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05年上海车展面世--揭秘中华新车M2系列(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14:49  中国汽车画报
05年上海车展面世--揭秘中华新车M2系列(组图)

M2是中华将于05年上海车展推出的新型中型轿车,由宾尼法利纳负责造型设计,保时捷负责工程设计,华晨的研发人员也参与其中,学习汽车研发的经验。

  发掘汽车制造商未来产品的信息一直是我辈的责任。从首先发布奇瑞概念车的效果图开始,《中国汽车画报》也进入了“自主研发”的阶段,特别是这次独家探得了中华两个全新系列轿车的可靠消息。当见到M2的电脑照片时,相信诸位与我们的感觉一样:惊讶、喜悦、兴奋!

  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强总结说:“华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讲故事、喊口号、做品牌。”当年海外上市筹资进入汽车制造业时,一批对汽车几乎毫无知识的金融家通过讲故事从美国纽约股市为中国人自己梦想的汽车品牌募集了巨额资金。当如今在市场上销售的中华M1系列轿车还是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刚刚完成的样品时,华晨喊出了“自主品牌”的口号。现在,M1系列上市快两年了,经过质量风暴、有产权没知识的质问,以及无情竞争的洗礼,华晨正在健全自己的“品牌战略”。


M2的车长在4.6米左右,而轴距长达2.79米,它将匹配1.8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功率可达170马力,扭矩235牛米,是一款注重操控性和动力性的运动风格轿车。

  与宝马的合资让华晨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如何经营品牌,也就是如何做好产品。所谓“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必须在新产品的研发上步入正轨。产权可以用钱通过一纸合同买到手,但知识只能慢慢学,还必须有智谋地学,因为在市场经济里,你永远也找不到愿意倾囊相授的老师。


B版M2的造型设计比A版来得中庸,宽大的中网和向上鼓起的发动机盖显得气度庄重。

  M1的研发始于1997年,从那时起,华晨就开始了艰难的求学历程。最深刻的经验是如果你是个车盲,那么即使资金充裕,买到所有产权,可最终还是受到帮你研发产品的伙伴所制约。当然,M1系列并非是失败的车型,它以优美的造型设计和出色的操控性为华晨对中华品牌的进一步精雕细琢提供了有利条件。它还令华晨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车型平台,并且成为2002年之后5年内,中华M2和M3这两个新的车型系列的研发基础。


B版的尾部设计略平庸一些,尾灯很像无限M45的样式,不是宾尼法利纳的典型风格。

  实际上M1的研发并没有5年那么漫长,其间为了获得产品的上市销售的许可花了大量时间。M2系列将于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面世,而对它的研发工作是2002年下半年才启动的,整个研发到投产上市的周期也就30个月左右。M2不是M1的换代产品,而是定位于M1之下的一个全新的车型系列。它虽然仍建筑于M1的平台之上,但长度比M1短了近30厘米,为4.6米,属于中型轿车范畴。


A、B两个版本在侧面轮廓上无甚差别,但A版较锐利的大灯和包角尾灯更能衬托动感很强的造型。

  由于轴距还保持M1的2.79米,所以M2的内部空间不受车身缩短的影响,这也使M2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了相当的空间优势。缩短是车头和车尾的悬垂部分,即车轮轴与车身两端之间的部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M2的转向半径明显缩小,操控更加灵活、动感,而且由于车身整体更紧凑,在拥挤城市中更容易停泊,并且比M1更适合私家车主使用。

  研发M1得到的另一个经验是工程比造型更重要。当年M1是由Ifaldesign独家完成研发的,但这家享誉全球的设计公司专精造型,在汽车工程上未必老到,所以后来华晨花大力气与保时捷合作改进中华的底盘。这也为华晨在M2的研发上与保时捷的全面合作开启了方便之门。

  保时捷以制造世界最高水准的运动型汽车在中国很知名,但人们可能不甚了解它还是一家世界最著名的汽车工程公司。在德国威斯萨赫的保时捷研发中心是独立于跑车生产之外的保时捷公司第二根支柱,它的主要经营项目就是对外承接新车型的工程研发工作,另外,保时捷在汽车造型设计上也很在行,历史上几乎每一款保时捷车都被视为经典。

  如果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关注过中国政府对家庭轿车的探讨的话,就应该记得北京国贸中心举办的一次车展,那一次保时捷推出了一款名为C88的家庭轿车概念,是这家公司第一次尝试向中国展示其在汽车研发方面的能力。中国自主汽车制造商的崛起在多年后终于为保时捷提供了机会。M2将是保时捷向中国市场全面演示自己汽车工程水平的第一款车型。

  除了汽车工程研发的转移外,从中华M2开始,华晨在汽车造型设计的伙伴也发生变化,M2将呈现宾尼法利纳的风格。这是一间比Ifaldesign还要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公司。其实,宾法在工程设计方面比乔治亚罗更有经验,因为宾法自己还从事量产车制造, 例如为标致制造406Coupe轿跑车和为福特生产Streetka敞篷车。这样就便于M2在造型设计和工程设计上的对接。避免造型设计方案出现工程上的不合理现象。

  我们探取到的M2造型方案有A、B两个版本,厂方对哪个方案是定稿未与置评。但我们猜测A版的可能性最大,因此特别为它制作了电脑照片。理由是A版在风格上更明显地具有宾法的特点。由于平台不变,M2与M1的车身中部几乎完全相同,整车的轮廓也无法有太大的改动,造型的变化只能集中在前脸和尾部的细节上。

  A版方案较纤细的异型大灯体现了宾法注重均衡优美的典型风格,三维包角的尾灯设计也是宾法近期喜爱采用的方案,我们可以从它设计的别克凯越身上找到例证。而B版看上去与M1的设计仍比较接近,变化幅度不大。另外,A版与B版的造型比起来层次更丰富,个性与动感都更强烈,这种设计显然对年轻的私人购车者富于吸引力,符合华晨希望借助M2进一步开拓私家车市场,与M1公务车形象形成互补的目的。

  A版M2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发动机盖的立体化塑造。从A柱拉出的两道锋利的棱线在保险杠的底边中部连为一体,气势非凡。两侧的翼子板明显比发动机盖低,向后延伸形成车体的肩部。细锐的腰线穿过车门拉手和大灯最终与发动机盖的棱线会合,强调了设计的整体性。这些非常流行的造型设计在M2上都得到很好的诠释。中网的形状虽略有变化但保持了由M1确立的典型中华脸谱。这种以中网的遗传特性来维系品牌家族特征的手法在高档品牌中十分常见,例如宝马和奔驰

  借助M2,华晨还将由拥有自主的车身平台进一步向拥有自主的发动机平台发展。新任主管研发的副总裁赵福全透露,目前为M2配套的发动机系列已经开发成功。这个平台是全铝合金4缸汽油机,排气量有1.6升、1.8升和2.0升三种自然吸气16气门机型和1.8T“气门涡轮增压机型。首先与M2一道推出的是动力强劲的1.8T,功率达170马力,扭矩235牛.米。这些指标都高于目前大众汽车在中国的1.8T 20气门发动机。

  与奇瑞在发动机研发上追求最高技术含量不同,华晨走比较平实的路线以期达到适应当前国内汽车使用环境和平抑制造成本的效果。但对于高科技也作好了应用的准备。这个发动机平台在设计上已经融入了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在缸体和缸盖等部件上都做好了预留,能根据情况及时升级。新的发动机系列将健全中华品牌车型的自主性,在日趋残酷的价格竞争中保持主动。它将于明年在华晨新建成的发动机工厂投入生产,为同时推出的M2系列车型配套。

  从M2开始,华晨正式起步走上既有产权又有知识的道路。目前,华晨组建的研发中心已有超过500人,由赵福全任总经理。这位生于东北辽宁省、在八十年代留学日本和美国的发动机专业博士在加入华晨前,是戴姆勒—克莱斯勒位于底特律研发中心的重要科学家、美国汽车界知名的发动机专家。

  M2的研发工作在签定委托合同时就规定了华晨自己的研发人员在造型和工程两大领域都要参与。宾法和保时捷在M2项目上的研发工作都向他们开放。这将保证华晨掌握更多研发技术,为将来自行研发获取必要的经验。这些经验在M3项目上将得到进一步演习。

  M3系列的研发工作已经开始,虽然它计划要到2007年才推出,但该车的造型方案几乎已经敲定。M3是一款长度在4.4米左右的紧凑型轿车,它仍会借鉴M1的平台,但因为轴距(约2.6米)、轮距等重要参数都发生变化,所以只是一个半共用平台的车型。华晨对M3寄予厚望,它从一开始就被当成一个品种多样的系列对待。M3将具有四门三厢轿车、两厢车、甚至双门车和敞篷车多种变型能力。

  M3的研发是与保时捷全面合作,工程和造型都在保时捷完成,华晨自己的研发队伍完全参与整个研发过程,并向保时捷提出自己的要求。从M3开始要做到既有知识又有产权。此外,赵总透露,另一个自行研制的平台系列也已经在孕育之中了。

  这个平台我们姑且称之为M4。目前它尚未获得公司高层的绿灯放行,只是在研发中心内部实验性地进行。其方案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定位是售价大众化并且具有最大的车型灵活性。它不但能够用于轿车,而且还能够变化出SUVMPV等多 种品种的车型。 如果获得批准,我们估计M4有望在2009年推出。

  像M4这样灵活性很高的车型平台是目前国际领先汽车制造商普遍追求的目标,它将使研发投资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早在M1的研发中,华晨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发布中华M1的首次试驾中,华晨曾向我们展示了一张基于M1平台的MPV造型图,但由于M1平台在工程上的限制,这款MPV被暂时搁置。鉴于MPV当前在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的趋势,华晨已考虑给这款MPV放行,但据说要对M1平台做出相当的调整才能使之适合MPV车型。如果它能够上市,时间大约在2006年。

  至于M1,它将再次获得大幅度的升级。华晨已经将之定为全体车型系列的旗舰。从2005年开始,M1的质量会更为精美,选材用料更考究,特别是已经为它匹配好了一台200马力3.0升V6发动机,作为M1的顶级车型以配合其行政级轿车的高档形象。不过由于发动机的研发必须循序渐进,这台发动机暂时无法自行生产,将由其它国际著名品牌提供,考虑到竞争因素,华晨未透露进一步信息。

  几年前中华、奇瑞、哈飞和吉利的亮相使“自主品牌”登上了中国汽车市场开放的头班车。成功的开始是一时的,生存和发展才是一世的。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厂商对于后两者的觉悟。华晨新产品研发战略给人的感觉是相当的系统,思路清晰且切合实际。我国的汽车产业从品牌自主到产权自主,再到知识自主是步步深入的发展过程,最终到汽车制造的完全自主,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常任理事国”,微观到消费者,宏观到国家经济战略,都是意义重大的事情。撰文/夏东 电脑合成图片《中国汽车画报》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