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考验雅典交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 10:36  东方时空·时空连线
奥运考验雅典交通

张泉灵在开幕式前的奥运场馆前

  雅典当地时间8月13日晚间20:45第二十八届夏季奥运会展示了一台精彩的开幕式,而围绕开幕式的更大成功,则是让人们消除了对雅典市区交通的担忧。让咱们倒过来时间看看。开幕式举办在市区,过去的雅典老城交通拥挤,而开幕式这天会有近十万人涌向这里。这成为近期雅典经受的第一次交通考验。我们的记者张泉灵也要当当考官,在开幕式前四个多小时就赶往现场,体验一下雅典的交通状况。到了现场一看,真是不错,周边环境井然有序,还真看不出四个小时后这里将有近十万人的大型活动。

  张泉灵:曾经有很多人担心,雅典的交通的状况本来就不太理想,那么再上奥运会期间,大量的赛事和重要的活动,是否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呢,不过在奥运会的开幕式即将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那现在距离奥运会的开幕式开始时间还有四个小时,本次开幕是从观众到参加演出的人员、保安、记者加起来会有接近十万的人流,不过我们现在看到,在通向奥运主赛场的马路上,车流量非常地少。

  现在车少,一会儿车还会少吗?接下来,记者还真的没有看到太多的车,倒是行人越来越多,原来雅典市政府早就告诫大家说:不看开幕式的人尽量留在家里,把车流量空出来,让给奥运需要的车辆。而且届时观众入场也只能搭载公共交通工具然后步行进场,所以,记者张泉灵在这里等了两个多小时,也只能只看到越来越多的观众,根本看不到车水马龙、交通严重拥堵的场面。

  张泉灵:现在距离开幕式正式开始,已经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了,已经是观众入场的高峰期,我们看到场内有用希腊文和英文,双语言标示的一些指路牌,而且每个指路牌的边上都有,专门的志愿人员来进行引导,这是防止场内交通堵塞,非常重要的一个保证,刚才我已经问过一个志愿者了,她说媒体进场要从另外一个专门的入口,一会我们再见。

  进了场,才发现这里已经不少人了,组织人员为了让早来的人也有点事看,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会儿开场了,表演是够精彩的了,而且井然有序,不过散场的时候还会井然有序吗?记者张泉领还得再当当考官。一散场就跑到场外把摄像机架了起来,可是拍来拍去还真是没见到什么混乱的场面。

  

雅典地铁

  张泉灵:入场是整整提前了三个半小时的时间,这个退场和入场相比较,人流更加的集中,不过我们发现组织者,是进行了一个非常有序的安排,不同的看台是不同的退场时间,这件事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变得非常的有序,并不存在拥挤和混乱的状况,围绕着开幕式一天的拍摄,真是让记者张泉灵领教了雅典交通的改善,十万人涌向体育场,然后再疏散开来,没有出现任何交通堵塞。双语指示牌、畅通的道路、完善的提前准备,各项措施都不错,让记者这个临时的考官还真没考倒人家。《东方时空·时空连线》记者希腊雅典报道。

  主持人:不管是在哪一个国家,在哪一个城市里举办奥运会,评价起来说它成不成功都有好多好多的因素,比如说运动成绩好不好,再一个安全保障做的怎么样,整个服务状态怎么样,但是其中交通状况如何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尤其是在北京现在处于拥堵的高峰段落的时候,大家对交通问题是更加关注的。雅典的情况怎么样,四年之后的北京情况又怎么样呢,首先我们先来关注雅典。接下来连线正在前方进行采访的记者张泉灵,泉灵你好。

  张:岩松你好。

  主持人:我们先说点题外话,中国在奥运会上一进入比赛,开局非常非常顺利,四块金牌已经到手了,这个对整个奥运代表团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张:昨天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戏剧性的效果,应该说拿到的那四块金牌都是有危险的,大家本来并没有抱着很大的期望说这四块金牌都能囊括到我们的口袋里,丢的那块金牌,也就是女子的48公斤级的举重相反是之前大家觉得特有把握的,非常具有戏剧性的就是结果正好相反,稳拿的金牌丢了,那四块要拼的一一都被我们拿到手里了,当时我们在后方做电视转播的系统里,应该说全部都是一个沸腾的感觉,之后我们记者也打电话给中国代表团的团部,团部认为中国第一天的表现是非常的好,而且是给全队鼓舞了士气。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要回到主题,谈谈交通问题,这两天正好赶上无论是北京还是在雅典,全是周末,这个交通状况会不会变得非常的顺利?

  记者:这两天的交通状况的确出乎我们所有记者意料之外,交通的状况好的出奇,路上的车流量少的,按照他们司机的说法,可能不到平时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这当中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赶周末,大家可能出去度假,第二个原因,从开幕式开始,雅典市政府就给所有的像商店、超市放了三天假,所以街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流,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雅典人的性格跟我们北京人非常不一样,好比说我们北京2008办奥运会的时候,万一说要办奥运会了,大家肯定会坚守岗位,欢迎八方来客,雅典人不是,他们把奥运会看成是狂欢或者是一场盛宴,所以他们要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这个狂欢和盛宴,所以他们就放假回家了,这两天的交通状况真的是好的出奇。

  主持人:涉及到交通问题的时候,在这儿我倒特别关心一点,几万人云集到了这样一个体育场里,当开幕式结束之后,它的疏散能力怎么样,用了多长时间疏散的,泉灵?

  记者:整个开幕式近十万人的疏散花了不到一个半小时时间,当地的警方非常得意,他们说这是一个有计划的安排之后一个了不起的结果,据我在现场的观察,这个得益于几点,一个我们在短片里也说到了,它有一个计划表,比如说先放一号门、三号门、五号门,然后放二号门、四号门,六号门,它有一个时间差的,这就造成了外面的大门以及街道上,虽然人多但是不拥挤,不混乱。另外有一点,它的禁行的范围大概是方圆两公里左右,在这两公里左右必须步行出去,再去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也好,去搭乘,开自己的车也好。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为这次的安保和交通特地设立了一个非常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比如我们的车到了一个拐弯的时候,有一个志愿者他对讲机一说,说你们不要再往左拐了,左边可能会有一些堵塞,你们往右走。结果我们散场花了几十分钟就出来了,没有一点儿问题,周围的周边的交通也没有造成堵塞。

  主持人:泉灵,不管奥运在哪儿办,其实公交优先都是解决整个交通问题的特别重要的手段,通过这些天你在雅典的采访,你感觉在雅典为了奥运公交优先这个优这个字做到了没有?

  记者:首先是他们开了很多新的公交线路,包括延长了地铁,包括开了一条新的轻轨,新的轻轨是沿着雅典的西边海岸走的,原来那条线是非常堵的区域,因为它牵扯到很多的旅游点都在那儿,爱琴海的边上,现在开了这条新的轻轨线之后这块的交通立刻就缓解了,另外巴士线可能也调整了一个线路。唯一一个缺点就是它现在的地图跟其他大城市,比如说伦敦、巴黎比起来,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地图不是非常的明确,因为首先它很多希腊文标注,底下虽然有英文的译文,也是根据希腊文音译过来的,没有清楚的标出你在什么位置,你现在在哪儿,那很大的一张地图,你要找到你行进方向就会比较困难。

  主持人:泉灵,在这儿我们当然要做一个横向的比较了,因为通过这些天的采访你一直在雅典,当然你对北京是更熟悉了,横向比较起来,你觉得雅典哪些经验是值得北京借鉴的,而有哪些问题是北京一定要避免的?

  记者:我觉得他们在很多细节上的处理是我们的确需要借鉴的东西,我给你举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因为它临时开辟了一些专供奥运使用的区域,比如场馆,比如记者村,它的道路就需要临时设一些隔离带,这些隔离带是什么做的呢,就是一个塑料大桶,它其实是水桶,它上面可以灌上水,这意味着什么,这个隔离墩很方便,随时根据今天的流量来挪动,我现在发现比如在这种细节上他们还是动了很多脑筋的,但是有一些东西我们也应该吸取教训,比如说我们发现除了刚才说的标志标线有一些不太清楚之外,还有一点,比如说所有的志愿者他们利用了大量的志愿者来做交通的疏导工作,这就减轻了警方的压力,但是很多的志愿者对这一片的道路情况以及行走的路线不是非常清楚,他只知道我这个口不让你走,但是你该怎么走他不知道,比如说这个开幕式散场的时候,因为它有一个禁行区域,我们就背着架子绕啊绕,走到这块志愿者说我这块是不让走的,我说怎么走,他说你走到马路对面,走到马路对面说我这块是不让走的,怎么走呢,你到马路对面,还好我们摄像张利本身是一个特别认路的人,所以他穿了一个小胡同带我们走出去了,这点我觉得所有你去参加交通指挥的志愿者你不仅得知道你这块怎么走,你应该更熟悉整个路段的情况,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非常感谢泉灵给我们带来的报道,在我们关注完雅典之后观众朋友,接下来我们要关注北京。按以往的经验的,交通问题是奥运会成功的关键,以前的奥运会就出现过因交通耽误了比赛的问题。雅典是个有五百万人口的老城市,拥有两百万辆私家车,过去交通就十分拥堵,现在的情况又怎么样呢?记者张泉灵决定总体体验一下雅典的交通状况,先确定一个路线做做地铁吧!指示牌上是双语标志,看上去没问题。

  张泉灵:我现在要从这坐地铁到,这样绕绕绕绕,去乒乓球馆,我需要换一趟绿的线,才能到乒乓球馆,换一条线就可以了。身边就是地铁站,随着人流进了站上了地铁,里边的站牌也是双语,乘坐地铁可以到达80%的奥运场馆。出了地铁站,记者又找了一辆车,想了解一下路面状况,找一条最远的路吧!

  张泉灵:马拉松的这个起始点,中间要路过我们的记者村,一直到市中心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地方,这条路都重新修了一遍,线路找好了就按着线路开了。

  张泉灵:我们现在是行驶在马拉松的赛道上,这条路是新翻修的,表面是铺了新的沥青,我们现在行驶的线就是奥运专线,你能看到橙红色的奥运标记,和专门的一条隔离带,如果没有奥运标志的车驶入这条线的话,就会被罚款。

  跑了一圈下来,没碰到堵车的情况。但是雅典奥运会有了今天这种道路情况也真是不容易,从下面这张表上可以看到,雅典交通部门为了改善奥运会期间的交通所做的“硬件”方面的努力。这其中还不包括,雅典公交司机要求在奥运会期间加薪而罢工,最后妥善解决这样的“软件”问题。

  新建120公里现代化道路

  修缮90公里原有道路

  建成40座立交桥

  新建7.7公里地铁

  建成23.7公里的有轨电车道路网

  建成32公里郊区铁路直通机场

  看今天的雅典交通,记者自然想到四年后北京奥运交通了,其实从这张表上的数字来看,北京所具有的道路交通“硬件”方面要比雅典好,但是记者还是对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交通有所担心,也许人们还没有忘掉北京前短时间的那场大雨吧,短短几个小时就出现大量给积水,谁能保证到北京奥运期间老天不下雨呢?雅典有五百万人口,近期已经有四百万人口出城旅游,而北京有一千多万人口,到时候如果合理的疏导和分布,北京目前的车辆数目和雅典差不多,但是四年后必然增加的更多车辆会不会造成更大的交通压力?一切的一切都让人对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交通充满了担心和关切。那个时候,国外的记者来体验我们的交通时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吗?《东方时空·时空连线》综合报道

  主持人:接下来针对2008北京的交通情况,我们演播室请到的是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副主任刘晓明,非常欢迎您。我们有两个数字,谈2008不能不先预测一下,第一个是北京现在的机动车辆是200万辆多一点,跟现在的雅典是差不多的,但是到2008的时候,这个数字依你们的估计会到多少?

  刘:我们估计到2008年,北京机动车的拥有量会到350万量。

  主持人:我们预测第二个数字,这次雅典外来的游客,参观奥运会的大约有150万人左右,估计北京到时候会有多少?

  刘:如果按北京现在我们估计的话,可能会比它要翻一番,因为雅典这次受很大的影响,包括恐怖等等这样的。

  主持人:那这两个数字加在一起就变成一个问题了,现在我们仅有200万辆车,北京的拥堵状况已经到了我们有的时候很愤怒的地步,再加上新增的300万流动人口,四年的时间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吗?

  刘:我想从北京的交通情况来看,我们申奥的时候就已经承诺,我们要用良好的交通来支持2008年的奥运会,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到那个时候我们有300公里轨道交通的运营线路,有28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也就是二三四环快速路以及它的15条发车线都将建成,另外一方面,我们现在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里面的结构只占了23%。我们希望通过这几年的调整以后,能够让它达到40%左右,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奥运期间必要的交通的需求管理和交通的管制,这在世界各个国家在主办奥运会的时候都有这样一些措施。

  主持人:这其实正好是我原本要问您的下一个问题,因为这次我们知道在雅典也实行了单双号,但是是进入老城区,四年前我在悉尼的时候,我也知道它有特殊的管理,您要知道,违章停车在当时悉尼罚款达到人民币几万元,这是一个非常惊讶的数字,北京到时候会不会我们用行政的方法一刀切,就单双号了,或者说甚至开奥运那段期间,更大范围的轿车不让上街,一下子我们350万辆机动车变成50万辆机动车可以上街,老百姓会怨声载道?

  刘:我想不会有那样极端的程度,因为最后我们采取的的交通需求管理的一些策略要根据当时的交通的情况决定,因为需求管理内容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像单双日,另外是我们鼓励公共交通,另外一个方面,为了保证奥运交通的需要,在整个城市有条件的道路,设定奥林匹克的一些交通的专用车道,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奥运会OF的这些成员,奥林匹克家庭的这些成员能够取得最好的服务,同时又能使得城市的老百姓在整个出行的过程里面受的影响又是最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估计能把北京的交通量消减15%—20%。我们回来再算一算真正的,因为我们运动员或者观众到北京来以后,它在城市里面整个的产生的交通量就是5%—7%。

  主持人:北京城要继续向前发展,北京老百姓要继续向前生活,而我们谈论的交通问题其实只是20天之内的事情,就是奥运会那20天,我们在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时候怎么协调这两者的关系,一个是20天,一个是城市的长远发展?

  刘:从我们现在来说,在这两者关系上,其实是非常好的能给它协调起来。比如我们奥林匹克公园,我们有22条道路要进行建设,这22条道路都是在我们整个路网规划里面要进行建设的,不是因为2008年20天要建的。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只为这20天所做的事情其实所占的比例越小越好,但是为200天或者200年所做的事情越多越好

  刘:对,所以交通基础设施其实就是为城市长远发展服务的。

  主持人:2008年奥运期间的交通,您乐观吗?

  刘:对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交通我是充满信心,当然2008年以后的城市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的交通状况,我们需要大家的一种共识,然后来调整我们的交通结构,调整城市空间的布局,这样的话北京交通和城市发展会有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谢谢您。

  其实一谈到交通的时候,我们经常要用一路顺风这个词,在这儿我突然发现它其实是面对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2008的奥运还有四年,祝整个准备情况一路顺风,第二个是在2008年的奥运那20天的期间里头,我们祝它一路顺风,更重要是祝愿北京和中国所有的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能做到生活中的交通一路顺风。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友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