主动招呼,很有礼貌,我大抵了解他是做汽车性能配件生意的。

  之后不久有次在家改装店门口再撞见,陈震正伏身给别人的车子装公司经营的意大利产的CDA风箱,见我来,摊开黑黑两手,笑着招呼,还不失时机地向我推销这款产品。陈震的额头挂着细密的汗珠,夏天中午时分的太阳火烧火燎,陈震就在这样的太阳下敬业地工作着,脸晒得红红的。人给我的印象很阳光

  鲁豫VS“二环十三”

  凭借这样的印象,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和疯了般驾车在夜晚京城的二环路上与别人“亡命狂飙”的“二环十三”对号入座的,我忍不住想证实一下。打他的电话找不到人,电话接通能听见电话那头解释说“对不起他现在不用这个号码了”,紧接着就是挂机后的“嘟——嘟——”的声音传来,每次如是。

  后来得知,传得沸沸扬扬的“二环十三”的确就是我所认识的这个陈震。因为破坏了道路治安秩序,陈震被处以治安拘留7日,并处罚金500元整。我去电时,陈震正在服法。

  对于这个“判决”,很多人觉得罚金不多,被处拘留不在意外,但用后来陈震在《鲁豫有约》节目现场所说,他对被处拘留7日有异议——超速行驶的人很多,何以我判得如此之重?

  在选择和陈震对话的人选时,我们也曾考虑过窦文涛、刘仪伟,但最终还是觉得鲁豫最合适。首先,鲁豫不懂车、更不会超速驾驶,作为一个著名的女主持人,她在人们的心中又有着温和、传统的形象,这和带有叛逆性格的“二环十三”构成强烈的反差。而尽管鲁豫外表柔弱,但是两人面对面的时候,她的客观、她的公正、她的知性、她的内在力量和智慧可以镇住陈震骨子里的不羁,没有人会怀疑凤凰台著名主持人的能力。当我寻求陈震的意见时,我记得他说“我平时就不怎么看电视节目,窦文涛、刘仪伟是谁?不知道。鲁豫?那个女主持人吧,有点印象,可以”。

  如同陈震在节目录制现场关于“二环十三”这个名字对鲁豫所表达的意思——这个名字是别人起的,他不喜欢,甚至非常讨厌大家这样叫,当然这由不得他采决定。

  事后来看,假如是陈震主动选择和貌似弱小的鲁豫VS,而放弃刘仪伟、窦文涛,那绝对是个错误,其实不出意外后面这两位仁兄反倒会着意营造一种侃大山的空间和氛围,这样陈震会觉得舒服些。而和鲁豫面对面对峙的那个下午,陈震没有我想像中的、我猜也没有如他自己希望的那样自如和主动,现场的情势很快倒向了一边,倒向鲁豫所代表的大多数人的一边。陈震不会有什么上节目的经验甚至多少还有点紧张,不过这很正常,但有一点他一如平日,不是擅长的话题他的话便不多,这时他的回答总是很短促、简单、直截了当,一两个字——是、不是、没有……

  经过这件事情,我再见到的陈震已经不是当初认识的那个陈震了,连他的笑容也已不再那么单纯了。如同陈震在节目录制现场关于“二环十三”这个名字对鲁豫所表达的意思——这个名字是别人起的,他不喜欢,甚至非常讨厌大家这样叫,当然这由不得他来决定。陈震说了一句引得现场连同鲁豫也都笑起来的话,他说:“说真的,你不觉得二环十三这个名字很土吗?”你以为陈震说这话是在半开玩笑?坐在台下的我知道,他是认真的,他真地厌恶这个称谓。他厌恶的不仅是这个称谓,我们两人私下里聊过,陈震对于媒体铺天盖地炒作很厌恶,特别是后来随之而来又跑出来个什么“二环十三妹”。《新闻周刊》之前原本也想采访他,但据说因为陈震的低调便转向大幅报道那个和陈震一起跑二环的叫张X的男孩子了,并非是最快的那个。人们都在关心“谁最快、有多快”多过于二环飙车本身成了一种讽刺。多少分钟还那么重要吗?事后的陈震给我的感觉是他不希望人们抓住这样一个数字不放。但是,作为媒体中的人,我对陈震说,“你看到了这就是媒体的力量,很遗憾话语权不在你手中,包括将写一篇你和鲁豫面对面的我,只是我想我们和鲁豫会更负责任。”

  陈震的低调就等同于排斥。以朋友的眼光看过去,这件事情给这个二十三岁的人带来的影响不小,陈震是有点变了。在二环上飙车这事在他之前不是没有过,之后恐怕还会有,但他的“跑完32.7公里的二环一圈不足13分钟”成了其间的焦点。他见面就对我说:“我已经为我的行为付出代价了,关也关了,罚也罚了,我为我的行为负责了。”有不少人以为成名后的陈震因此变得得意了,至少得意应该大于失意吧,这类猜想绝不在少数,但我非常清楚地看到,他根本没有。

  因何二环?怎样十三?陈震语出意外。

  在北京生活的人便了解,二环路是最为拥堵的,即使是在晚间的九十点钟,车辆也会较多,测速探头大多开着,一路都是。鲁豫问过陈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选择二环路呢?而不是北京的三环、四环、五环?为什么会选择九点钟这个时间段?而不是凌晨一点、两点?是否是因为路上车多跑起来更加有难度,感觉更加刺激?”这是类有代表性的问题,是恐怕很多人都存有的疑问和猜测。

  玩车的人更知道,这种非法地下狂飙是开放式的,车子排量、改装的水平不同,如果是一条空空如也的环路,那么比赛的意义也就不大了,胜负显而易见。所以“比赛时段刻意设定在车不多不少时”就是合理的猜测。

  然而陈震的回答脱离了人们的想象:“三环车不少,四环不平坦,五环、六环太大跑起来太累,所以选择二环。选择九点钟是因为不想弄得很晚。因为一般跑完大家会去吃饭聊天,太晚了影响第二天上班。我不觉得我跑一圈用了不到十三分钟能说明什么,也许就是那次路上车不多而已”。这番对鲁豫的回答显得朴实得过了头,甚至平淡无奇得让旁观者都感到失望了——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希望他们关注的事件多些传奇色彩……可陈震的回答恐怕有些出乎人的意料。

  陈震私下里的确对我说过:“根本就没有想什么九点钟路上车多开起来更刺激,至少我自己没有,我只想着赢就行。凌晨跑其实才危险,毫无顾忌才会出大事。”的确,那时很可能有人会把车逼近极限,而环路车再少也不是封闭的赛道。

  鲁豫笑着便让陈震低头认错了

  为了拍这组照片,鲁豫和陈震作了第一次面对面地接触。但是按照鲁豫做节目的习惯,在《鲁豫有约》之前,她不会和嘉宾提前做过多的交流,以保证节目录制时大家互动起来的现场感。了解这档节目的人都知道,鲁豫善于以聆听者的姿态巧妙地引出对方的故事,而那天,她却连续发问,问题直接而有力,直抵法律和道德问题,牢牢控制着场上的话语权。VS陈震,鲁豫清楚她必须这样,她还清楚她虽不懂车却不会丢掉大局,因为做人做事的道理始终在她的一边。陈震事后感慨“还以为会留给我机会和大家聊,其实还有话没有说”。陈震究竟想说什么呢?

  显然,陈震作客《鲁豫有约》不只是为了认错的,嘴上说给我面子才接受,我知道他同时也有自己的打算——对于一个做改装件也玩改装车的人,他希望去澄清“合法改车与非法暴走”之间的关系。

  在始终微笑着的鲁豫大姐姐面前,陈震最终承认他的这种做法是对道路上的他人的路权构成威胁、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鲁豫大概是说:“你想到过正常行驶的人会因为你们速度很快地超越而受到惊吓、甚至躲闪而导致险状发生吗?”陈震说:“没有。”节目录制过后,有天晚上我给陈震打了电话,我问他“心里是不是真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有悖道德”,电话那端轻轻地传来两个字:“有点。”

  改装与暴走,道德与法律,速度与激情

  陈震面对鲁豫还想说些什么,陈震的车是改过的,Koni的避震,Brembo的刹车,都是最顶尖的改装品牌。Koni的弹簧、避震器令他的车能够在二环路犴奔时做出不可思议的紧急避让动作且仍保持平稳,而更换的Brembo刹车系统则确保一路上频繁制动不致盘片过热致使刹车力如普通车一样大幅衰减,这些就是改装品牌带给他的自信,包括他的宝来车上装的BMC进气和Supersprint排气还有REVO电脑程序,也都为他的快车出力不少。

  有的人拿改装的车子去公路如此暴走,不等同于改装的车子都暴走,这完全是两码事。不改装的人就不暴走吗?

  陈震很想通过自己在路上获胜的真实体验告诉人们合理改装会令车子如虎添翼,更加的安全和可靠,但他选错了方式和地点,安全与可靠毕竟是相对的,公路不是试验场,再大的品牌也承担不起万一的后果。这一点,他应该明白。的确,改装并非很多不了解的人们误以为的那样,改装本身和暴走并无关系,有的人拿改装的车子去公路暴走,不等同于改装的车子都暴走,这完全是两码事。不改装的人就从不暴走吗,显然不是。在国外,一些国家出于安全考虑对改装车有所规范,但却不彻底禁止人们追求个性化外观、注重安全和动力性能提升的改装行为,借有品质保证的产品和改装车辆经过验证同样也可以获得路权,就如同未经改装的车辆超速同样会受到惩罚一样。美国,更是玩车者的天堂,那里有非常宽松的改装环境,当然破坏道路交通秩序的处罚也相当严厉,因为限制时速是放诸世界皆准的法则!即使再强调人性自由的国度也不例外,美国还有德国最多是有几条不限速的路段可供测测车子的极限罢了。速度就是洪水猛兽,势必要加以控制。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这个星球上连一条不加限速的道路都没有,那么速度表上超出限速值的那部分数字真就显得过分可笑了。那样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说“实际不道德的不是超速者”。

  北京的二环路因为“二环十三分钟的事件”让我们联想到了日本的秋鸣山道,这世界上还有多少个所谓的“秋鸣山道”和“二环”呢?数不胜数。任何一条路都有可能成为非法竞赛的起点。

  说到人对竞速本能的渴望,我想起至今印象极深的一件事情。那晚.在北京的一家影院,我挤出刚看完《头文字D》、整体处于兴奋当中的人流,去开自己的车子。车子是改过的,轰地启动了跟在人群后面缓缓移向门口,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土看上去本该平日对着吵闹的车子皱眉的,却令我诧异地帮忙引路,“大家让一让了”,隔着车窗和绵厚的隆隆排气声,我听到她高声说,嗓音流露出看过影片后的兴奋。人们做事就源自某种情绪,之所以为之情绪到了而已。如陈震所说,他每次跑完其实会后怕,但下次有约还会再去,带着要再次获胜、不胜不归的情绪。

  鲁豫不出意外地在节目现场提到了《速度与激情》。这部影片当年一经问世便在全世界热映,由于大受欢迎,最新的《速度与激情3》之《东京飘移》又将面世了。如同国内公映的《头文字D》,这类非法赛车题材的影片也都另有游戏软件开发出来,同样热卖。人们对速度的渴望是不容置疑的,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人们对法律给予自身行为的约束有本能的抗拒,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个红绿灯坏掉的路口,呈现的混乱场面足以证明一切;而在确信没有警察和电子眼值守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一边指责二环飙车的不道德行为一边自己不道德地小小超速一下呢,天知道。我们可以清楚知道的是,这个车的世界里,改装与暴走原本无关,道德与法律界限模糊,而速度与激情始终难解难分。(文 Way 图 贾树森)

(编辑:张迪)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名人与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