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务部密会11家民企 成品油批发门槛有升有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10:59  经济观察报

  继国土资源部历史性地为各路投资者制定石油开采环节的准入标准之后(详见本报上期报道《国土部草拟石油业准入标准》),中国的商务部也正在酝酿对成品油批发环节的准入门槛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回应自去年6月以来来自民营油企的激烈批评。

  本报从权威渠道获悉,4月12日商务部商改司秘密召集11家民营油企代表进京开会,推出了一份新的征求意见稿供小范围讨论。

  与去年6月份那篇未获最终通过的征求意见稿不同,新的征求意见稿将进入成品油批发环节的最低门槛由拥有30座以上的加油站下降到10座以上,但与此同时,油库容积和注册资金则由4000立方米和1000万元人民币分别提高到1万立方米和3000万人民币。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条款将有可能导致外资和民企获得不同的发展空间,而商务部试图在开放市场和保护本国石油业中寻求平衡的努力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升与降

  “无可奉告”,4月19日,商务部商改司规划处刘处长对一周前该处组织的这次会议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据河北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齐放介绍,因为事关敏感,这次会议只做小范围的内部讨论,会议内容和参会企业名单都被严格保密。

  针对会上商务部提出的新征求意见稿,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在4月16日召集上述11家企业和其他民营油企的代表开会座谈,汇总意见。

  据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的齐放介绍,民营油企对新征求意见稿仍然是“一片反对,非常不满”,认为这与上一次的征求意见稿相比,不但没有实质性变化,反而在部分条款上有所提高。

  讨论集中在三点上:第一,批发环节的准入不应该附加零售条件,是否能够批发成品油和自己拥有多少座加油站没有直接联系,这就像必须要有卖菜的摊位才能去申请种菜园一样,缺乏合理性;

  第二,油库库容被提高到1万立方米,而在中国的很多县,一个3000立方米的油库就完全可以保障供应和周转了;

  三,注册资本应该从实际出发,一个3000立方米的油库有2000万的资金就够了,而现在的规定是3000万。

  齐放说:“30座加油站变成10座,貌似门槛低了,但大多数民企仍然迈不过去,垄断还是没有被打破。”

  “总的来说是门槛提高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副研究员童莉霞和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也这样认为。

  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会长、吉林延吉兆源公司总经理康阳顺甚至认为,这是一件“非法”的事,去年6月的那份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她参加了商务部组织的讨论。

  她说,批发和零售是企业自己的经营行为,把零售作为批发门槛是不对的,比如一次卖出5吨,算批发还是算零售?另外,《公司法》的规定中没有限制民企不能做成品油批发业务,为什么商务部要设立门槛?

  童莉霞认为,商务部的考虑可能是不希望市场被搞乱。因为现在都从两大集团进油,放开之后,外资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就会直接进口成品油,这将对现有的成品油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

  按照齐放的理解,商务部的意思是没有门槛也不行,因为不单是民企,外资也要来,“也不是卖葱卖菜的都能去卖油”。

  内与外

  “因为刚刚听到消息,现在还难以判断对我们业务发展的影响”,4月19日,一家外资石油公司北京地区加油站业务经理说,去年该公司在北京地区的自有加油站已经从5座增加到了8座。

  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加入WTO后3年内即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但外资可控股加油站只限30座,而商务部去年6月份的征求意见稿则规定,进入成品油批发市场需要拥有30座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

  外界认为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外资石油巨头的到来抱有戒心,并有意卡住了外资进入成品油批发市场的脖子,而新征求意见稿中对自有加油站数量的修改,则无疑等于对外资敞开了市场的大门。

  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副研究员童莉霞说:“为外资开门,是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表现,说2006年底开放就开放。”

  狼真的要来了吗?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外资在获得了成品油批发权的同时,是否等于获得成品油的进口权。

  “这个问题始终模糊不清,政府从来没有对此明确表态”,童莉霞说。

  她认为,成品油进口权放开的趋势十分明显,不单对外资,对民营油企、对国内两大石油集团以外的国有企业都是一样。因为既然放开了批发权,如果民企和外资的油源还是依赖两大石油集团,就毫无意义了。

  现在,中国加快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步伐,为的就是早日与国际市场接轨,其中一项就是为今年年底成品油批发权开放的大限做准备;另外,政府也逐步放开了非国有贸易企业的进口权限,其成品油配额在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

  “成品油进口能够真正打破石油行业垄断”,童莉霞说,民企还好一点,外资才是神通广大,他们既有充足的海外油源,又在国内拥有大量的合资加油站。

  2004年底,中国放开了成品油零售市场后,外资迅速跑马圈地,纷纷与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在消费潜力巨大的华东、华南等地区组建合资加油站,动辄就是500座乃至1000座以上,据统计仅在广东一地,未来一两年内就将有1500家左右的加油站拥有外资背景。

  童莉霞说,目前这些加油站中外资都没有控股,但被外资控股的趋势明显。中国的零售业开放就是一个教训,一些国际零售业巨头,已经对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挤压,而石油业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的支柱产业,一旦重蹈零售业开放的覆辙将十分危险,商务部可能考虑到了这一点,才又一次提高了门槛。

  在中国自产石油裹足不前、进口依赖度高达40%以上且有着不断扩大趋势的今天,握有大量石油资源的跨国公司早已排兵布阵、虎视眈眈,中国下一步需要选择由谁来充当与外资正面竞争的市场主体,是高度垄断的国有石油公司还是尚在蹒跚学步的民营企业?

  目前的现实是,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占据了成批有零售市场半壁江山的民营加油站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急剧萎缩到了5%。经过1999年的清理整顿,中国的成品油批发企业也从原先的850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2500家。

  “民企一直在受到限制”,齐放说,新的门槛对两大石油集团和外资都没有关系,最难过的就是民营企业,目前民营油企中的95%都还处在发展阶段,实力偏弱。

  而中国国有的石油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令人担忧,据相关资料显示,两大石油集团之一的中国石化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仅为壳牌公司的28%和7%,与BP和雪佛龙等公司的差距更大。

  上述外资石油公司经理说,虽然未获得明确许诺,但他们对未来直接进口成品油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都抱有“良好的预期”,因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

  而在得知新征求意见稿的“三点调整”后,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完全可以达到这些标准”,两大石油集团的油库库容都是几千万立方米,一万立方米的门槛根本不在话下,但这一点对民企和外资来说难度都比较大。

  对于潜在的外资竞争,他认为也并不可怕,因为外资不可能在未来从国外直接进口成品油,国家有这个限制,WTO中也没有这个承诺,外资如果想在两大集团以外获得油源,一是可以委托四大有进口权的贸易公司进口;二是与地方炼厂合作,而这两点暂时都还不能对两大石油集团构成威胁。

  上述中石油人士说,石油领域总的来说是想放开,但制定出的政策可能又会对渴望新进入的投资者不利,因为在制定政策时国有企业的参与更多,声音更大些。

  他预计,未来的石油业中国企的数目可能会更多一些,中海油有了炼厂,中化也有了加油站,其他非石油行业的国有企业也有所动作,但今后民营企业可能在数目上会少一些,因为门槛高了,很多民企就要联合了。

  齐放说,这些政策的制定,是打破行业垄断还是要加强维持行业垄断,是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还是限制民营企业发展,“这是个问题”。

  现在距2007年的开放大限已经只有半年时间了,业界普遍认为,无论如何,在这之前商务部都要有个明确的说法。“这份新征求意见稿现在是投石问路,听说要是没有什么意见就要实行了”,齐放说。-本报记者 勾新雨 北京报道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