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倡导理性消费 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 10:57  中国信息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和加入WTO以来,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的门槛。近年来,汽车工业每年以两位数的增幅高速发展,由此带来汽车与能源、道路、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社会使用环境的容纳程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能否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方面,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它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100多个上下游产业,汽车工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产出,就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各环节总体增加10个百分点支出,相关产业的产值增长波及效应扩大3-5倍;另一方面,汽车消费引导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理性的汽车消费将促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非理性的汽车消费将引导汽车工业走向非健康的发展轨道。

  目前,如何处理好汽车消费与汽车工业协调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战略性课题。解决好这个课题,是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汽车企业、汽车消费者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当前存在的一些不理性的汽车消费行为

  迄今为止,国内的汽车消费行为仍存在大量的不理性现象,并没有随着公车消费转向私车消费而得到根本扭转,这是由于长期以来,轿车作为传统奢侈消费品和身份的象征,有着浓厚的官本位特征,造成普通消费者至今普遍存在“摆阔气”、“爱面子”、“显身份”的非理性轿车消费心理。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政府公务用车追求大排量、大尺寸,对消费者起到负面的示范效应。

  由于“官本位”意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政府官员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也是多方面的,他们所选用的轿车也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并仿效的焦点,大而豪华的公务用车,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当前,全国从省会城市到地级市、县级市,各级政府都有各自硬性或软性的公务用车标准,基本上都是趋于大排量、大尺寸。

  一方面政府公务用车追求大排量、大尺寸,另一方面制定对排量在1.0以下的轿车采取限行等地方政策,与中央政府一贯倡导的节能环保型汽车消费政策背道而驰。目前,全国仍然有60多个城市对1.0升以下的小排量汽车限行,这一状况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二是城市出租车更新纷纷追求高档豪华标准,进一步放大了非理性汽车消费的示范效应。

  虽然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把发展经济适用型的低能耗、小排量、清洁能源的汽车作为鼓励发展的方向,但一些重要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在出租车更新时,以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为理由,由政府出面出台了大排量、大尺寸的更新标准。尤其是一个省会城市,在投向市场的500辆出租车资源中,有400辆为高档车,100辆为豪华车,引起周边地级市甚至县级市争相效仿,其对轿车消费的恶劣影响不可低估。

  三是在私车消费市场,不同程度的存在跟风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现象。

  在中国私车的消费群体中,有购买能力的商务人士,受政府公务用车的影响,在购车时带有同政府用车"趋同"的心态,他们普遍奉行豪华性、炫耀性的消费观念。对于有购买能力的中高收入家庭,他们购车时往往不是从实际消费需求出发,而是以攀比的心态,盲目奉行跟风的消费观念,助长了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上述三个层面的汽车消费现象,至今主导着中国轿车消费市场。这种消费观念及其所导致的非理性汽车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并误导了汽车企业的投资方向和车型战略选择,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当前,不少汽车企业迎合这种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凭借中高档轿车获取了较大的经营利润。这促使其他轿车企业纷纷效仿,使原先立足于生产中高档车型的企业,继续推出中高档车型,原先立足于生产中低档车型的企业,也转向生产中高档车型。如果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中国汽车工业的前景确实令人堪忧。

  2001年底到200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消费和汽车工业经历了一次令世人瞩目的“井喷”式增长行情,进一步引发了汽车工业的大规模投资热潮和盲目的产能扩张。与此同时全球性油价上涨和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性的迅速提高,引起社会有识之士进一步对国内汽车理性消费和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极大忧虑。

  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汽车必须走理性消费的道路

  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立和谐社会的总体方向和奋斗目标, 这给国内汽车消费和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汽车必须走理性消费的道路。

  首先,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十分紧缺的大国,目前的能源安全状况令人忧虑。石油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瓶颈问题。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0年我国进口石油的比例是25%,2003年达到36%,2004年更是达到40%,预计2010年将达到52%,2020年为62%。目前在进口原油中有30%被汽车消耗,今后这个比例还会继续提高。从单车油耗来看,中国汽车工业的油耗水平远远高于欧美日等世界先进国家,每辆车平均每年消耗汽油高达2.28吨,而日本只有1.1吨。在欧洲和日本市场,小排量轿车占有主流地位。在大排量汽车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其大排量汽车已开始滞销,而小排量汽车则销售看好。这是世界汽车市场的一个主流现象,而在中国,这个现象并不明显甚至恰恰相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期,而车辆油耗状况将对我国石油的需求走向和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降低石油消耗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选择,更是中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应该立即严格控制大排量汽车的发展,大力发展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条件及城市建设的基础还很薄弱。盲目的汽车消费和非理性的汽车工业发展,正在加剧恶化交通拥堵状况和城市建设与汽车保有量之间的矛盾。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2万辆,其中出租车7万辆,为国内机动车拥有量最大的城市,平均不到7个人就拥有一辆机动车。与此同时,北京市的交通状况日益恶化,北京道路的交通饱和度达到90%以上,人们花在路上的时间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北京市的这种交通状况已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典型缩影,甚至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第三,中国的环境现状决定了环保、节能型小排量轿车应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中国是一个环境状况相对较差的国家,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已经引起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尾气的排放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这个问题在发达城市已经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已成为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第一大污染源。

  国家环保总局预测,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达到79%左右。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排放已是环保部门、汽车生产厂家及社会各界的一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责任。国家环保部门和汽车企业目前正在加速推进欧Ш、欧Ⅵ的达标工作。

  综上所述,中国汽车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是理性消费,只有坚持理性消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汽车工业才能有广阔的前景和光明的未来,才能担当起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重任。

  [1]  [2]  [下一页]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老总语录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