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量产车首发、国内车企概念车创新高
号称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上海车展进行了一周,明天即将落幕。本周日参观人数8.6万,车展期间总参观人数将达40万左右,而1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超过1000家参展汽车相关厂商、前所未有的首发量产车、专程捧场的国内概念车,使上海车展呈现出中国规模空前的汽车盛况。
“如果不是展馆限制,整个车展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上海车展负责人言语间不经意显出得意。但上海车展规模庞大的同时,是否能承担起“全球第三”的盛誉?
汽车盛世恍如来临
福特、通用、丰田、宝马等九大国际车厂大部分已把上海车展升级为A级国际车展,通用雪佛兰Aveo、奔驰R级车、VolvoXC90行政级等纷纷首发,甚至连国内的奇瑞、长安、江淮、长丰、比亚迪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概念车,奇瑞更是一下推出5款新车6款发动机,包括国内第一辆敞篷跑车M14以及对称概念的S16。概念车、量产车、全系车使上海车展成为四月的“全球车场”,规模远远超过上届,服务口碑亦好于北京车展。这样,从今年的第11届上海车展开始,中国终于有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有点模样的车展了。
一些二线厂家的新车发布几乎被首发车和可能成为主流车的车型淹没了。东风日产颐达、长安铃木雨燕、长安福特福克斯、一汽丰田锐志等车型的强大声音使吉利自由舰、华泰特拉卡2.9、海迅205、Jeep2500等等新车的声音显得异常微弱,因为新车实在是太多了。
大不是一切
上海车展在规模上已经超过北美车展和东京车展。但规模大并不是一切,“全球第三”的噱头仍然体质虚弱。
上海是国际都市,我们也就期望上海车展能具有更加鲜明的国际性格。在五大国际车展中,创办于1900年的底特律车展新车发布数量最多;起源于1898年国际汽车沙龙会的巴黎车展则是概念车云集;创始于1924年的日内瓦车展,豪华车及高性能改装车令人眼花缭乱;1897年开始的法兰克福车展展品数量庞大而全面,被称为“汽车奥运会”。被上海车展“扁”在一边的东京车展,尽管面积不如上海,但日本本土车厂出产的各式小型汽车及电子产品同样是引领潮流。
但在上海车展,走过1号馆的一汽集团与上汽集团展台,在3、4、5号馆又能见到熟悉的帕萨特、宝来、花冠以及别克,当然这些车也能在街上见到。12万平方米在这样的重复中有什么意义?参观人数之多是上海车展特色之一,但这更是北京车展的特点,或者是中国的特点。这样的人数规模就是“全球第一”又能代表什么趋势?
就是跨国公司的概念车与新车,与他们在另外几大车展的表现比较,也是嗟叹弗如。他们更关注即将生产的车,因为他们关注这里的市场,而不是这里的某种设计趋势。
国内企业的概念设计,大多是从国外设计公司购买的模型,根本不能启动行驶,这样的“中国概念车”大多只是一场秀,并不能表明它的竞争力真正提升。
上海车展的“身体”已经“长大了”,它下一步需要“头脑的成熟”。
新快报记者龙原 贺江华(紫/编制)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