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外巨头第二轮进攻:在华建汽车出口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10:48  新京报

  跨国企业中国出口基地将与本土车商出口战略分庭抗礼

  在跨国汽车巨头的眼里,中国市场不再只是拉动销量的最后一块“新大陆”,而是增加了面向全球的设计研发和整车出口的内涵。今年上半年,戴-克、大众、通用、宝马等跨国汽车企业高层纷纷针对中国市场做出了类似的解读。在这些跨国汽车企业巨头眼中,“中国概念”的外延已经在慢慢延伸,并且不断有新的突破。

  与此同时,国内诸多自主汽车品牌企业也在出口环节加力加量。这一点同样是今年上半年市场所显现的一个新现象。“中国制造”汽车产品不仅局限在东南亚、中东、北非等“亚、非、拉”地区,而且开始挺进汽车消费最发达和最成熟的欧美市场。奇瑞庞大的美国出口计划抛出来没多久,华晨就已于4月初首次参加德国莱比锡车展,引起欧洲汽车业极大关注。

  而今年,华晨在上海车展首次亮相的“骏捷”轿车将出口到德国市场。甚至一直默默无闻的江铃陆风SUV也已经开始登陆欧洲市场。中国自主品牌的海外代理商已经开始认识到,凭借性价比优势中国汽车产品迅速打开欧美市场的大门已经敞开。

  从本田出口基地开出的飞度等系列轿车是跨国车商“中国战略”转变的产物。资料图片

  本田出口基地首开先河

  一直以来,跨国公司因为不愿自己的全球销售市场受到打扰,基本上不允许与中方建立的合资公司开展出口业务。但他们的这一做法正在改变。

  本田汽车在广州出口基地生产的小型车将在今年出口欧洲已是人所共知,而这也是开跨国企业在华设立出口企业之先河。在广州出口基地所生产的小型车同样是目前已经在广州本田生产的飞度轿车,而在出口欧洲时,将重现其“JAZZ”的名号。

  大众、戴-克紧随其后

  而大众汽车、戴-克汽车将步其后尘,把贴有中国制造标签的轿车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总裁雷思能此前曾表示,中国是大众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的市场是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所以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住中国市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施本土化战略,降低生产成本。雷思能表示,从戴-克转而加盟大众的苏伟铭主要负责销售,但“中国的市场多变,要关心中国周边国家的发展”。同样刚刚加盟的许健的任务就是“考虑将来的发展战略,把中国、东南亚看成一个整体,大力发展”。

  负责企业发展和中国业务的戴-克集团董事顾儒伯在上海车展上称,将在中国建立轿车出口基地。而这一出口基地则已经被证实为戴-克集团和台湾中华汽车与福建汽车集团三方共同打造,生产克莱斯勒品牌轿车。虽然远在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否认在这一计划中有关出口美国市场的信息,但承认了公司将把中国作为出口基地。

  根据顾儒伯的说法,戴-克公司现正与一中国合作伙伴就成立一家生产小型轿车的合资企业进行谈判,该合资企业所产轿车将销往美国,戴-克旗下的克莱斯勒公司将负责销售工作,但最终决策将在今年下半年作出。

  跨国汽车巨头的“中国概念”开始升华,已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更重要的是以“中国制造”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形成的汽车产业群,为跨国巨头的这种战略趋势奠定了基础。因此,有海外汽车业人士大胆预计,3年内中国公司及跨国公司的中国子公司,有望成为对美国和欧洲的主要汽车出口商。

  中国冲击波何时释放?

  但承担中国出口真正主角的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

  早在4月份,奇瑞就确定了今年3万到4万辆的出口计划;长城汽车仅哈弗CUV一个品种就与外商签订意向协议1560辆,实际定单820余辆,今年有望实现大批量出口。包括吉利汽车在内,三大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的工作人员均称,他们的出口生意在车展上全面实现“开门红”。

  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制造”汽车产品,海外市场人士称,中国汽车将与日本和韩国汽车一起参与欧洲市场的竞争。而据报道,通用汽车公司一位高层人士预计,未来5年内,至少有一家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将成功成为全球汽车供应商。

  至此,汽车工业的“中国概念”已经不仅仅囿于中国市场,而是更进一步地提升到面向全球市场的高度。德国汽车业人士甚至认为,三四年之后中国汽车将在欧洲市场全面开花,并迟早会替代韩国汽车的地位。那么,中国汽车产品能否像“中国制造”其他行业的产品一样风靡全球呢?上海车展期间的种种迹象表明,汽车业的“中国制造”产品已经阔步迈向世界。

  政策缺位影响轿车出口

  出口支持政策的缺失不仅让合资企业“不思进取”,更让自主品牌步履维艰。

  在去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中,轿车只有9335辆。基本集中在1L和1L-1.5L两个排量档次,而且增幅显著,1L增长350.37%、1L-1.5L增长489.10%,主要是自主品牌的轿车产品。

  尽管从产品来看,合资企业产品不论在质量和品牌上本应具备较强的出口能力,但实际上,目前只见一些合资企业象征性地打“出口”这个招牌,而未见实质性的动作出现。出口项目仍以自主品牌为主导。

  “自主就是要有产品开发的决定权,就是自己创造新的品牌,新的技术,不仅要满足国内需要,还要走出去,在全球市场上与对手竞争。”自主品牌企业的一位高层说,没有技术决定权、没有价格决定权、没有出口决定权,根子在我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去年北京现代计划出口到俄罗斯1.9万辆索纳塔轿车从大张旗鼓到不了了之实际上就反映出合资企业在出口方面的种种困惑。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汽车产业新的政策已经出台,但仍是以“进口替代”和扶植国内汽车工业为目标,没有对出口做过规划。尽管条文中有“在2010年前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汽车产品要“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的规定,但进口与出口的条文规定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还是以进口政策为主,在出口方面依然缺乏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在出口退税、自主研发等方面一直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规定。

  出口支持政策的缺失,不仅让合资企业“不思进取”,更让自主品牌步履维艰。据了解,日本和韩国早期在发展汽车产业的时候,都采取了支持出口的汽车产业政策。他们是用整车出口来拉动国内汽车业的,通过进口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高附加值的汽车,大大刺激了本国汽车业发展。

  不过,国家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加大对自主汽车品牌出口的重要性。商务部已经着手重点抓好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工作。并将在金融、出口信贷和保险等方面,对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企业和出口基地给予支持。政策上的成功引导,将会成为轿车出口最有利的“助推器”。

  -外界观点

  宝马集团CEO庞克 中国汽车工业地位在加强

  中国汽车制造商希望将车辆出口到中国以外的市场。但要做到这一点,中国的制造商必须进行重新定位,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正在加强。

  庞克认为,每个企业都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有哪些强项和理念,只有清楚这些内容,企业才能有发展。中国厂商要想在欧洲立足,必须有不同于别人的定位。

  通用汽车亚太区总裁卓亦凯 出口是持续发展之路

  虽然对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出口的具体问题不太了解,但出口的确是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之路。这不是反常规的做法,但要掌握好时机和条件。出口是扩大自己企业业务的一种方式。不过,中国市场本身已经很大,是否一定要将业务发展到国外去?出口到国外,就意味着要和全球最好的企业竞争,而且在成熟市场的利润率低,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华晨集团副总裁赵福全 让德国人感觉“狼来了”

  走出去就是建立一个真正的技术基础。产品是要投放市场的,国内市场是一方面,国外市场也是很大的一块,中国汽车市场和国外6000万辆的整个大市场来比还是很小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走出去。在这次德国的车展上我们把中华的骏捷都拿到德国去做,欧洲各大媒体反应强烈。骏捷是华晨在中华轿车底盘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新产品,德国人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

  -不同观点

  中国汽车出口将比预期慢

  今年3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和经济学人信息部联合撰文的《中国汽车工业———处于重要转折点》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汽车出口将从2007年开始形成势头,但是出口增长将比预期慢得多。“中国的汽车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达到西方消费者对质量和设计的期望”。

  “要想获得成功,中国的公司必须出口,这意味着它们必须符合国际质量标准,但那是很困难的”。此外,“中国还没有建立出口大量汽车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这主要是指缺少一个成熟的全球分销网络”。

  报告认为,就目前的国内制造商来说,他们缺乏销售网络,这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投资才能建立。报告建议那些有雄心但是规模较小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没有达到必要的质量标准或者建立能够提供大规模销售的服务网络之前,不要大举出口。

  目前国内真正有出口意向的轿车企业,均为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比如中华轿车、奇瑞。更有像长城、吉利这样的民营企业。相对于国内的合资企业来说,我国自主开发的轿车在质量上一直受到人们的怀疑。如何令欧美进口车商对轿车质量表示认可,愿意进口中国的轿车,是国内轿车企业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与质量同等重要的问题是,轿车并非一次性销售结束的商品,销售网络的建设和售后服务的保障同样让欧美消费者十分关心。就算销售网络可以与欧美进口车商合作建立,但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没有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只凭产品本身单打独斗,将可能使我们的轿车企业面临有去无回的危险。有观点认为,如果目前几家打头阵的汽车企业遭遇失败,后继企业若想在欧美市场真正立足,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何醒言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