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企业面临重组问题 厂家融资欲速则不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 15:07  财经时报

  汽车企业现在都面临重组的问题,但让他们完全靠现金收购,显然不切实际。在这种前提下,企业都认为只有上市才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捷径。

  “南方工业汽车上市是肯定的,但现在没有确定时间表。”“两会”期间,长安集团董事长尹家绪向《财经时报》记者介绍说,通过长安民生物流在香港上市,为以后南方汽车的整体上市可以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2月27日晚,在长安民生物流H股香港成功上市的晚宴上,尹家绪说:“南方汽车之所以选择海外上市,是从企业走出去、工业结构改造调整、发展完善企业结构等方面考虑做出的一种选择。”

  为推动集团整体海外上市而换帅升迁的并非尹家绪一人。除长安之外,很多汽车集团都把上市的首选地定为香港。但是,据专业人士分析,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和持续的高盈利能力,赴港上市则是条险路。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资源和资金平台。谁都知道,在汽车的战国时代,缺钱将制约企业的发展,但有了钱企业就能够成功吗?上市融资是否真的能够带领汽车企业冲出资本困境?

  迫于无耐

  两年前,民营企业长城汽车首次在香港H股上市。之后,东风、吉利、长安、山东华泰等汽车企业都在跃跃欲试。“希望剥离出一部分优质资产海外上市。”这是一汽集团对海外前景的描述。不过,到目前为此,只有东风汽车在今年年初了结了在港上市的心愿。

  近来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公司在海内外同时上市是条融资佳径:A+H.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股票都在国内上市,不仅会拖垮大多数中小股票的价格,也会拖垮它们自己的价格。最终结果是,A股的价格反而会低于它们在香港的价格。

  海内外同股同价,听起来很美,但两个不同市场的不同规则却为这种理论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有专家认为,不同市场注定只能有不同的供求和不同的价格。而且在外汇管制下,是不允许国人购买H股和红筹股的。

  这就使汽车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显得格外刺眼。一位银行人士向《财经时报》记者透露说:“银行在2004年到2005年发放贷款的不良率低得惊人,低于1%,甚至低于千分之几。”在对汽车行业的投资热潮中,直接来源于银行的贷款不屑挂齿。可见,汽车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

  汽车企业现在都面临重组的问题,但让他们完全靠现金收购,显然不切实际。而且,国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还实行信贷缩紧政策。在这种前提下,企业都认为只有上市才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捷径。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企业要想在内地上市,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完成,最快至少也要一年半的时间。目前内地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大约有上万家,但在A股市场上市的只有凤毛麟角。专家认为,一旦中国汽车股在海外市场上市失败,企业的真正价值就再难体现出来。

  并非能突围

  据汽车分析师分析,除长安之外,很多汽车集团都把上市的首选地定为香港。但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和持续的高盈利能力,赴港上市并非是条光明大道。

  原因在于上市的代价惊人。以融资额1亿港元计,香港上市费用大致在1000万-1500万港元之间,上市后每年的维护费用也数以百万港元计。在赴港上市的成本中,40%以上属于上市前费用,如果企业未上市成功,前期开销至少要800万港元。

  “虽然很多大型汽车集团不用为贷款发愁,因为总是有很多银行争着贷款给他们,但是贷款需要按期向银行支付利息,到期还要归还本金。而相比之下,上市融资成本就小得多,起码不存在还钱的问题。”一位分析人士道出跟风上市汽车企业的另一种心态。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资金越多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长安集团有关人士再三表示:“长安在贷款方面目前并没有困难,而且自有资金非常充裕”。

  同样在海外上市的吉利,其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一位熟悉吉利的银行业人士告诉《财经时报》,当初吉利在A股市场上取道全柴动力(600218),但后来不了了之。接着,李书福收购了国润控股的控股股东ProperGlory 32%的股份,从而间接持有国润控股20%股权。这是为吉利打造新的融资渠道。

  “吉利买壳而不直接在H股上市有它自身的原因。整体资产不算好,要直接上市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买壳对它来说更加简便易行。”有人士分析说。相对于国内A股,香港H股上市的融资门槛低(过往三个财年合计5000万港元盈利,最近一年须达2000万港元,在前两年合计须达3000万港元),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汽车企业如今纷纷涌向H股的原因。

  路在何方

  对汽车企业的海外融资热,汽车证券分析师张欣认为,这不一定是汽车企业最好的出路。正如在A股市场上市的汽车企业两极分化严重一样,拿到了钱,企业有发展得好的,也有被ST甚至将要退市的。而在H股,他们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有钱不一定能够成功。汽车业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要求,企业发展得好坏,不完全取决于融资的多少,而更多取决于产品的本身,取决于企业内部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张欣如是说。

  不过,要实施、推动全面扩张,国内汽车厂商普遍面临着两大瓶颈:一是资金短缺,二是技术薄弱。其中最大的压力恐怕来自前者。积聚巨大资本的要求,正使汽车制造业的企业家们寝食难安。据分析,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实现海外上市融资固然不错,问题在于大多数成熟的海外资本市场不同于正处在成长、规范过程中的中国资本市场。

  国内各汽车厂商在这新一轮海外融资竞赛中,再次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据预测,这一场竞赛的最终结局,可能会直接决定一大批国内汽车厂商的命运,从而影响到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格局。

  近年来,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纷纷看好海外融资,华晨、吉利、长城等公司都已先后在香港上市。据预测,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逐渐回暖,汽车企业海外上市的进程会因此加快。香港证券交易所行政总裁周文耀不久前曾表示,目前内地已有超过100家合资汽车企业表示有兴趣赴港上市。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正日益加剧。有专家认为,有条件的中国汽车企业都应争取海外上市,因为这样做可以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融到资金,解决资金难题。 (本报特约记者 熊宇家)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