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三十六站:在布市等待玻璃(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16:23  新浪汽车
第三十六站:在布市等待玻璃(组图)

图为回布市等待玻璃

  5月6日是玻利维亚使馆让我们取签证的日子。连夜从伊古拉苏瀑布返回,我们一早就来到玻领事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说还没有任何消息。玻利维亚签证据说是在国内最好拿的南美签证,不过中国因私护照持有人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办玻签证却需要为期30天的返签——即使有使馆开具的照会。

  因为短时间内尚无解决玻璃问题的希望,我们倒不在乎多等几天。找到一处公寓后,我投入到玻璃战役中。

  

图为保养汽车准备上路

  最近的玻璃在美国。从丰田美国网站上找到美国东南最大的一家配件供应商,我给他们发去电子邮件,希望可以通过网上付款或者银行划账的方式请他们快递一块玻璃来。但是杳无回音。正在考虑是否应该飞去美国买玻璃时,于领事带来了一个好消息:5月18日,一位使馆委托到福州出差的阿根廷医生可以帮着带玻璃,只要我的同事能把玻璃送到福州机场。18日虽然还远,但总比去趟美国更好,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休整等待签证,还可以再学些实用的西班牙语。

  去福州出差的是位精神病科医生,他要送来自中国福建长乐的偷渡者小黄回国。小黄的事情我早就听说过,也相当同情。这次因为玻璃的缘故,有机会看到这个故事的结局。

  小黄的偷渡目的地是美国,但他在阿根廷逃离了蛇头的控制。偷渡路上的种种险恶击垮了这个30岁的男人,回家成了他最大的愿望。但是在阿无合法身份,且担心蛇头为讨要偷渡费“追杀”自己,他只有向使馆求助。今年1月初,在阿根廷流浪了大半年后,小黄找到使馆领事部。

  当时于领事正在国内休假,代理领事部主任工作的王坚参赞接待了他,帮他和家里取得了联系,办理了旅行证件并买了机票。然后王参赞送他去机场。换过登机牌后他要求到卫生间换上使馆给买的新衣服再上飞机。从卫生间出来的小黄,看到刚好经过的警察惊慌起来。不顾王参赞的呼唤,拔腿就跑——害怕因为偷渡遭警察逮捕。事发突然,王参赞在后紧追,仍被他逃无影踪。

  3月份,小黄再次找到领事部时,已经有轻度精神病症状。王参赞把他托付给在阿的长乐同乡会会长,一面叮嘱黄的远亲带他去看病一面再次帮他办理回国手续。然而手续还没有办好,小黄病发,在一天夜里打开会长家的煤气阀门,扬长而去。

  

图为街道风光

  会长家的小孩发现异样关上煤气,小黄却再无音信,直到警察在街上发现他并送到精神病院。那时他已神志不清,记不得自己记不得乡亲记不得王参赞。我就是那时听于领事说起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黄的病情明显好转。王参赞和于领事则每隔几天去医院看望他,他的要求还是“回家”。去巴西前,于领事说王参赞有了个“儿子”——尚不完全清醒的小黄坚决要认他这个“干爹”,搞得他哭笑不得。

  现在小黄已经可以回国,日子定在5月11日。医生就是负责他路上的治疗。另有两位知道并且同情他的长乐老乡同机回国,自愿提供帮助。

  5月9日上午,我和于领事一起到位于博卡区的精神病院看望小黄,她还要再跟医生交代些事情包括请他给使馆带一块汽车玻璃。

  25岁的于领事是家里的独生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则是唯一的领事,工作包括领事保护,、护照、签证签发和侨务等领事工作的所有方面。在王参赞成为小黄“干爸爸”的同时,她成了“妹妹”,一人出入精神病病房毫无惧色,即使被阿根廷病人抓住手聊天也能应对自如。

  

图为卖工艺品的小店

  小黄个子不高,黑黑瘦瘦的,头微微偏向一边,样子有些恍惚。从隔着铁栅栏的玻璃窗我们看到他,他和其他没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呆在一个大病房里。于领事让医护开门进到病房里去领小黄出来,我不敢进去,站在外面向里张望——这是个正常人呆久了也要疯的地方。

  没看到王参赞,小黄显得有些焦躁,一个劲儿问:“我爸爸怎么没来?”陌生人听见会以为他真在说自己的父亲。看得出他一心要尽早离开:“这个环境不好。”听说两天后就能回国,他不敢相信,直到王参赞打来电话和于领事交待工作,他在旁听了才面露喜色,对我说:“我爸爸不会骗我。”

  除了不时还会说些“人生路漫漫白鹭永相伴——厦门航空”以及要“退出江湖”之类的武侠电视剧语言外,小黄已相当正常。我们鼓励他再坚持两天,他点头,仍是一副恍惚模样。

  医生没有在约定时间出现,我们下午到他工作的另一个私人诊所才找到他。这是个不一般的阿根廷人。说不一般是因为阿根廷人大多热情友好以笑脸对人,而他却从来无面部表情。若非因为他是小黄的主治医生,我猜想于领事绝不愿与其打交道。听说使馆有块汽车玻璃要请他带来,他首先担心其中有诈,带违禁物品受拖累,继而又提出了“交换条件”。

  这个医生有点儿烦,但没有比他带更快的办法得到玻璃。于领事让我不必担心,赶紧准备好玻璃按时送到福州即可。

  

图为卖玩具的小摊

  5月11日,我和王参赞、于领事以及报导过小黄经历的阿根廷侨报《新大陆周刊》的主编赵小宇去医院接他和医生到机场。机场已经有不少长乐同乡会的乡亲来送小黄,他含泪向大家告别,并特别给“爸爸”王参赞深施一礼,喊了一声“爸——”,洒泪而去。

  那天晚上我一直想着小黄的事情难以入睡。这个读书不多却有些想法的长乐人没能熬住偷渡路上的艰辛,没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美国。所幸他找到了使馆,最终能够踏上回乡之路。

  两天后于领事告诉我小黄已经平安到家。

  记得7个月前在布拉格玻璃被砸后,驻捷使馆的王领事曾经说过“感谢那个砸玻璃的人”,他让我们大家成为朋友。这次我要说同样的话,他让我有机会深入接触那些驻外领事们,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驻外生活单调乏味、工作又特别紧张有时甚至没有业余时间——在有五六万侨民的阿根廷,只有一位领事。他们凭着责任感、凭着良心做事,务求对得起大家,对得起国家。

 [1] [2] [下一页]

(编辑:戴翠娥)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