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每周观察:汽车热点问题难求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 17:52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佐卿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来自汽车界的老总兼“两会”代表和委员们显得异常活跃,提交了许多议案。我大致归纳了一下,他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品牌,二是环保节能。虽然每位老总的表态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立场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政府要及时伸出“有形之手”来干预汽车产业的发展。

  从理论上讲,上面两个问题并不难解决。扶持自主品牌,政府不需要自己花钱,只要出台优惠政策便行;鼓励环保节能汽车的消费,政府同样只需要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并在税收上作文章即可,比如减免消费税、征收燃油税之类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却有自己的难处。先说自主品牌吧,其实不仅汽车行业,其他的如家电、日化、胶卷等行业同样存在自主品牌被外资品牌挤压甚至吞噬的现象,只不过汽车行业的影响较为广泛而已,政府很难单独对汽车一个行业进行扶持。另外,按照WTO的法律框架,所有的企业都要享受“国民待遇”,政府不能直接对企业的自主开发行为进行财政补贴。除了舆论引导和设立自主研发奖励基金之外,政府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的。

  再说汽车的环保节能,有代表和委员提出了根据排量来减免消费税甚至购置税的议案,还有一条就是征收燃油税。依靠税收这种经济手段,而不是用其他行政手段,这种调控思路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的,但他们却忘了,中国的税收政策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燃油税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从厂家到消费者,大家对它的必要性、重要性并无异议,但这个话题谈了十多年,至今仍无定论。在今年的“两会”上,财政部长金人庆仍然说:“燃油税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很容易达成一致的燃油税政策尚如此难通过,更不要说消费税、购置税的减免了。

  由此看来,“两会”上的这两个汽车难题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是“形势比人急”:在外资品牌的挤压下,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已不足10%,长此以往,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而汽车保有量的急剧上升,给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等社会问题。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走到了一个紧要关口,扩大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促进环保节能汽车的消费,不仅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问题,更是关乎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大问题。

  一句话,中国汽车工业不能再等了,政府是该及时出手了。

  (紫/编制)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