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三足鼎立到日韩领先 中级车市场格局嬗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3:51  新浪汽车

  在中国的汽车发展史上,2004年将以分水岭的身份载入史册。因为这一年有太多的变故,车市由去年超过50%的增长率直跌入20%以内,车市价格的频繁调整,仍然阻止不了库存数字的一再攀高,即便是关于汽车经销商出局的消息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中国车市要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

  同样,对于中级车市而言,2004年也是一道分水岭,从福美来的“创世纪”到中级车“百家争鸣”,再到如今“新三样”的迅速崛起和部分车型的落没,中级车市正在进行一轮新格局的嬗变,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正是市场进化的外在表现。

  “新三样”的出现

  如果说03年的中级车市让人记得的是“百花齐放”的话,那么04年“新三样”的异军突起则让人记忆犹新。

  在04年第二季度车市整体增速放缓、大部分车型的销量呈负增长的态势下,以福美来、凯越伊兰特为代表的新一代国产中级车的销量却逆市上扬,分列中级车市销量三甲,更在此后的数月多次进阶销量排行榜前列,将赛纳阳光宝来以及今年上市的花冠、标志307等甩在了后面,被消费者和媒体一致首肯,成为当之无愧的家轿市场“新三样”。

  业内人士指出,“新三样”的出现是中级车市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老三样”作为一个汽车时代的标志已经远去,市场对于那些车型时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性能上(如尺寸、内饰、配置、可靠性、使用经济性等方面)适合家庭使用的车型的需求迅速增长,福美来、凯越和伊兰特的热销正说明市场对其的认可。

  汽车专业咨询公司新华信在“谁是车市‘新三样’”的市场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在8种市面流行的车型中,福美来以35.7%的得票率位列首位,而伊兰特和凯越的得票率亦超过30%,比宝来高出近10百分点,而高尔夫的得票率仅为10%。似乎一夜之间,日韩车系在消费者中的人缘迅速提升,风头已经盖过了历史悠久的德系车。

  从三足鼎立到日韩领先

  一直以来,关于德、日、韩系车在中级车市场的角逐不断为车市制造着新鲜话题。纵观03年中级车市,以宝来为代表的德系、以福美来为代表的日系和以凯越为代表的韩系成为整个家轿市场的重心,三者无论是产品性能、售后服务、市场份额、市场认可度方面都有着其他竞争对手不可比拟的地方,领跑整个中级车市。

  当然,谁也没有预料到经过04年1、2月份的调整后,车市并没有如以往一样在“五一”之前迎来新一轮的高涨。统计数据显示,04年4月份,全国汽车销量已经比上月下滑了8.24%,而5月份又比4月份下降了20.43%。正是这次严峻的考验最终引导中级车市新格局的出现。

  以往宝来、福美来和凯越领军的格局被由日韩车系组成的“新三样”所替代,而位于第二军团的花冠和标致307则分属日系和法系,以往中级车市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日韩车系凭借灵活的市场推广策略再次体现出巨大的市场亲和力。在车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日韩车系的销量始终是处于一种上扬状态,而德系车则随市场行情出现比较大的波动。

  临近年底,“新三样”再次出现一轮热销局面。据了解,在“中国车市晴雨表”的北亚车市福美来已经连续6周位居销量排行首位,而04年10月份福美来的销量达到了5417辆,超过了同在“新三样”军团中的凯越,相比而言当月宝来仅卖了2700多辆,是继6月份之后的新低,其他像赛纳、阳光等车的销量则更是不足千辆。

  文化差异是根源所在?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有人把这归结为德国人的严谨,为了追求技术上优势而忽略了对技术过剩带来的资源浪费及消费者所要为之付出的购车成本,以致德系车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的变化,而日韩车系恰在这些“忽略”的方面做起了文章,深入研究中国市场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和心理,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两种差异恰好是两种文化根源的不同造成的。

  然而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这样的理由并不能解释全部。日前,德国权威的汽车杂志《汽车画报》公布了一份年度质量报告,报告从汽车的性能、寿命和受顾客满意程度等方面排出了质量最佳的20款汽车品牌,排名前3位的汽车品牌中均来自日本,它们依次是马自达丰田本田,而德国知名品牌宝马奔驰等却不在其列。

  无独有偶,一项由欧洲汽车制造商秘密资助,针对欧洲五大汽车市场——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汽车“满意度”调查显示,马自达和现代两个亚洲轿车品牌名列前茅,而欧洲本土品牌奔驰和菲亚特却做了垫底。

  其实不论在哪个市场上,“适合”对于消费者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市场需要低价产品,那么国产经济型轿车必然会受到欢迎,如果消费者还要考虑长期持续的可靠性和市场口碑,那么福美来就是最好的选择。在目前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还只能买的起一辆汽车的时候,文化的差异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从德日韩三足鼎立到日韩领先恰好说明了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中国汽车市场同样适用。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