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京文:企业竞争力是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 16:20  新浪汽车
李京文:企业竞争力是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

  新浪汽车迅 11月22日,“2005年中国(广州)汽车论坛”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作为“第三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广州市人民政府牵头,联合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博鳌亚洲论坛为本届论坛的特别支持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先生就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重要发言。

  李京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同志们、朋友们。我非常高兴应邀来参加2005中国(广州)汽车博览会和2005年汽车发展论坛,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首先我热烈祝贺这两个重要大会的成功召开。我对汽车的生产技术懂得很少,也不会开汽车,也没买汽车,但是我是每天都在坐汽车,所以对汽车也是非常关心的。

  今天我想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的政策、措施谈一点个人的意见。意见很不成熟,仅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参考,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予以指正。

  今天讲五个问题: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成绩问题,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今后发展的新形势,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问题。

  关于我国的汽车产业的成绩和问题,前面几位领导讲了不少,我再简单地重复一下。我国汽车工业从1952年开始起步,经过多年艰苦创业到现在有了长足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来在投资消费的双重拉动下,我国汽车产业摆脱了长达6年的持续低迷的状态,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出现了一片兴旺的现象。一是产销快速增长,现在到2003年产量超过400万辆,销量也超过了400万辆,增长率超过30%。今年的产量肯定还要继续上涨。汽车产量的增长速度是不断地加快,我国汽车产量达到年产100万辆用了40年的时间,达到年产200万辆用了8年的时间,达到年300万辆用了2年的时间,而达到年产400万辆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可见速度是越来越快。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汽车产业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6千亿元,而工业增长值也将近2千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实现利润额增长很快。2004年增长速度还在继续地加快。

  同时,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加快,我国的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活动也在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生产的集中度和市场的集中度稳步提高。

  第四,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刚才张会长和几位领导都提到了,我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已经成为世界的大国,排名不断往前。我国的汽车产业肯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汽车产业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汽车产业品种还比较少,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汽车产业尤其是轿车自主开发能力还比较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还不多。中国轿车市场上外国品牌的汽车还占了多部分,自主的品牌还比较少。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轿车产业对跨国公司还存在着比较大的依赖性,国际竞争里不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逐步解决。

  至于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实在不断地上升。第一是出现了我们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地发展,90年汽车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销售收入比重只有2.2,到02年提到到了5.43。汽车产业增加值占GDP1991年是1.27%,02年提到了1.55%,这个比重是不断地上升。汽车产业对对相关的产业的带动系数是1:3,02年增加GDP比重还在继续上升。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03、04年经济增长率都很快。今年经济增长率也会很快。汽车产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到2002年我们国家要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离开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没法实现的。汽车产业发展还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他是有利于增长就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汽车作为一个产品本身就是高新技术的结晶,作为一个产业是新技术应用最广、数量最多、周期最长的产业,他本身的生产制造有很大的技术要求,对相关的产业,避暑原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汽车产业发展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

  汽车产业发展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我们国家现在正在经历工业化、城市化的高潮时期,汽车的发展普及和城市公交的面表,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促进了汽车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城市群落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在物质、文化信息方面的交流和联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缩小了城乡差别。

  第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刚才有些领导和专家也已经涉及到了。从发展机遇来讲,到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要实现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经济增长年度平均达到7.2%,将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第二,随着我国的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全国上下的广泛认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汽车生产和消费环境。第三,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地提高,将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从而为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第四,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际汽车产业制造基地的不断转移,我国已经成为跨国汽车投资的热点,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新的汽车制造基地。这是很好的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这些挑战一是履行WTO的承诺将对我国汽车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包括降低关税和取消进口配额,将使国内的市场开发程度大大提高,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大大加强。二是取消国产化限制,不再限制进口总成等等的,必将引进先进技术,为跨国公司迅速扩大再中国的产能、快速引进车型,加强对整车生产的技术控制提供了条件。三,是取消发动机的股比限制,使跨国公司不仅可以拥有发动机的技术,可能控股甚至独资生产。第四,取消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的国内销售,进尺口和汽车分销服务,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的跨国汽车公司可能凭借他们雄厚的资本和成熟的经验,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掌控。

  第二方面,随着近几年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又出现新一轮的热潮,各类投资主体对汽车产业投资积极性大为高涨。这种情况必须要注意,要不然就会引发将来一定的重复建设,到一定时候会成为宏观调控的对象。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

  第三,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很艰巨。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目前全国有120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区、直辖市,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8家,超过50万辆的企业只有2家,产量在1000辆以下的企业有70家。那么多的分厂,太分散的太小的企业肯定是竞争力不强的。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使用条件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包括能源供应的压力,汽油供应的压力。交通的压力机包括存车场,道路、交通、堵车的问题,还有环保的压力。

  第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世界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发展可以归纳为两类汽车发展的战略。一是以韩国为代表的自主发展模式,第二是以巴西、西班牙、加拿大等国为代表的完全开放的模式。我国没有走以上任何一种模式,而是走了另外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下,在发展战略上主要走了合资合作的道路,通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引进外国的技术资金,提高中国的汽车产量,规模和质量,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以满足汽车市场竞争的需求。

  可以说这个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过合资合作迅速改变了我国的汽车产业落后的状况,缩短了与世界的汽车产业的差距,产量规模不断地扩大,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零部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汽车专业人才,企业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先进的技术标准和经营理念得以引进。必须指出,跨国汽车资本和技术对中国汽车产业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会受到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的很大影响,因此要选择今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必须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的战略,根据他们的变化平衡我国的汽车发展战略,我个人认为必须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思路。一条腿是坚持合作合资不放松,今后还要继续搞合资合作。另外一条是坚持自主发展不动摇,在合资合作上级需坚持总量控制,同一家外资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同类产品不应该超过两家,重点要提高合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在继续坚持整车合资生产企业中,中方的股份比例不应该低于50%的原则,过去我们有这个原则。确保中方资本享有同等的决策权和利润分配全,适当延缓合资的速度,为中资汽车企业发展留空间,保证中资对汽车产业的掌控。

  要促进中资的企业和合资的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支部摆脱对外资母公司的技术依赖,培养中资汽车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前达到排放国家的水分,享受30%消费返还的优惠企业,应该将这些返还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否则将要将这些优惠收回。在合资企业中应该坚持产销一体化,整车与发动机一体化的原则。

  弱化外资在中国集团华的趋势,促进中资集团的完整。提高国产化水平,鼓励跨国公司通过资本和技术投入来赚钱,而不是通过进口汽车、进口散件,全球采购等贸易方式来赚钱。

  谈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第一,汽车产业发展遵循的主要原则五翁是把企业自主决策与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发挥市场配制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现有企业兼并重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引导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好的环境。

  第二,把对外开放和自主发展结合起来。扩大对外开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了兴办合资企业以外,还应该开展广泛的国际和作和技术引进,要特别注重利用国际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汽车优势产业产品和零部件要参与国际竞争,实行进出口互补。

  第三,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要支持汽车工业企业实施战略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做大做强的步伐,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里的大型汽车集团。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按照市场规律组成战略联盟组成大型企业集团与国外汽车集团联合兼并重组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

  第四,发展汽车制造业。把我国建成世界汽车生产基地。我国汽车产业生产成本低,劳动力素质好,配套条件具备,市场潜力大,具有发展汽车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要加强完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作用,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上汽车制造大国。

  第五,改善汽车消费条件和环境,促进汽车产业发展。要消除对汽车消费不合理的限制,清理收费,规范税费的政策,适应扩大汽车消费需要,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最近北京市已经开始在研究停车场的建设规划问题。其他城市也在做这个事情。改进车辆和道路交通管理,正确处理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和发展公共交通的关系,不要因为发展公共交通不要鼓励汽车进入家庭了,在大城市要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体系,要规范汽车的购买、保有、使用等中介服务。发展汽车金融保险服务,加强二手车的市场和装饰、维修、加油等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

  第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型的汽车。鼓励企业生产节能型的汽车,大型开发新用原料,促进发展电动汽车新型动力汽车。发展车用电池等等新型动力,引导个人购买和使用节能型汽车,新能源汽车,加快冶金、电子、轻纺等配套加工行业的进步。促进新车的开发应用。

  为了实施以上政策,应该从根本上过去发展汽车的一些旧观念。比如认为汽车企业规模越大越好的观念,其实中小汽车企业的发展,大并不等于强,大并不等于有竞争力,应该对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能大就大,中小的也应该鼓励支持。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的主要应对措施,一是针对降低关税和取消配额,国内市场开放程度提高的情况,要求国内生产企业按照品牌专卖的原则建立起独立的自产品牌销售的服务体系,同时再进口管理上所有的进口口岸保税区不得存放以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汽车。第二是针对取消国产化限制,整车和零部件关税倒挂的情况。应该到调整关税,随着关税的降低,零部件进口关税要降到10%,整车关税降到25%,要采取用进口零部件,就荣誉导致采取进口零部件生产汽车,构成整车特征的按整车征税的办法。

  第三,取消发动机股比限制,采取新建乘用车,重型载货车包括为整车配套的发动机的办法。第四要建立自产汽车品牌销售服务体系。第五,针对外资加强对技术和品牌的控制,应该采取支持和鼓励国内的生产企业自主开发产品。鼓励企业制定企业品牌发展。第六,针对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支持和鼓励汽车生产企业,以资产重组方式发展大型汽车企业集团,鼓励优势互补,建立汽车整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退出机制的办法。第七,针对投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投资审批制度,实行备案和核准两种方式,并按照法制化管理的原则,建立生产准如管理制度,既扩大企业投资的自主军侧权,又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

  第八,是针对能源、环保、城市停车面临的压力,产业鼓励发展节能、小排量的汽车,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支持开发新型车用燃料和新型燃料汽车,建立汽车产品油耗公示制度,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鼓励个人、集体、外资、投资建设停车设施。

  第九,针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要求,放松汽车市场的准如限制,保证进入市场的汽车没有安全隐患和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第十,应该倡导和维护公平竞争。应该鼓励各种成分的汽车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让市场机制成为配制资源的主要手段,不要再制定所谓的重点扶植企业,尤其不能扶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在鼓励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同时,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十一,要大力鼓励自主开发和创新。国家应该运用一系列的法规去引导,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企业应该在融资和税费等政策上予以倾斜,支持他们进行研究。对那些不属于自主开发的企业和项目,可以取消政策优惠和重复合资的企业和项目,甚至在政策上可以进行限制。长期依赖于国外的企业和产品我们可以予以限制。

  第十二,是于是适度的政府保护。针对目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很少的状况,国家应该充分利用WTO框架下的条例保护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了建立进口汽车的危害预警机制,要加强监控,对倾销行为应该及时立案调查,可以征收倾销税。

  我相信,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企业的艰苦奋斗下,中国的汽车产业将会越来越兴旺发达,将会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感谢各位,预祝这次论坛成功。谢谢大家!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