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晨汽车四大高管“撤退”路线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11:09  21世纪经济报道
  苏强无力回天

  擅长资本运作的仰融提倡“以金融为目的,汽车为辅助手段”,在此思想下,华晨建立一个庞大的产业平台,并在国内其它汽车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海外资本市场的作用时,率先在海外上市,获得了足够的发展资金。

  1992年10月,华晨中国汽车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在大市走低之际,股价爆涨5%。

  1999年10月,华晨中国在香港上市。

  2002年国有资产控股华晨后,思路一变,成了“以汽车为产业目的,金融为辅助手段”。

  苏强信誓旦旦,“5年至10年内,把华晨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集团。至2008年内汽车年销量能达到18万辆至20万辆,2013年到40万辆到45万辆。”

  但游刃于资本市场的苏强等人,绝非产业高手,对汽车产业缺乏经验为其失败下了重要注脚。

  于是,华晨经过了三次热恋,又三次将机会拱手相让。与罗孚合作中,因为没有履行合同,赔进了2亿元人民币;原打算与英国著名汽车品牌——奥斯丁合作生产出租车,又因违约支付了7000多万元人民币给韩国的奥斯丁模具厂;最后,与雷诺的合作也搁浅。

  扬短而避长,让苏强感到为难。汽车市场的不景气,更令四大高管束手无策。自从四大高管接手以来,中华就库存严重。目前中华轿车和金杯海狮的库存已到了警戒水平。

  2004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突变,将苏强汽车产业之短彻底暴露,在辽宁省最终能够掌控华晨金杯之后,苏强和何涛只能选择离去。苏强辞去华晨金杯的职务后,下一步将是淡出华晨控股管理层。“吴小安和洪星暂时不会离开华晨,因为目前要理清的东西太多。将来是否会离开,要看他们自己的态度和业绩,而且还要看华晨中国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一位华晨人士评价。

  可以预见,待四大高管全部辞去了华晨的职务、真正淡出华晨控股,华晨将完成过渡期,彻底回归辽宁省政府手中。(本报记者 吴琼)

[上一页]  [1]  [2]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