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汽交学费说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 14:16 南方都市报 | |
上周,从英国政府传出了上汽将终止与罗孚收购谈判的消息之后,一些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了惋惜,因为双方接触良久而最终却未能“喜结良缘”。 但依笔者看来,上汽放弃收购财务状况糟糕的罗孚其实是一件相当明智的事。从某一个角度讲,这件表明国内汽车企业日渐成熟。 上汽收购罗孚能获得什么?这一点不难判断,一是中国企业第一个收购欧洲汽车厂家引起的广泛关注;一是上汽发展自主品牌所急需的汽车品牌。上汽需要付出的是什么?这也容易作答,最主要的是资金。当发现罗孚汽车的财务状况极度糟糕,尤其是自己还有可能陷入需要偿还宝马数亿英镑无息贷款的“陷阱”之中的时候,上汽果断对收购罗孚叫停。尽管付出了先期支付6700万英镑的代价,但上汽毕竟还是避免自己掉入了一个更大的资金“黑洞”。相比于收购后可以预见的资金“黑洞”,6700万英镑的“学费”不算少,但也不能说不值得。 无独有偶,在国内汽车业最近还出现了一系列类似的事件,比如说奥克斯撤出在沈阳投资的汽车项目,波导和厦新抽身在江苏的汽车项目。这些事件一方面说明汽车业真的不再像过去那样“偏地是黄金”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企业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头脑发热了。以这些企业付出的“少少”学费,唤醒众多狂热的投资者,从而使汽车业的投资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