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秘的山南 神圣的西藏(10)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 17:11  新浪汽车

  着装习俗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在宗教节日活动中的服装具有这种特点。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的“对通”(短衣)也有此特点。至于工布地区的“古秀”,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腰、大襟类更简化了,这种服装不但省去了袖子,而且把衣襟和前身合并在一起了。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统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品。腰带和靴子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穿戴。各种样式的“罗松”(镶有珠的腰佩)系在腰带上垂在臀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尾饰。各种精美的“止穷”(类似匕首)也都系在腰带上。   

  藏装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目前我们看到的直接描绘同藏族服装相似的羌人服饰在晋宁石寨山战国、西汉时期墓葬群中出土的青铜器人物图像上可隐约见到。石寨山青铜器上有近三百个人物图像,其中有一部分辫发者。这种服饰特点是:男女均头梳双辫,都穿一种有直条纹的衣服,或毛皮披风并且袒露一臂或双臂,头部有发饰

  据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藏族的服饰,可能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后来由于居住在西藏各地的部、族的互相交往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藏族服饰又在不断演变、发展和丰富了

  藏族服饰作为社会文化范畴,它必然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自西藏古代各部族中私有制明显出现之后,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在服饰上就有所体现。

  历史的发展促进了西藏社会的进步,生产显示出新的繁荣景象。各部落之间的来往、交换不断增多,结束分散局面成了共同的要求。当时雅砻部落首领松赞干布完成了建立统一政权的历史使命。

  松赞干布从雅砻地区迁往逻莎(拉萨)后,确定了文物官职和响应的仪仗制度,任命了各级论、尚(均为吐蕃王朝执政贵族的官职)。因此,各级论尚的服饰必然要体现出森严的等级差别,其表现比吐蕃王朝奴隶制的形成更为明显。

  松赞干布创制立法后,几代赞普(藏王)都有所增订,吐蕃王朝的奴隶制逐渐完备。以赞普为首,包括论、尚、贵族将帅、苯教师和佛教上层僧侣,以及各部属首领、节度、大小奴隶主,组成了奴隶主阶级。赞普对臣属等级封给各种章饰,用这些不同的衔章和配饰以表示其不同的地位。这些服饰的等级标志不仅限于朝内,也体现在各个地区。

  阶级社会在西藏出现后,历代的服饰在阶级差异上都越来越大。元朝时期又分封原来各地方僧俗首领为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万户、千户等职,并规定其品级,不同品级的官员穿不同花色的藏袍,戴不同顶珠的官帽。

  贵族与民间的藏袍没有结构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质地高低、花纹讲究与否上。从质地花纹上看有:蟒缎袍,此袍用红、黄、蓝、绿、白、紫等色缎做基调,上面有龙、水、鱼、云、山纹样。四品以上官员在朝见赞普、达赖和法王时或重大节日及举行礼仪时穿用。寸扎白玛加嘉袍(莲凤花缎袍)和寸扎花尔白玛袍是四品以上官员过年过节时穿用。另外还有团花锦缎袍、“曲巾”袍等等,都是拉萨、日喀则等城市高级贵族的珍贵藏袍。

  官品的主要标志表现在“江达”(圆冠)上的冒顶饰品。一品官饰以“木第”(珍珠),二品官饰以“柏拉”(宝石),三品官饰以“曲鲁”(珊瑚),一品官饰以“友”(绿松石)。

  贵夫人、小姐的藏袍主要有两种:即求巴晋美(无袖袍)和求巴晋玉(有袖袍),都系用各种各样的“寸扎巾”(起花缎)制成。

  贵夫人的头饰没有法制上的等级划分,但有习惯上的区别。如前后藏世袭的贵夫人头戴的卜柱,叫“木第卜柱”(珍珠卜柱),这样的发饰一般贵夫人是不能戴的。一般贵夫人(包括大商人的夫人)只能戴“曲鲁卜柱”(珊瑚卜柱)。至于“阿戈”(大耳坠)、“苟”(胸配佛盒)以及珍贵的项链,一般妇女都可以戴,只不过因财力不同只在质地上有差异而已。

  官吏、贵族的管家、随从、佣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举行礼仪时要戴“索夏”(平顶围穗蒙古帽)。还有一种叫“夏木包多”的饼形帽,贵族平时戴用,管家或“更布”(乡长之类的人物)也常戴。

  总之,藏族服饰不仅是风俗学的研究对象,也是研究阶级社会的重要考证。

上一页 1 2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1 22 下一页
(编辑:戴翠娥)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