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车死亡率高达9.6人 安全标配差轻卡隐患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15: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灿彬) 与轿车和客车事故报道频频见报相比,数量众多的轻卡交通事故却容易被人忽视。据公安部最新统计的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据了解,由于轻卡自身安全问题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数就达7000人以上。

  与此同时,全国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从2004年的9.2人下降到2005年的6.9人,呈现下降趋势;然而轻卡事故万车死亡率却约高达9.6人,不但高出全国死亡率,更远远高出欧美不到2人的死亡率水平。

  三大“杀手”制约轻卡安全

  业界专家认为,轻卡安全事故发生率高,除去司机驾驶技术等人为因素之外,轻卡产品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反观欧洲,由于欧系轻卡全面实现“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早在2002年,全欧洲交通事故数量已经下降到4万人,而轻卡伤亡率仅为3400人。

  安全杀手之一:“平头”通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正是出于对驾驶员安全考虑,欧洲轻卡普遍采用经典“短头”车型并沿用至今。反观国内通行的“日系”轻卡,仍沿用着欧洲上世纪50年代的“平头”车型。“平头”之所以遭到“短头”的淘汰,原因在于一旦发生正面碰撞,将直接对驾驶员造成重大伤害。由于国内目前“平头”车型仍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是轻卡事故伤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安全杀手之二:“窄体”车身。“平头”+“窄体”,几乎是国内轻卡的统一面貌。但伴随着城市物流的飞速发展,窄体车身不但空间利用率低难以满足运输要求,而且还容易在高速运输过程中发生侧翻,造成事故。

  安全杀手之三:安全标配差。在欧洲,四盘制动与安全气囊已经成为轻卡的标准配置,有效提升了轻卡的主动安全性能。而国内轻卡不仅没有ABS系统和安全气囊配装,而且绝大多数只配置了鼓式制动,轻卡刹车系统对复杂路况的适应性能不高,主动安全性能落后。

  国外研制和应用各种主动安全装置,如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感载阀、比例阀、制动防抱死系统、驱动防滑系统、声纳障碍报警器、瞌睡防止器、防爆轮胎等,这些在我国尚属空白。

  安全隐患成因何在?

  受长期存在的“轿车、客车是‘载人的’,卡车是‘拉货的’观念影响,所以客车安全比卡车安全更重要”的认识偏颇,直接延缓了国内卡车行业安全性能整体提升的步伐;对卡车驾驶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术也缺乏系统的培训。在安全上重“客”轻“卡”的行业思想背后,各厂家还有着自己的现实考虑:以2005年为例,一方面,是国内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轻卡制造成本全面上升,本来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对产品安全技术水平的升级换代相对滞后。

  专家认为,国内轻卡企业应该尽快借鉴欧洲轻卡先进的设计理念,以“短头”、“宽体”、盘式制动等安全设计和配置实现产品质的飞跃。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交通安全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