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风车影》第九期--十面埋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13:47  清风车影
《清风车影》第九期--十面埋伏(图)

《清风车影》第九期封面

  “当他来到人世时,这个世界还是马车的时代。当他离开人世时,这个世界已经成了汽车世界。他为大众造车,大众即是熟练机械师亨利·福特的受益人。”

  我们常说产品的背后是品牌,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欧洲是现代汽车工业的摇篮,拥有众多如雷贯耳的世界汽车品牌。欧洲车的共同特点是机械性能卓越,造型经典。在设计风格上,欧洲车系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豪华致尊的英国车(劳斯莱斯、宾利、罗孚),又有高档气派的德国车(奔驰、宝马、奥迪为三大豪华车代表),还有强调安全和环保的北欧车(如VOLVO、SAAB)和浪漫奔放的法、意汽车。虽然同为欧洲汽车豪门,但你依然能够从每一款车身上,感受到它们各自所承载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无可否认,他们是一个代表。

  目前的国内轿车市场,约有五大类车型:欧系车、美系车、日系车、韩系车和自主品牌。其中,美系车主要是上海通用的别克系列和长安福特生产的嘉年华、蒙迪欧;日系车阵容包括广本雅阁、飞度,一汽丰田威驰、花冠,东风日产阳光、蓝鸟,海南马自达福美来,一汽马自达马自达6等;韩系车为北京现代索娜塔、伊兰特和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等。当然,目前的主力车型还是以南北大众、东风标志、南京菲亚特为代表的欧洲车系,包括宝来、POLO、高尔夫、帕萨特、奥迪、标致307等。 很多人在买车前,对于选择欧美车系,还是日韩车系,做了多方比较,看报纸杂志,听朋友介绍,上网查资料,忙乎的那叫一个累,但往往依然理不出一个头绪来。的确,有些文章要么写得四平八稳,这边要讨好,那边也不能得罪;要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你无所适从。真难为了我们这些刚刚攒点血汗钱的准车主们,门派林立,车型众多,太多选择却不知如何下手。

  这倒让我想起刚公映的大片《十面埋伏》, 抉择也是一种痛苦。

  造 型 篇

  相对于一是一、二是二的纯技术来说,车身造型设计凝结着浓厚的社会文化底蕴,牵涉到古往今来复杂的审美观念。一辆汽车停在那里,默默无语。你无需发问,它的外观造型正在向你传达它所蕴藏的信息和思想。

  欧洲是世界汽车造型发展中心,意大利则是汽车造型设计圣地,这里汇萃了世界最著名的专业设计室和大师级的设计师,被誉为“世纪设计大师”的乔治亚罗和他的意大利设计(Italdesign)、平尼法瑞那(Pininfarina)、博通(Bertone)等,这些设计室都是全世界造型设计工作者顶礼膜拜的神圣殿堂。

  前面我们说过了,意大利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意大利人也总是带有浓烈的艺术气质,似乎他们生来就懂得如何诠译“美”。意大利的各个车厂对这些设计室的依赖性很强,基本上新车车型的前期工作,有时甚至是整个开发过程都交给设计室完成。法拉利就是Pininfarina的固定客户,近年已很少看见出自其他人手笔的法拉利了。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人开始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汽车。这些汽车因为在设计中使用了充满想象力的、优雅的线条而不同凡响,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意大利设计中最重要的特色。由于意大利人不仅有着与法国人一样的浪漫和对时尚的嗅觉,而且比法国人更加奔放和无所禁忌。在汽车造型设计上排除了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奔放、性感、洒脱,超性能的表现吸引顾客,这种风格充分反映了意大利人的热情、浪漫、灵活和机敏的个性。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雄心勃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大大振奋了美国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美国车盛行宽大舒展,大量使用镀铬件,锋芒毕露。这种造型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心态。

  不久,德国人开始批评美国车的“飘”性,加之德日车竞争力增强,迫使美国人慢慢回归理性,开始注重人本主义,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研究受到重视。但是一直以来,美国车就没有摈弃过豪华、气派、大马力的标签,也许美国人认为,这种造型才更匹配他们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身份,更便于他们俯视全世界的姿态,更适合他们随处可见的宽大停车场和私人车库。当然,如今被汉堡、薯条、可乐等各种垃圾食品“吹”起来的肥胖人群已超过美国总人口的50%,也许他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宽大的美国车带给他们的好处。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相对于美国车庞大豪华、用材和工艺较为复杂,日本汽车界展开“短、小、轻薄化”运动,最大限度地利用车内空间,突出构件整合化,用材少且效应等同,周车内外显得紧凑有致。也许,丰腴饱满、中庸雍容的风格正是此时流行。

  但很多业内专家认为,近些年,日本人在造型上逐渐进入一个“无我境界”,市场需要啥,他就设计啥。在骨子里,日本车压根儿就没有风格。推出新车的速度是快,但在造型设计上表现得比较虚浮、功底不够,线条夸张而不够流畅,造型时尚但成不了经典,新车刚出来时令人惊艳,但过几年以后就显平淡甚至落伍了。在B级车以上的轿车市场上,日本车依然保持了稳重的风格,可能是他们不想失去四五十岁的顾客吧,比如凌志和皇冠的外形还是那么四平八稳。

  由于国民思维和身材上的相似点较多,日、韩车在造型上的相似点也较多,而在结构上,他们学德国车更多一些。

  三十多年来,韩国各汽车公司派出了大量设计人员到国外学习。他们思维和理念超前,许多设计在国际比赛上获得大奖。韩国各汽车公司还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如现代在洛杉矶设有开发中心,聘请欧美人来设计,同时大量解剖、研究竞争车型,因而韩国车的时尚感和赏心悦目的感觉近年来有显著提高;但若说成为流派还勉为其难。尽管他们是谁好就学谁,有改进也有创新,但从其车型上还是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别人的影子。

  比如目前销量还算不错的北京现代伊兰特,最吸引人也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它的前大灯和组合尾灯,前大灯颇具运动感,也颇具侵略性,大灯采用改装界称作“雾黑头灯”的效果,很容易让人想到宝马,但看上去确实很酷,拿来主义应用得恰到好处。

  即使是同处一个时代,各国汽车造型的特点还是有差别的。德国车更显硬朗一点,中规中矩;而法国车善用多条大弧线,潇洒飘逸。两国车身造型的差异,如同两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之不同:德国人严谨精细、抠死理儿;法国人自由浪漫、潇洒不羁。如果你要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做古板的东西,比较难,就像你让德国人矫情浪漫一样。从近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欧洲人似乎把更热切的目光投向了法国车,标致206等车的销售量在欧洲直逼高尔夫和POLO等,就是证明。

  造型可以产生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刚刚进入普通家庭的现阶段,在很多中国人眼里,造型设计是一款车除价格之外的第一价值、最高卖点。在造型和性能、“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国人要“鱼”而非“熊掌”。就好像看一个人,国人更看重身段容貌而轻视能力才华。

  性 能 篇

  一辆车,我们能看到的是它漂亮的外表、光鲜的颜色、精致的内饰、舒适的座椅;我们看不到的,是它内在的性能,包括操纵感、安全性、耐用性、经济性等等,这些都需要你亲自上阵做亲身感受。

  经常有人会问,为什么同样排量的国产车会有相差十几万的价格差距?差别究竟在哪里?

  价格差异源于厂商在核心部件的成本差异、零配件的价格差异、装饰及配置不同产生的价格差异以及品牌价值的差异。以上四个方面,后三个都不是主要的,因为目前一般产品零配件大都能在中国生产,也就是我们非常强调的国产率;装饰及配置的成本较低,比如:一个安全气囊约500元以上不等,一个CD约900元以上不等;而品牌因素,为保证服务质量,在中国发展长于10年的品牌更值得考虑。

  真正懂车的人会告诉你,看一部车子,最重要的是底盘、发动机和变速器。这是车子的核心部件,也最能体现汽车的科技含量。

  一般说来轿车的成本与技术水平基本成正比,也就是说技术水平越高成本相应也越高。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这些核心部件一般占整车60%以上的成本,更有甚者能达到75%-80%。另外,车身钢板也是轿车的核心部件,钢板的刚性(指车子抗变形的能力)直接影响轿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也就是说,车子的好与较好,较差与差,真正体现在这些“内在”方面。通常我们讲轿车自重越高,稳定性和质量越好,也是一个道理。

  但是我们毕竟不是火眼金睛,也许你能感觉出发动机的动力是否强劲,却无法看到汽车底盘的材质、技术;你能看清亮丽的金属漆,却无法看到内层的钢板和从表漆到钢板之间有几层内漆;你也知道根据板金的质量评论车辆的好坏,却不知道并不是板金的缝隙越细越好……

  说到这里,有必要表彰一下欧系车。与日系车相比,欧系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

  一个朋友有辆爱丽舍,他说雪铁龙的实在就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舍得花钱。以发动机为例,有的车采用国外多年前的老技术,直接进口生产线且在国内生产多年;有的则采用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刚引进没几年。其成本差异在二三倍以上,甚至更高;还有,爱丽舍和它的同门兄弟采用的都是0.8毫米的进口双面镀锌钢板,抗腐蚀能力极强,而现在一些刚推出的新车却把这个当作不得了的事大说特说;另外,爱丽舍装的ABS为四通道、双16位计算机控制的BOSCH公司的最新款,不要以为说有ABS就安全了;有些人嫌爱丽舍有的地方胶涂得不均匀,可他们不知道这种胶叫柔性胶,专门用来防腐、防噪、密封的,如果涂少一点,看上去漂亮,但效果就不如涂多了好……这些你“看不见”的优势在欧系车上随处体现。

  事实上,如果仔细想想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一辆10万元有真皮座椅、桃木内饰、电动窗、中控锁、双安全气囊的车,似乎和一款没有这些装备的车比性价比要高,而其实这些成本都用在了你“看得见的地方”,那么“看不见的地方”呢?

  日系车以经济节油、性能稳定、内饰精致、性价比高的特点,在国内车市一直倍受追捧,

  民族情绪并没有能够阻挡日系车在中国发展的脚步。相反,新雅阁、福美来、威驰、花冠、飞度,出一辆火一辆,大有赶超欧美的咄咄逼人之势。

  威驰自去年上市以来,恰逢私家车的消费井喷,标榜经济、时尚的威驰因此受到年轻一族的喜爱。威驰整车宽度与轴距分别为1690mm和2500mm,空间虽然小了些,但是由于威驰的购买人群大多为年轻人,因此舒适性并没有影响这一群体的购车热情。威驰的经济性可圈可点,1.5L百公里油耗为5.6,算同级别车中较低的。但是威驰车的养护、维修费用较高,这恐怕也体现了小日本的精明和狡猾吧。

  花冠作为一款风靡全球的普及型轿车,以2800万辆的销售成绩成为单一品牌的全球销量冠军,良好的口碑以及品牌效应有目共睹。目前国内生产的是第九代,于2000年在日本上市销售。流畅的外观造型,搭载的VVT-I发动机成为吸引国人的卖点,华而不实的语音导航系统想必也满足了不少人的虚荣心。

  但是令人气愤的是,一向以物美价廉著称的日本车,怎么到了中国身价就变得如此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了呢?18.88万元的价格甚至直逼帕萨特和蒙迪欧,就算这朵“花”再香,但是价格也太“黑”了吧!而且国内生产的花冠与在欧美销售的花冠在质量上相差N倍,根本没法相比。遗憾的是,太多的中国人崇尚日系车,把它们追捧得天花乱坠,越是如此,越是助长了有些厂商的嚣张气焰,他们心里琢磨:我卖那么贵,你们这些人还争先恐后地排队抢购,不贵白不贵。反正“供不应求”,若想早提车,还得多拿“加急费”呢!

  “模样丑、质量差,不管多便宜都不要碰”,长久以来韩国车背的“恶名”实在是差得可以。不过从前年开始,千里马、索纳塔、伊兰特等“韩帮”正在以自己的实力一步步为韩国车正名,尽管路途艰难,但是大家都能看到它们冲劲十足。

  伊兰特是韩国现代2001年推出的车型,北京引进的是03年最新款,有视觉上的优势,前脸富有冲击力,在人性化设计方面属于韩国车一惯的讨巧风格。2610mm的轴距长度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齐全的配置和12.68万元的起步价格让人觉得很有诚意,既不遗漏便利性,也没有忽视安全性,相比之下,伊兰特可以算作同级别中最具性价比的产品,所以它也正在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迈向自己的好日子。

  价 格 篇

  什么样的汽车价格才能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接受?目前人们普遍的认识是与国际同步。在很多人眼里,日系车在价格上比欧美车系占有优势,属于“物美价廉”的典范,因此哪怕是面对加价、排队、态度轻曼的待遇也要跟风抢购。日系车的价格真的就那么有优势吗?

  2.4升广本新雅阁售价25.98万元,日本本土产雅阁的报价:最便宜的一款14318美元,约合人民币11.9万元,不到国内售价的一半;最贵的25551美元,约合人民币20.2万元,比国内售价也便宜近6万元。丰田花冠国内报价17.50万至20.38万元,国际市场的报价为12550至1337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4万元至11.1万元,基本为国内报价的一半。

  国产飞度1.3L(三厢)价格为10.98万元,日本市场同排量的两厢飞度价格为8.74万元。

  面对中国这块诱人的大蛋糕,生产德国车的南北大众也没有“嘴软”。

  捷达和桑塔纳在中国生产了二十年,早让南北大众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是人怎么会轻易知足呢?他们今年又宣称经过“自主设计,更新换代”,一番打扮之后就敢说自己是“新车”,分别以12万和16万的高价上市蒙人。

  捷达在国外十多年前就停产更新换代了,北美市场的捷达就是国内的Bora,欧洲市场是三箱Golf,一汽大众却还在忙着为这款“老爷车”乔装改扮,打造“又一春”,并号称“自主设计”,真是够黑够狠!

  国产车为什么这么贵?标准普尔公司的报告指出了问题所在。这份报告称中国国内汽车制造商平均运营利润率为30%至35%,而成熟市场的平均运营利润率仅为5%。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今年几款新上市的欧美车型把价格定在了国际通行价以下。

  蒙迪欧2.5在增添了DVD等豪华配置后,价格比欧洲市场车型便宜了近5万元,标致307的上市价锁定在19.68万元,比欧洲市场价格便宜了3万多元,不同的是,国产307是三厢车,而欧洲版的307是两厢。车价是一样了,收入呢?

  总 结

  长久以来,欧系车VS美系车VS日系车,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争论不休的原因是汽车无法用一是一、二是二的量化数据来比较。

  汽车不像电视、冰箱等单纯的工业制品,评论好坏的标准可以用耗电量多少、噪音大小、画质好坏等等这类很容易数据化的客观标准来评断,而诸如外观造型够不够时尚这类主观观点的地位轻微,不是选购时的重要参考依据,选择时人们多半是根据客观标准作最终决定。汽车就完全不一样了,油耗、性能、可靠度这些客观标准固然很重要,但是外观造型、内饰铺陈、品牌形象、民族感情、个人素养这些主观认定往往才是影响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

  汽车这个东西是很私人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受。无论你是选择号称性价比高的日系车,还是技术精良的欧系车,这都要看你个人的喜好。伴随着汽车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看到我们自主品牌的茁壮成长。在这方面,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产业崛起之路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过去十年,日本汽车在国际汽车业中迅速崛起,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研究汽车业的东京大学制造业经营研究所所长藤本隆宏分析说,日本汽车业在国际上崛起是通过1993年以后改善设计,进而大幅降低成本,增加了竞争力。日本汽车业成功的关键是竞争与专一。竞争不光来自消费者判断,消费者看不到的生产第一线之间的行内竞争也异常激烈。藤本说,日本企业的特点是先努力,然后考虑效益。美国企业先考虑效益,能赚钱才投入努力,而中国企业的特性与美国很接近。

  希望有一天,我们再谈世界汽车各门派之间的比较时,“中系车”作为一个不容忽视流派也会有一席之地。

  美 国

  即使全世界都质疑美国是一个没有根的文明国度,但却永远无法否认一个真实生动、特立独行的“美国梦”。无论从社会学、文学、还是美国200年的历史来看,它都具有一种永不改变的内涵: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并为之奋斗,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汽车,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个文明的承载者。因此,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斩钉截铁地税:“没有汽车的出现,就不会有现代的美国。”虽然上帝没有赐予美国人生产第一部汽车的专利,但却为其打开了另一扇窗,是美国人使汽车彻底地走进了大众生活——公路成为社会福利,旅行变成户外消遣,衍生出汽车旅馆、汽车电影院、汽车银行、汽车饭店、汽车教堂等等,汽车在不知不觉中将城乡差别轻轻地抹去……

  欧洲

  德 国 以日尔曼民族为主、拥有8000多万人口的德国是欧洲第一大国,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沉淀,这个曾经产生过马克思和爱因斯坦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国度,素有守秩序、服从命令、坚韧不拔和强调集体奋斗的精神,其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思维习惯世人皆知,甚至于德语语法的规律严整、极少变化等特点都被看作是受这种德国精神的熏陶。因此,德国车系历来被总结为“技术精良、皮实耐用,朴实无华”。真的,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炼,长期在这种严谨务实的德国文化气息熏陶下,德国车想耍滑头,难!

  法 国 “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不会再稀罕天堂。”徐志摩当年这句话不知打动了多少国人的心。巴黎,从来就是一座与梦想触手可及的城市。在官方网页上,巴黎被称为“光之城”,“光”在西方人心目中一向是上帝的化身,因此巴黎人理所当然离上帝更近一些。法国人以浪漫著称世界,他们血统里的浪漫、洒脱和无所顾忌筑就了独特的法国文化。走在巴黎街头,你会深刻地感受到浪漫而悠久的文化氛围,时装、香水、建筑、美食、女人……巴黎,成为许多人最期待去的地方。法国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具有世界顶尖汽车技术的国度。世界第六大汽车集团PSA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在法国书写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成为法国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大利 一提到意大利,人们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一连串的字眼:歌剧、时装、皮鞋、皮具、比萨饼、通心粉、意甲联赛、超级跑车……,在这个如同皮靴一样狭长的半岛国家,竟然产生了那么多闻名全球的事物,这充分反映了意大利人不仅对生活充满了热爱,而且具有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激情。意大利是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之一,世界第6大贸易国,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7。意大利的成功,首推他们独特的设计风格。意大利著名作家和艺术评论家乌贝托·艾科(Umberto Eco)在谈到意大利设计时不无自豪地说:“如果说别的国家有一种设计理论,意大利则有一套设计哲学,或者是一套设计思想体系。”法拉力、蓝博基尼、玛莎拉蒂……一个个令人血脉贲张的名字,成就了意大利“跑车王国”的美誉。

  韩 国

  几年前,问起“韩国文化”,能给出“泡菜”以外的第二个答案的相信不会太多。但就是几年间,“韩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亚洲甚至世界。俊男靓女演绎的爱情悲剧,祖孙三代上演的家庭喜剧,年轻人五颜六色的头发,肥得能盛下两个人的T恤,长得可以清扫马路的裤子,甚至品种单一的韩国料理,遮盖力极强的韩国化妆品……当韩国以本土文化为原料,借欧美调味酱烘制出一个个美味面包之时,我们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倾倒。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重视制造业,90年代重视服务业。从1998年起,韩国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开始重视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产业当成一项重要产业来发展,电影、出版、印刷、期刊、广告、动画、因特网、手机等,韩国人的精明之处在于,它的文化总体既有亚洲的文化根基,又经过了欧美文化的包装,所以让年轻一代接受起来比较容易。韩国文化观光部文化产业局局长李普京说,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首先应该模仿。模仿不是个好词,但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模仿是个必经的阶段,吸收别国的经验,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作准备。前些年,韩国汽车也一直背着“模仿、抄袭”的恶名,但一路走来,韩国汽车正逐渐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日 本

  同属亚洲车系的日本、韩国虽然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是它们的发展却是举世瞩目的。

  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这谁也不否认。日本独处一隅,地域狭小,资源匮乏,其岛国特征决定了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无论是战后的满目疮痍,还是如今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人总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感一方面使日本国力迅速增强,另一方面也使相当一部分日本民众表现出狭隘的民族心理。

  二战以后,日本汽车工业奉行“拿来主义”策略,通过引进欧美技术,在美国汽车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加以完善提高。日本汽车工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创造了很多全球领先的理念,比如TQM,Just in Time和著名的“丰田模式”等。省油、内饰精致、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等特点成为近年来日本车受市场追捧的主要因素。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