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外专家:中国汽车研发要集中攻克“关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0:55  第一财经日报

  理特管理顾问公司汽车行业全球总监WolfgangBernhart博士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降低成本和增强研发能力成为汽车公司面临的最迫切的压力。尤其是后者,对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来说,其研发能力与水平又是重中之重。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伯恩德·匹谢茨里德(BerndPischetsrieder)日前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在中国的业务利润将在零左右。Pischetsrieder说,大众已经同意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一汽和上汽大规模地削减制造成本。

  同时,在美国的底特律,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也正陷入成本过高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上个月,通用汽车宣布,宝马将加入通用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在混合动力技术发展方面的技术联盟,携手发展双模混合动力技术。

  在此背景下,10月13日,国内部分汽车企业的研发人员与国际知名的汽车咨询管理机构一起,就汽车制造业研发绩效改进进行了研讨。理特管理顾问公司汽车行业全球总监WolfgangBernhart博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作为后来者,首先必须明白自己的产品所需要的、与别人不同的“关键点”在哪里,然后集中所有资源投入研发,从而取得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领先优势。

  Wolfgang曾为戴姆勒-克莱斯勒、德国大众、现代汽车、韦巴斯特、法雷奥等全球汽车巨擘提供过咨询服务。

  大量研发可以交给供应商做

  《第一财经日报》:当前汽车业都面临着降低成本的压力,您认为多大的研发费用比例是合适的?

  Wolfgang:一般来说,研发费用占到总成本的5%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不同企业也有不同,不可完全一概而论。

  《第一财经日报》:那如何做到降低研发成本和提高效率?

  Wolfgang:第一,除了重要的核心技术的研发,汽车企业可以尽量地把更多的研发交给供应商来做,而自己少做;第二,通过研发中的绩效改进来降低成本。

  《第一财经日报》:供应商承担了研发成本,难道不会提高零部件的价格吗?

  Wolfgang:在西方,多数汽车公司的研发大多采用了外包的形式,而供应商并没有提出额外的技术研发费用,因为供应商可以面对数家的客户,产品规模上升了,单位的研发成本会下降许多。作为汽车公司,重要的是尽早地让供应商知道自己的需求、新业务,通过招标等形式,在供应商中选择最佳的方案。供应商所采用的方法可能是最经济的途径,而这些途径也许厂家并不了解。

  《第一财经日报》:除了自主研发和交给供应商来做研发,您如何看待厂家之间的联合研发模式?

  Wolfgang:整车厂之间联合开发的内容都不是厂家独有的技术,不是其产品的主要卖点,而是将这种共享技术进行不同的运用,以形成不同的特点。虽然目前没有具体的统计,但我认为,让供应商来做研发已经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未来还将保持增长;而厂家的联合研发目前还不普及,但增长速度会超过前者。

  不鼓励中国企业简单模仿

  《第一财经日报》:在研发中,为了降低成本,很多厂家采用了同一生产平台或通用件的形式,但因此丧失了汽车的个性,与差异化竞争的潮流格格不入,您对此如何看待?如何避免这种两难选择?

  Wolfgang:作为厂家,首先要知道哪些是区分竞争的关键所在,对那些能体现自己个性特质的地方,就不要用通用件;而那些消费者不能凭直观感受得到的地方,就可以采用通用件。比如,捷豹在车门钥匙的外观设计上就与其他品牌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内在的核心技术却是基本一致。

  《第一财经日报》:为了提高中国本土汽车的竞争力,中国一些汽车企业也纷纷加大了研发的力度?对这些汽车业的后来者,您有什么忠告?

  Wolfgang:中国本土的企业在研发中要区分出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找准目标进行重点研发;同时,作为起步者要与供应商多交流,从他们身上吸取经验。我不鼓励中国企业简单模仿别人的外观、样式等,而应学习领先者的研发流程,就像学习画画,不是模仿画家每一笔的动作,而是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画。

  《第一财经日报》:历史是否还会给中国汽车企业独立发展的机遇?

  Wolfgang:当然,虽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中国企业可能通过购买与独立研发相结合的方式,能更快地积累经验,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独立研发中,首先必须明白自己的产品所需要的、与别人不同的“关键点”在哪里,然后集中所有资源投入研发,从而取得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领先优势。

  另外,在研发人才上,从海外引进和自己培养同样重要,关键的不是这些人来自哪里,而要看他们是不是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同时要人尽其材。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