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 国际汽车界某“权威人士”曾经下过这样的断言:
“中国人造不出自己的自动变速箱!”
2006年1月9日,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彻底颠覆这位先生的傲慢。届时,由吉利集团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JL自动变速箱、智能电动助力转向装置(EPS)和JL4G18发动机,以纯正的“中国”身份登上展台,宣告中国汽车工业过去一个时代的终结。
每一位在它面前停留的中国汽车人,每一位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有所了解的观众,恐怕都会为这小小展品所标志的、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称得上是石破天惊的“突破”感到震撼和振奋!
在不久前国家科技部召开的“吉利现象——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研讨会”上,诸多顶尖专家兴奋地用如下的评语定义这一“突破”:
吉利研发出来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AT自动变速器、VVT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以及智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核心部件,实现了我国几代汽车人的梦想,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业绩!
被人视为“草根企业”的吉利,是如何摘下轿车核心部件研发技术这个金苹果的呢?
一切为了“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在吉利之前,中国汽车工业曾有过艰苦创业的壮丽岁月。当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人才集中,让中国差一点有了自己的轿车核心研发技术。由于种种历史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中国还是与拥有自主汽车研发能力错失机缘。
改革开放后汽车行业的合资潮,20年的“用市场换技术”,让中国的汽车行业有了从近处观察世界汽车最新技术的机会。但是国人“秋后算账”,林林总总的中国汽车丛林里,仍然没有一棵是真正属于中国的!
更令国人忧虑的是合资状态下中国汽车人的心态。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轿车是遥不可及的事;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汽车工业全球化加快,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现将更加渺茫。“没有几代人、几十年的时间,打造不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这样令人沮丧的论调比比皆是。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吉利进入了汽车工业这个围城。
民营企业吉利在中国的汽车圈一露面,就提出了“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企业理念,以及为了实现这一理念而提出的自主开发的主张。
然而,这一主张很快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非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界许多“大腕”公司、“大腕”人士对吉利不断“鼓吹”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或者嗤之以鼻,或者不屑一顾,或者听而不闻——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一个缺乏雄厚资金、毫无研发基础、没有国企背景的“草根企业”,能“玩”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花样”来呢?有人甚至“教训”吉利:“能和跨国公司合作才是最大的赢家!”
没人看好吉利的前景,没人认为成功会眷顾吉利,更没人把吉利当成威胁。
然而,吉利“我行我素”。
李书福誓言要凭藉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造出让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并且要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
三招出手,打开科技创新一片蓝天
要造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必须掌握自主研发能力。为此,吉利采取了三大步骤。
其一,网罗天下英才。
吉利深知拥有人才对一个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从决定造汽车的第一天起,吉利就像猎豹一样盯上了国内外汽车界的各类英才。
许多具有真才实学、又苦于无施展才能平台的汽车专业人才,为吉利“造中国自主品牌轿车”这一宏大抱负所吸引,并为李书福尊重人才、思贤若渴的真诚所感动,纷纷加盟到集团里来。
在科研这一块,有来自韩国大宇国际主管研发的沈奉燮,有曾任国家自动变速器课题组组长的徐滨宽,有一汽汽车研究所的底盘专家华福林,有曾任一汽轿车分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的智百年,有参加过克莱斯勒发动机改进项目的发动机专家杨建中……
短短几年,吉利就聚集起了一支拥有十余名外国专家、上百名高级工程师、数百名博士、硕士的科研队伍。这些精英的到来,很快形成一股强大的科研创新力量,彻底改变了吉利科研队伍的面貌。
其二,组建人才学校。
吉利的雄心不仅仅在于造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不仅仅在于让中国汽车跑向世界,它在发展的时空目标上将目光放得更远: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
为此,吉利在进入汽车领域的同时,就投入大量的财力、精力,着手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1998年,“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挂牌;2000年,“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成立;2001年,北京吉利大学问世;2005年,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开始招生……而吉利最近设置的“未来人才基金”助学工程,目标更是明晰,即在扶助贫困大学生的同时,为吉利的未来储存更多的后备力量。
目前,在吉利汽车研究院300多人的队伍中,吉利自己培养的技术人员已经占到了四分之一;在生产第一线,则有百分之六十的技术工人是吉利自己学校的毕业生。
其三,打造科研基地。
如果说,“招兵买马”是聚集力量,那么创建汽车研究院则是规模成军。谁都知道,“散兵游勇”是无法打赢自主创新这场“战争”的。
为此,吉利投下了巨资。在这方面,吉利称得上是“不惜血本”、“花钱如流水”:为建设现代化的汽车研究院,吉利首期投资超过3亿元;为建立基础、电气、道路模拟、多功能四大实验室,吉利一次投下了数千万元;为开发自动变速箱,吉利的投资高达数亿元……对于年销售额尚不足百亿元的汽车新秀来说,在科研方面肯下如此大的资本,掌握自主研发能力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吉利在自主创新上的艰苦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从2002年第一款自主研发的479Q发动机下线始,吉利自主创新捷报频传。2003年,MR479Q系列发动机通过国家鉴定;2004年,电动电力助力转向系统开发成功;2005年,吉利科研成果更成“井喷”状:1月,自主品牌自由舰下线。2月,376QE发动机生产线建成。5月,中国第一台自动变速箱在吉利问世。6月,JL378QE发动机投入生产……而2005年6月吉利汽车研究院在临海的正式落成,标志着吉利已完全具备了整车造型、车身、底盘、汽车附件、发动机、变速箱、整车电子电器等开发设计能力。
通过网罗人才、组建技校、打造研发基地,吉利在掌握科技研发能力上彻底翻了身,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汽车技术接轨的科研平台终于初步形成。
自主精神是创新的守护神
资历、资金、资格都不如汽车界“大户”的吉利,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吉利人自我总结,把它归功给一个词:自主。
吉利的自主带有浓郁的民族感情,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灵魂。
李书福曾在多个场合用独特的语言阐述过对“自主精神”的理解:“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也就是指‘主权经济’、‘主权品牌’。这种‘主权’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性,因此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李书福也在不同时间反复强调过他的“民族情结”:“我们不反对‘挪威的森林’,其实挺好,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自己雄伟粗壮、一气冲天的白桦林!”
正是这种情感和精神,吸引了那么多的专家、科技人员加盟吉利,也成为吉利科研团队攻克轿车核心部件研发技术的原动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自动变速箱的研发。被李书福“三顾茅庐”请到吉利的徐滨宽,接下主持自动变速箱研发的帅印后,带领他的团队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苦干,经历无数次失败,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拿下中国第一台自动变速箱这个“碉堡”。能够在三年时间里一举抹去与世界变速箱技术间被人视为“无法逾越”的差距,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和自主创新勇气的支撑。
在吉利其他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譬如自由舰项目、EPS项目、VVT发动机项目等等,都有许许多多“徐滨宽式”的故事在发生。
真理的核心是事实。吉利用一个又一个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成功事实,诠释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没有自主就无法创新!
(龚晓/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