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46”猜想 中国车市引擎如何发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16:25  

  拥有梁朝伟,拥有张曼玉,拥有王菲、巩俐、刘嘉玲,更重要的是还拥有王家卫,《2046》就像一辆开往未来的神秘列车,没有目的和方向,未来就是它缓缓行驶的全部希望。

  国内汽车企业时至2004年的状况也是如此。尽管拥有这几年来突飞猛进的市场,尽管国际汽车巨头全部在华布局,尽管大大小小的国内汽车企业和巨头们的合资合作进行得不亦乐乎,但是,大牌们装点的只是国内汽车市场的门面。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仍然看不见中国自主汽车工业确切的方向。即使快要到来的最近两三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前景也显得扑朔迷离:车价还会不会继续下降?进口车明年的情况到底怎样?自主品牌、国民车走向到底如何?

  入世两三年,中国汽车工业在独立研发上没什么实质性的进步,反倒是自己把自己折腾得越发脆弱了。

  明年还有多少新车

  2004年还没有最后过去,2005年的新车猜想又已经铺天盖地了。初步算一算,即使不考虑类似“05款XX”之类的改款车,明年的重量级新车就不在少数:国产奔驰、国产皇冠、国产福克斯、国产新奥迪A6等等,重量级的新车有10款左右。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车型市场的进一步细分,消费者选择余地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汽车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新车在华生产虽然是好事,但国内汽车企业满足于引进新车型的市场策略却仍然值得担忧,“是不是所有的车型都要在华生产”将再次成为中国汽车界讨论的话题,中国自主车型的研发也将随着新车的引进再度引起关注。

  进口车价格最后崩盘?

  按照入世之初的协议,2004年是中国对进口车配额限制的最后一年,明年国产车和进口车会否完全去掉束缚同台竞争同样引人垂注;另外,已经流传甚广的进口车落地完税制、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会否真正实施以及如何实施,将再度成为国产和进口车经销商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在这些制度的背后,掩藏的其实是业内对进口车价格最后走势的担忧。毕竟,价格差是现在国产车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如果一旦失去这个“杀手锏”,已经在价格战中折腾得奄奄一息的国产车无疑将再度面临价格的折腾。

  央行会否再度加息?

  2004年中国车市步入调整,国家宏观调控显然不可忽视,明年央行会否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进一步收紧银根、再度加息,现在看来仍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明年国内车市的走势。央行10月底加息之后,已经有评论指出中国将结束长达8次的连续降息时代,步入持续加息道路,如果情况属实,那么明年将肯定有部分经销商会被淘汰出局,相随而来的可能是企业进一步缩减产能、经销商开始优胜劣汰。

  明年车市增势如何?

  长达半年多的车市黑色调整让众多汽车巨头现在仍然不寒而栗,中国车市2004年的增长也可能最终在20%左右稳住,车市何时复苏、会不会复苏成为国内外汽车巨头考虑的问题,明年中国车市增长情况如何更是企业老总们不得不考虑的。现在看来,众多汽车企业对明年国内车市的增长情况仍然持悲观态度,大多数企业都表示,2005年中国车市的增长最终可能维持在10%左右,比今年进一步下滑。2005年国内车市到底如何,现在显然难有定论。而这也成为明年汽车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会否再有降价大戏?

  2004年,国内汽车降价潮进一步扩大,和往年不同,今年已经有不少企业在降价之后表示:我们的价格现在已经和国际价格接轨甚至低于国际价格,因此今后不会再大幅度降价了。甚至有企业表示:今后3年内都不会考虑价格的调整问题。那么明年,国内车市是否还会大幅度降价就成为消费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由于进口车市场的压力和后来者仍在持续不断的进入,国内汽车企业降价和不降价的理由都显得同样充分,消费者没法预期企业的商务政策,但至少可以管好自己的口袋。

  会否有汽车巨头退出中国市场?

  前两年,提这个说法显然会贻笑大方,但从今年中国车市的走势看,已经有部分合资公司在华表现得力不从心,会否有汽车公司从中国市场撤资退出已经不是个遥远的话题了。今年国内汽车市场面临着产能过剩、库存加大等系列问题,一些合资公司更是表现不佳,不仅市场价格频频失守,一些已经公布的新车计划也因故延迟甚至取消,显然他们在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新的审视和权衡。

  哪些品牌还会在华投产?

  VOLVO、斯柯达将要在华生产的传言由来已久,大众宝来高尔夫在华生产的消息也甚嚣尘上,明年这些车型会否进入中国现在看来仍然没有定论。斯柯达落户上海大众,VOLVO作为福特旗下高档车品牌进入弥补福特在中国国产高档车市场的缺陷,这些都是明年的焦点话题。另外,海南马自达和一汽轿车如何进行整合目前仍没有定论,与之相关的马自达新车型的引进仍然是个问题。

  自主品牌何去何从?

  最受关注的焦点话题,不管明年国内车市最终发展情况如何,自主品牌仍然是摆在国内汽车企业面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现在除了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企业之外,一些合资企业也表示了明年将进军和推出自主品牌车型的计划,上汽集团频频掀起的跨国收购更是给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遐想空间。 新快报记者 贺江华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