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街头小广告出售北京60万车主名单和手机号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11:48  北京晨报

  广告兜售数万业主信息,物业泄密开辟“隐私黑市”

  记者暗访

  一本号称收录了大量企业老板以及高档楼盘业主信息的名单,昨天公开以广告的方式寻找买主。卖方称,“信息绝对可靠,准确率可达90%。”记者还了解到,个人信息“地下买卖”久已有之。而从事房屋中介的刘小姐表示,这些信息大多是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获取的。

  这张白底红字的不干胶字条贴在一座天桥阶梯旁,上面写着:“出售北京60万名车车主名单,企业老板名单,业主,高收入人群名单”。据发现字条的王先生说,该广告是早晨被人贴上的。

  记者拨通了字条上的联系电话。对方挂断后发来信息,称自己正在开会,暂不方便接听。约1小时后,一名操外地口音的男子回电,询问购买信息用途。记者假称自己是干房屋中介的,需要亚运村附近高档楼盘的业主信息。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掌握着两万条左右的相关信息,其中都是车主和业主的家庭住址以及联系方式,这些信息售价1600元,见面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记者表示担心可靠性时,对方“诚恳”承诺:绝对可靠,准确率达90%以上。同时他还告诉记者,对于“诚心”的买主,价格还可以优惠。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地下个人信息买卖久已有之。买方多是从事房屋、汽车中介和保险业务的公司和个人。知情人还称,这类信息除了用于推销业务外,还有不法分子借此打起了敲诈别人的主意。从事房屋中介的刘小姐透露,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获取业主的信息,这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了。“有时中介可从售楼小姐和物业人员那里直接购买。”记者以真实身份对几家开发商和物业公司进行采访。对方均表示,对于业主信息“公司有专人管理,绝对不允许向外泄露”。但很多业主都向记者证实,“我们在购房和入住之前,都没有签订保密协议。”

  岳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告诉记者,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出售和购买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隐私权,是违法的。但是由于损害程度难以界定,举证困难,加上个人信息管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个人信息保护出现了监管空白。记者了解到,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在立法阶段。这部法律一旦正式出台,侵害他人信息者将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晨报记者 杨丽丽 文并摄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