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现象”:低端入手+民营机制+自主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11:22  第一财经日报

  吉利汽车是先把低端市场做好,然后再进入中级轿车市场;在做好做大国内市场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迅速积累自己的研发能力和投入,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将实现三分之二的出口,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

  本报记者张宇星发自北京

  10月底,在国家科技部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吉利现象——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研讨会”。与会者从吉利汽车的发展出发,探讨了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难题。从低端入手

  几乎是在不经意间,像吉利、长城这样的民营汽车企业已经发展起来,使自主品牌队伍不断壮大。

  2004年,吉利销售了10万多辆汽车,市场占有率是4.31%,行业排名第八;销售收入为5亿多元,上缴税金3亿多元,利润也是3亿多元。对此,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认为,像吉利这样一个民营企业,从搞摩托车开始,短短几年间走到今天,这样的经验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谈了吉利的做法:“我们的发展战略就是从最简单的技术着手、从人才的培养着手、从零部件着手,紧紧抓住研发和销售两个龙头,做强经济型轿车。”

  在步骤上,吉利汽车是先把低端市场做好,然后再进入中级轿车市场;在做好做大国内市场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迅速积累自己的研发能力和投入,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将实现三分之二的出口,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

  对此,汽车行业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给予高度评价:奇瑞也说自己是从简单做起,从低端做起;有些厂商也说从小车做起,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型车做起,这个路子走得对!只有从小车做起,既能节约能源,也符合可持续发展观。中国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是一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国家,从各个方面讲都不应该提倡搞大车。民营机制非常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部的李志军认为,吉利集团的发展,民营机制很重要。吉利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独立的民营机制,是在大风大浪里面创立起来的。

  他说,民营的机制就使它有了技术创新的动力,使之能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开发的主体,这是过去国有企业很难做到的。再加上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自主权,就可以不断地成长和壮大。一般来讲,技术、人才可以想办法解决,可以跨越,但是机制的、体制的问题是引进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反过来,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培养了自己的人才,也有一些技术的积累,同时也培养了管理人才。

  正是有了这样的机制,吉利汽车可以很好地规划自己,实现新的超越。李书福在会上首次披露了他的宏伟设想:到2015年,国内轿车市场规模是700万辆,吉利汽车要达到10%的市场占有率,即70万辆;而2015年全球轿车市场规模约为6000万辆(不含中国市场),吉利汽车要占到2%~2.5%,就相当于130万辆,两者相加就是200万辆。

  李书福表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吉利汽车在国内的销售网点要建到县,然后到海外建厂。因为要大量出口海外,怎样解决市场问题和运输问题,都要系统规划。“速胜论”和“灭亡论”都不可取

  对于目前在自主品牌建立和产品开发方面存在的盲目乐观情绪,长期从事汽车行业管理的政府官员、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调研员李万里谈了自己冷静的思考:现在提出建立自主开发的体系,我个人认为是长期的。“速胜论”和“灭亡论”都是不可取的,是要坚持长期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李万里认为,约束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自主开发问题,其中的几个核心系统我们并没有真正进入。比如,一个知己知彼的数据库系统,完全了解对手,完全了解自己。一个数据库的积累是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国外一个ABS公司或一个安全气囊公司都会有一个很大的立体仓库,那里面是所有不同公司的ABS或安全气囊,在全部研究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另外一个过程就是标准化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如果企业的标准刚好就定在国家标准上的话,那它永远没有竞争力。它必须是高于国家标准,形成一套标准化体系,才能驾驭这个体系。

  第三个是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这个流程是通过对“敌”我双方的了解,通过流程的规划来最终完成的一个过程。

  投资规模是可以通过金钱堆出来的,产品的一致性也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的,唯独自主开发是要经过不断的实验得出来的,国外的结论是十分之一的可能性,就是说可能是设计十个不一定有一个成功。

  最后,他强调,奇瑞也好,吉利也好,“万里长征”只走了第一步。现在这些优势企业也许没有被外国的列强压制住,但有可能被我们的一片叫好声所“捧杀”,这个危险性是存在的。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