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拓者千里提车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 09:34  网友:远方吉普

  新浪网友:远方吉普

  这次参加开拓旅网站网友发起的雪佛兰开拓者4.3团购,提车只有上海和北京二个点,因我行动较晚,上海方面的车已不多,只好奔北京了。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网友买到了车,但网上的事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兄弟姐妹喊的再亲热也都不知对方的真实情况。说是团购但大家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去提车。今天去一个,过二天又去一个。你去的时候很可能一个人都碰不到,其中有诈也是说不定的。有点风险。

  去前问了几家银行,中国邮政的活期卡异地打款提款收费最低。但他不能超过20万。这样又得带部分现款在身,又是一个人独行。思前顾后,最后决定连数码相机也不带,以免分心出事。现在想来很是后悔。大好河山,太平盛世,有谁会去打你身上那点银两的主意。

  坐新开的Z12次到北京,新车干净舒适,震动和噪音小,9.5个小时到京中途不停。总的说来比老38次要好得很多。但列车员MM的形象要比几年前的老38次差很多。以前听到在铁路上工作的朋友讲,为了国家的形象,首都的形象,还有荆楚大地的形象,进京特快列车上的服务员的挑选标准仅次于当时的空姐。十年前给公司的一位同事介绍对象,其实女方我也从没见过,小伙子一听对方是38次的列车员高兴的蹦起来,后来一见面果然天资国色,小伙子激动的咄咄嗦嗦竟半天没说出话来。前几日网上说,安徽XX大学学生见到女网友太漂亮一激动竟喷血几升。完全有可能。多少天下英雄毁在美人手里。

  去提车的这家公司名叫“冀XX”,到北京之前光听名称还以为是个小车商,还有点担心是其中否有诈骗之嫌。去到后看到了一大堆雪佛兰开拓者才知是家规模很大的售车公司,心里的一块石头才放下来。

  在这家公司里随便问了一下其他车的价格,感觉都要比武汉便宜5千—1万元。有时间的话将两边的价格摸清,去北京买车再开回武汉还是很划算的。

  提车,付款,办完手续。在车商的指引下上了四环,准备上“京津塘高速”开出不远就看到绿色的大路牌上写着“京津塘高速出口”几个大字,纳闷,我还没上京津塘高速,怎么就要出去了呢?四环上的车速都在50-60,一犹豫车就过了出口,再一想他的意思莫非是从四环上京津塘高速方向的出口。

  一切都晚了,四环是单行线无法调头。急忙给车商打电话,“如何走?”,答“上京沈高速,就在前面,再别误会啦。上京沈后注意有去天津的出口,再下来”。

  在京沈高速的入口看到一面包车,在一百多米处一点一点的顺着原路往回倒,心想他老兄定是和我刚才一样路不熟跑过了头,在单行线上这样长距离的倒车是否违章?

  老夫我从小就喜欢吉普,越野车之类的东东。无奈以前家境贫寒,就连看到街上的军用2020都只有流口水的份。感谢邓公的改革开放,刚一达到温饱就急不可耐的买了辆二手切诺基,一有时间就修车弄车不以乐呼。后来日子宽松了些就出手了旧切,买了辆新的切诺基。

  这次提的车是4.3L/4X4雪佛兰开拓者,虽然20万多的价格不是很贵,但一年多前这车可得38万啊。以前还没开过这好的车,记得有一次开了十几分钟公司的佳美,感觉那是辆好车,当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把这4.3V6的雪佛兰开拓者一开,佳美的印象就留不住了。

  早前在网上看到,这台车上的4.3LV6发动机是和美国民用和部分军用汗马上的发动机是一样的。我在关山这边老是看到有一辆挂着洪山区牌的民用汗马在街上转溜,但它就是不停下来让你看个究竟。有一次我看到它在华工对面的加油站加油,立马开着切诺基追了过去,我刚进加油站它又一溜烟的跑走了。很霸气的!

  到底是否是汗马发动机暂无法论证,但这台发动机的确是了的。这大的排量,热车分把钟后,你在车里竟感觉不到他的震动,听不到他的声音。油门只轻轻的一踩就可感觉到他发出了巨大的动力,通过座椅,传到你的脊背,把你推向前方。

  这车的密封和降噪很好,厚重的车身,再将厚厚的车玻璃升上来,坐在车里感到很安静,在60-80公里时速时,风噪和胎噪都可忽略不计。四速自动液力变速器换档很平顺,加减速时如果你不看转速表,你根本感觉不到在换档。近2吨重的车身使该车在80-90公里时速时走的很“稳”,(新车不敢开快),佳美广本等小日本的车只有在50-60公里时才有这种“稳”感觉,80-90公里它就有点漂浮感了。在车子跑了800KM过了徐州后小试了一下,略微加重了一点油门,车速就到了100,看发动机转速表此刻指的是1800转。当然这重的车身在市内跑的话,不停的起步加速刹车,刹车起步加速,用的油可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油耗可是不能忽略不计哦。

  在此有必要声明一下,这车是帮我老弟买的,以免接下来引起众好汉误会,贻笑江湖。在替他定下买这车之前,也征求过非开拓者用户红黑等老大的意见,各位老大的意见都是很中肯的,例如:市内油耗高,停产前的最后一批车厂家有甩货之嫌,停产后该车社会拥有量少以后维修备件咋办?反论很多在此就不一而议。

  这个车的备件贵早有耳闻,都是用的名厂名器啦。举个例,四根冲氮气的减震器用的是德国产的世界顶级越野发烧级的减震器,在国外都很贵,要换一根没有4-5千下不来。也难怪这车开起来舒服,遇个小沟小坎的车身轻轻一摇就过去了,你在里面坐着都不一定会的过来。但他也不爱坏啊。油耗高的事也跟老弟说了,他认为可以承受。另外他还有个奇怪的看法:高档车要舒适,要安全,要降噪,要宁静,要大功率大排量发动机,车身重也是自然,达到这些要求不费油是不可能的。高档车就没有不费油的,…… 。最后还是替他定了这车。

  去年一人第一次跑高速长途,油表到红线了才开始找加油站,差点因车子把快把油跑干了,而没有赶到加油站。好在最后在油表指针到底后又坚持了一会,在发动机熄火前赶到了加油站,折实虚惊一场。

  这高速公路上一般每隔60-70公里会有一个加油站,但不一定这个加油站就有油加,有时长途大货车因排队加柴油会将服务站(加油站)的出入口堵住,使你半天进不去出不来。有时服务站(加油站)也会因某种原因关闭。所以一但跑到红线,如在前方第一个加油站加不上油,就很危险了。这次有经验了,跑半箱油就开始找加油站加油。

  加了二次油后发现这车在长途行驶,车速在70-80时,油耗大约在百公里10.5升。还算好。有风声说这车快停产了。这车样子还不错,用料又扎实,但不知什么原因具说二年只卖了不到一万辆,真是可惜了。个中的原因又可以造就几个博士硕士了,中国的MBA教程又多了一个成败的案例。

  关于回程的线路,开始认为“京珠高速”曾经走过北京到武汉的一段,路熟些,到河南境内再下高速向东到合肥。但究竟走哪条路拿不定主意,在楚天车友会网站发帖问个路。不料车友会的资深大侠青杨,解放面包等提出要我走“京沪高速”。立马买了本最新的全国交通地图查看,老夫我一介草民,平时到那里去,问个地址,买张票或开个车,最多中途问个路,就搞定了。难得象军人或地质工作者那样去研究什么地图,今个真要坐下来看个究竟,就看的不太明白了,但大致的路线和方向还是弄清了。粗略一算,走京沪要比走京珠少走近二百公里。

  有什么不明白?就是大家所说的“京沪高速”从字面理解应是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但在地图上只是标在天津到徐州这一段叫“京沪高速”。从北京出来的路没有一条叫“京沪高速”。

  车子开在“京津塘高速”上还在想这个问题,莫非“京沪高速”北京到天津这一段是和“京津塘高速”并线的?看来以后得跟DD88,青杨,红黑等会长斑竹老大提提,以后FB不能光是竹山林海,花前月下,扣肉啤酒,,,,,,还得上上地图这一课。

  由于出来时反复看了地图,获得了很强的方向感,并得知天津是有外环的,想到如下“京津塘高速”出口应在右边,于是放慢了车速,注意观察路旁的行车指示牌。

  果然不远就有路牌指示往“天津外环”的方向。上了“天津外环”后,才终于看到了“京沪高速”的指路牌,一根紧蹦的神经才松弛下来。

  “天津外环”的路况一般,虽是单行线但隔离的不好,交通状况有点乱的感觉。上了“京沪高速”后看到一些和“京沪高速”同方向的指路牌是并在一起的如“京福(福建)高速”“津徐(徐州)高速”,前面提到并线的想法看来是对的。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也是一个人将一台切诺基从北京开回武汉,一路感觉最深的是祖国之大,山河之美。这次长途走的是另一条线,又一次加深了这种感觉。不同的是这华北平原,齐鲁大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入主中原的战场,更是近代我华夏民族抵御外辱用血肉筑长城的地方。途中有“台儿庄战役战场”等大路牌不断的刺激着行路人的神经。,,,,,,。当我看到“枣庄”“微山湖”“薛城”等路牌时,想起了儿时看过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我祖籍是山东,听老父亲讲老家在荣城,就是那个甲午战争中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的荣城湾。是37年抗战的烽火使得家里人有的放下了锄头去当兵,有的投笔从戎去了南方。几代下来,老夫我也就成了土生土长的南方人。

  刚进入山东境内不久,手机收到了山东移动发来的短信“来自武汉的朋友,欢迎你进入山东境内,如需要我们提供服务,请拨打XXXXX”。感觉很奇怪,只是打开了手机并未有用手机与外界联系,山东移动怎么会知道我来自武汉,并正开车在山东境内的高速公路上?难道天上有卫星定位系统或者移动的地面基站在跟踪我,这科技的东西太发达了有时也是很恐怖的。

  过济南和泰安后天色已晚,到达宁阳服务区时已是九点半了,下车透口气。在服务区转溜了一会,看到服务区的保安穿制服,扎皮带,戴头盔,手持电筒四处巡逻。所有建筑物的门口都有一位身高和相貌不错的女服务员精神饱满的站在门口微笑的和进出的人打招呼。逐对此地有种管理有序的感觉。开的这台车未办保险,是万万丢不得的。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是封闭的,停放车辆的安全性要比大城市里的酒店高,就在这个服务区的招待所过夜吧。

  进招待所看了一下,环境不错,很干净,不比三星四星酒店差。若大的招待所竟无几个客人入住,看到服务站餐厅里车水马龙般的人气,感到不可思意。问罢服务员才知,别看这餐厅里人丁兴旺,都是些要换班赶夜路的司机,就是休息也无非是在大货车上歪一下,决不会住店的。

  标准间160元一夜,还价到100,服务员同意后就住了进去。吃洗完毕倒床便睡,一夜无语。

  早晨醒来,忙下楼到招待所的大门,见整个服务区静悄悄的,开的这台车孤伶伶的趴在招待所的大门旁边,围车转了一圈,完好无损,心里又轻松了许多。杂事办完就着车赶路,离开服务站时看了一下时间,早晨七点正。

  开了约十几分钟,有路牌指示曲阜出口,望右下一看,几个赶路的古人和一辆行驶中的马车的巨型雕刻群像出现在高速公路旁,这巨型雕刻作品大概描述的是孔子带着几个有出息的弟子周游列国的情形。逐驱车下去一看,确是!站在这巨型雕刻作品前,你感到了艺术作品对人心的震撼,你体会到什么叫气势磅礴。站在他的面前你的思绪无法去想别的事情,想到的只是孔子如何在行路途中和他的追随者们一起创立他的思想及他的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文化所产生深刻影响,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行路,读书,思考,雕刻群像的作者把这些表现的如此有动感和力量真是了的。想起来有一幅很有名气的外国雕刻作品叫“思想家”跟这幅作品比就是小菜啦。中华民族的思想家大都是在行路中,在路途上创立和完成其思想体系的,古人孔夫子如此,现代的毛泽东也是如此。二万五千里长征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创立起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否定的。行路是深入社会和大自然,是体验真实的生活,是实践。读书是学习前人的历史和智慧,是追索和探索。思考就是出真理了,出了真理又在行路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坐在家里拍脑袋能出真理吗?不能!还是邓公的那句话说的利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啊,我们不但要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

  我很欣赏开拓旅网页上的几句话,“我宁愿在孤独的路上飘荡,也不愿在喧闹的人群里迷茫。我宁愿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跌跌撞撞,也不愿在四角的天空飞翔 。…… 在路上,经过无数村庄,在路上,领略无数风光,在路上,向着太阳的方向,在路上,直到地老天荒”。你要是天真的以为这些驴友们真的只是在驾车,观景,休闲,你就错了。他们是在思考,在观察,在揣摩,在为再一次向人生或事业高峰冲击积蓄力量!……。

  再接着往前走就快到徐州了。当看到有路牌显示“徐州出口”时,按走天津外环的经验往出口奔去。在检票交费口问收费员这是否是去合肥的路。答:错了,应再转上高速向前开二公里后即可看见“徐合高速”的路牌。心想幸亏问了一句,否则又要走不少弯路。

  上了“徐合高速”开了不远又有一处收费的,有一条广告横幅上写“欢迎进入安徽”,心想刚才算是过了江苏啦。收费处要收费25元,感觉收高了,一问原来收费员以为这车是七座的,据理力争后他才认可这是五座车,退了10元。看来开这车的人还是要多留点神,弄不好就会被人误会而多收费。

  宿州,蚌埠,肥东下高速。肥东到合肥的这段路况很差,水泥路面被大货车压的坑坑洼洼的,有准备施工的迹象。进入合肥市时看了一眼里程表1063公里,减去提车时车上留有的13公里,正好1050公里。时间是下午2点20分。

  从合肥外环往中环的开的这一段路况不好,交通环境和次序感觉有点乱,起码比武汉要差很多。交通环境不好车的油耗立马就高了,这车当车速在70-80公里转速在1850左右进入四档后转速会自然下降到1400,用这样的转速车速在70左右跑很省油,但这时车速只有30-45,只在二三档之间变换还不时用刹车,上三档的时间都不多,很费油是肯定的。合肥市内的出租车开的很猛,老是在离你很近处晃来晃去的,注意了一下这些出租车几乎个个被撞擦过,有点担心不知他会不会也朝我撞过来。

  车转眼就到了从东往西进市中心与中环的交叉十字路口,拐进人行道,停车。拿出地图并与街上的路牌比较了一下,没错。因出发前跟老弟说好,合肥市内我路不熟,从肥东往西开到中环就算完成任务,余下的事与我无关,他来做。马上跟他通电话,只听到他在电话里断断续续说:我中午陪人喝了点酒,可能喝多了点,现在不能开车过来,要睡2小时,你先开车在市内转转,5点左右我电话和你联系。——靠!他一点都不关心他的车。

  (全文完)

  (本文有删节)

  

  • 新浪华中车友会论坛文章

    (编辑:)
  •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网友精品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