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交易市场为何病得不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16:35  北京晚报

  毋庸置疑,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交易市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汽车产业发展、拉动了汽车消费增长。但时至今日,汽车交易市场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报汽车周刊2月28日曾经刊文《汽车交易市场日子越过越难》,详细分析了当前汽车交易市场所面临的招商困难、销售下滑、前景迷茫等种种情况,在业界引起广泛共鸣,许多业界知名人士都坦陈文章切中了要害,倒出了其心中郁积多年的“苦水”。

  日前,素有中国车市“晴雨表”之誉的亚市总经理苏晖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详细解析了众多汽车交易市场当前所面临的发展困局。按照苏晖的说法,汽车交易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合乎国情、顺乎民意,不仅汽车品种齐全、方便选车,更有在办理购车手续上的“一站式”服务,既能极大地节约消费者的时间、精力,还能减少交通压力、有利于环保。苏晖认为,当前汽车交易市场陷入困局,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厂家存有歧视心理。不少厂家对汽车交易市场存有偏见,认为市场里“特别乱”,进场销售有损品牌形象。部分车型如蒙迪欧、奥迪等,厂家就明确不允许经销商进场销售。但却看准汽车交易市场所吸纳的“人气”,选择在市场周边扎堆开店销售。

  二是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从竞争主体的数量上反映出来,据粗略估计,仅北京地区新车交易市场就有22家,二手车交易市场也有10多家,另外还有300多家4S店。由此造成竞争白热化,招商困难、大打价格战、甚至赔本赚吆喝等现象在所难免。

  三是市场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汽车交易市场或4S店的设立,主要应依据市场消费潜力和发展需要。但目前的情形是,为迎合厂商和有关规划的要求,许多汽车交易市场和4S店都选址偏远,人烟稀少,赢利困难。许多位于五环外的4S店,由于无客上门却要完成厂家的销量目标,无奈依托大量“车虫”到亚市等汽车交易市场挖客户,实在可恨却可怜。

  四是“车虫”好比牛皮癣。“车虫”又被称为“拼缝”,他们没有车源,主要依靠车价和与车相关的产品挣取中间的差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存在于北京各大汽车交易市场的“车虫”总数已超过万人,越是人气旺的汽车交易市场越会招来“车虫”,受害也最大。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车虫”难以受到严厉整治、打击,以至日益猖獗,形成牛皮癣乃至顽疾,极难根治。

  五是《汽车品牌管理办法》不尽如人意。《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在规范汽车终端市场的同时,却也增加了大多数经销商的义务,而权利并没有增加。同时,《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些不具备卖车资格的二级经销商“退市不退人”,变成了“车虫”,市场监管难度加大。本报记者许爱琴

  网络编辑:张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