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市震荡 喧嚣之后变脸无常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 10:18  经济日报

  车市六月飞雪来得突然。经历了2002年56%,2003年75%的增长速度之后,人们至少有理由相信,2004年的中国车市不会太冷。然而,从4月走低,5月开始,汽车厂家的产销率、库存等指标趋于恶化;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观望情绪开始蔓延,经销商信心动摇对车市打击更是前所未有。于是,有关波动还是衰退的争论,似乎也只能在对今年车市30%左右增幅的乐观预期中,悲观等待。

  “先是产能过剩,接着是价格战,公司利润随之下降,后果是投资紧缩。”美国《商业周刊》对全球汽车业的悲情描述,如今怎么看来,都在步步紧逼中国车界。

  过剩 库存 哀而不伤

  国资委的统计表明,截至4月末,13户汽车行业重点国企汽车产成品存货142.1亿元,同比上升27.9%;收入增速落后于生产增速4.3个百分点;产销率93.4%,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

  如果拿今年前5个月全国轿车产量103.05万辆,销量96.73万辆,库存6.32万辆的数据,比对2003年全年轿车库存4万多辆,十大轿车厂家仅为2724辆的库存,景象无疑有些凄凉。

  而场景切换到另一面,广州本田原计划2007年实现32万辆的产能目标,改为今年底实现;通用随即宣布未来三年将与上汽投入30亿美元,把上海通用总产能从目前的53万辆提升至130万辆!直逼大众未来五年扩产至160万辆的目标。北汽2008年整车产能目标也定格在150万辆。 

  如果将以简单的算术相加,即使是在乐观市场需求的预期下,产能过剩也已成定局。只是人们不明白,一边是全球车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一边是国内的悲情复制,跨国公司何以仍然接续去年年底鼎沸的扩产声浪,再次真金白银地投入。

  有两种声音在回答———“需求只是大规模扩产冲动的一个理由,更关键的是利润水平”。从6月由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公布的2003年度中国1000家最大的法人工业企业排名表中有人测算出,北京现代以平均每台车4.03万元的利润摘取了单车利润的第一。如此看来,即使市场景气不再,未来部分产能放空,价格走跌,利润摊薄之后的汽车企业需要适应的也只是回归合理利润水平的心理落差。日子不会太艰难。

  另一种声音认为“从总量上讨论过剩没有意义”。虽然目前车市景气低迷,但从细分市场来看,过剩的只是不畅销的产品。部分热门车型,也只是走下了曾经“被哄抬的神坛”。只要价格到位,趋于平稳,消费者的信心回升,产能过剩的风险似乎还不足以打击跨国公司的投资热情。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他们不需要论证买车的理由,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通过更多的渠道去论证买什么车。这对于强势企业而言,无疑又是个不错的消息。

  价格 利润 归位无期

  还是在国家统计局工交司那份2003年度中国1000家最大的法人工业企业排名表上,上海通用以约79.85亿元的利润总额成为国内挣钱最多的汽车企业,而其去年销量与销售额则落后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不少。

  时间划转到今年,上海通用终于在6月的销量榜上首次登顶,领跑车市。背景是在这样低迷的景气下扭转战局,其在市场政策上对降价、促销的主动反应,成为业界肯定其运营有力的坚定理由。5月中旬,市场刚刚走低,上海通用就突然宣布自动降价。尽管之后大众抛出联手南北两个大众,组合降价的大手笔,但在力度与时机选择上,还是显得被动有余。

  从过往相安无事到如今“大鳄入水”的争斗,降价只是深层博弈的一个表象。其身后的水纹必然波及大多数次主流与非主流的厂商,连环退守。拿起降价共同的武器,心情却是迥异。

  在降者恒降的怪圈中,中小车商不得不一面声明“再无降价空间”,一面残酷压缩整车成本,保证利润,等待在未来某一时刻,打出最后一颗子弹,决定命运;而高端厂商后退的一小步,或许只是燃烧一点脂肪的瘦身,影响力却在被理想化地放大。

  中国的车市越来越像是被跨国巨头操纵的棋局,虽然他们也深陷其中,但其行为对消费者的影响却间接导演着车市的盛衰。所以说,现在评说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回归理性购买,也许为时尚早。不如把这种等待看作是一种情绪上的对峙。如果迫使主流厂商更进一步推动价格归位,消费者依然能理性对待自己的购买行为,或许那个没有太多伏击、明朗的市场才能提前到来。

  价格战终究只是“大鳄们”的豪华游戏。即使整车利润拼尽,他们还有国际市场上老道的盈利模式没有拿过来。有业内分析师认为,“在欧美市场上,整车几乎都是零利润,他们主要靠二手车、售后维修服务和汽车金融来盘活利润空间”。

  市场持续走低或许将推动汽车生产企业走入一个泾渭分明的生存分野。利润将向优势企业集中,而劣势公司将日益被边缘化,行业洗牌风暴即将迫近。笼罩在这场风暴下的是车市价格的崩盘,行业景气指数的降低,直接导致业外资本的谨慎渗入和业内资本的缓慢流动。同时伴随从股市传来汽车板块领跌的消息,2004年的车界演变出的重重玄机,也在某种程度上应和着美国《商业周刊》对全球车业的悲观论调。下一场爆发性增长到来之前,谁领跑,谁出局,将是车业中最大的变数。(文/本报记者 童娜)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