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压力与机遇并存 全球汽车制造公司的坎坷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 08:27  深圳特区报

  “这宗交易本质上是对等合并。不过,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于尔根施伦普(戴姆勒-克莱斯勒)

  “我个人认为将会有更多的整合:更多的伙伴关系,更多的战略联盟,更多的收购。”──杰克纳赛尔(福特)

  “人人都有压力。商业的速度已经加快。要是你有几个季度业绩不佳,你就岌岌可危了。”──里克瓦戈纳(通用汽车)

  “我们仍然被认为是十分保守的,我们需要改变,但条件是不能影响我们正在取得的良好利润。”──奥田硕(丰田)

  “如果你想搞规模经济而又不考虑竞争力的话,你可能是走错了方向。”──卡洛斯格恩(雷诺-日产)

  就像其他众多行业的公司一样,汽车厂商一直在通过建立联盟、少数持股、股权交换、整体收购等方式进行整合兼并。

  忘掉今年创纪录的销售量吧。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处在混乱之中。其他大多数公司也因价格大战,利润受损。快车道上的生活日趋艰难。

  汽车厂商在世界各地进行了极其迅速的扩张,如今它们拥有每年8,000万辆的生产能力。在上升的市场中,这是不成问题的,此时额外的生产能力会使制造商能够竭尽全力销售汽车。但是当销售开始下降时,过剩的生产能力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为了卖掉尽可能多的汽车来抵销成本,汽车厂商降低价格,这便扰乱了市场,迫使其他制造商如法炮制。尽管美国今年的小客车和轻型卡车销售量可望达到创纪录的1,750万辆,但一位汽车业高级主管认为,如果不推行促销措施,实际的销售量会比这个数字低200到300万辆。

  就像其他众多行业的公司一样,汽车厂商一直在通过建立联盟、少数持股、股权交换、整体收购等方式进行整合兼并。目前只有六个超级汽车集团硕果仅存,每一个集团都在世界各地销售汽车;它们总共占了全球汽车销量的大约三分之二。这六大集团的庞大规模和地理分布本应能让它们不受经济低迷的影响,并使它们能够便利地实现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过渡。然而,汽车产业的复兴之路却出奇的艰难。尽管去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会创下历史纪录,但几乎没有一家集团会创下利润纪录,而有几家集团甚至已经出现了巨额的亏损。由于设计中的判断错误、产品召回、不同公司间的文化冲突等问题,投资者一直在像蟑螂逃避日光一样抛售汽车股。通用汽车、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股票市盈率已经下降到了一位数。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财富》杂志请这六家集团的高层主管对汽车业的状况做出评价。他们各有各的看法,但每个人都同意,价格压力仍将会极其沉重。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里克瓦戈纳(RickWagoner)说:“汽车业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并且将会继续保持下去。”世界各地的经济前景也并不喜人。瓦戈纳等人预料,今年美国的汽车销量将会下降5%,即便汽车厂商用于鼓励购车的促销开支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在欧洲,增长已经放缓,不同市场之间法律及货币壁垒的消失正在对汽车价格造成比在美国更为严重的压力。亚洲各地在经历了几年前的金融崩溃后正在迅速复苏,但日本经济仍然疲弱,而南美的货币波动正在继续导致亏损。

  对某些人来说,所有这些问题只不过是又一个表明汽车工业更适合于19世纪、而不是21世纪的迹象,尽管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并为亿万人提供了交通手段。批评者说,汽车行业被产量导向型的制造商所主宰,这些制造商情愿让他们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而不愿寻找创新的手段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让股东得到回报。他们的前面是一呼百应的工会,后面

  则是各自为战,但有政治联系的汽车经销商。在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他们继续以过时的、而且不可避免地会断送财路的方式做生意。

  为了证明这一点,批评者列举了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眼下正在展开的优惠大战。首先,这些公司把产量增加到创纪录的水平。然后,随着不断增加的车辆需求暂时得到满足,它们便大幅削价,以消除过多的库存。经过重新设计的车型刚刚出厂便要以便宜的出租价和低利息贷款廉价销售;而老一些的车型如林肯大陆(LincolnContinental)等则已经推出了优惠高达1.1万美元的各种促销措施。为了激起消费者对落伍的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系列汽车的兴趣,通用汽车决定采用12个月内无需定金、无需月度付款和不计利息的条件销售。一家竞争对手戏言道:如果你只能活一年的话,奥兹莫比尔是真正值得开的车。

  汽车厂商正在通过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打着一场必败之仗。优厚的促销措施不仅在短期内使利润大幅减少,而且会损害未来的财务业绩;事实上,促销手段促使消费者提前几个月购买汽车,从而减少了未来某个时候的销售量。促销手段也会全面抑制整个汽车市场的价格水平,使旧车变得不值钱,迫使汽车厂商降低出租汽车的价钱。单是克莱斯勒公司一家,在第三季度内就被迫将其出租汽车的价钱削减了总计四亿美元。《财富》杂志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