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内藏玄机:“过剩”争论下的中国汽车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 11:14  中国经济时报

  现在一些业内人士大谈汽车投资过热论,更多的是出于对外来竞争者增加后产生威胁的担忧。很多业内人士一面大喊“过热”,一面自己却也在拼命上新项目

  汽车成为宏观调控对象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几经周折的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终于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

  在此之前,关于中国是否需要由政府来制定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究竟需要怎样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争论不绝于耳。就在5月26日,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还非常坚定的表示:据他的经验,新《政策》在短期内还难以正式出台。

  据一位参与新《政策》制订的专家透露,政策原定于5月31日出台,“记者和报纸版面都已经约定好了”。但是由于另外一个国家部委“提出了一点小小的意见”而被取消。由于不知道会延后到什么时候,这位谨慎的专家仅仅允许记者在他办公室浏览了一下当时最新版本的《政策》讨论稿,而拒绝了记者复印的请求。没想到记者刚刚回到报社,新《政策》就公之于众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傅连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政策》此时出台也表明了有关部门对汽车产业进行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意图。新《政策》将对汽车行业存在的盲目投资现象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

  除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这个产业的其他调控措施也已启动。5月中旬,在韩国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会议上,财政部副部长李勇透露,中国政府已列出了几个出现明显过度投资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铝业、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并限制这些行业的借贷。这是官方首次明确表示将汽车行业列入需要控制投资过热的“黑名单”。

  随后有消息说,四大国有银行已经有三家暂时停止了汽车投资的贷款。

  “过热”之辩

  高速增长的汽车产业投资引发了各界对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和争论。现在看来,这场争论还将持续下去。

  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对钢铁等行业投资过热现象展开调查,并委托汽车工业协会对汽车行业的产能状况展开全国性调查。业内关于“汽车业投资是否过热”的争论由此而起。

  据傅连学介绍,去年的调查结果是认为汽车产业的投资增速与市场的增长总体上还是相符的,但是也存在局部过热现象。

  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汽车的行业特点、投资政策和其他三个行业(钢铁、水泥和电解铝)不同,汽车产业投资过热的现象目前并不十分突出。

  因此,汽车产业终于忝列过热“黑名单”多少让人感觉有些意外。

  在这一年中,各界对汽车产业是否过热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马晓河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认为:汽车产业热度过高,供给市场存在投资泡沫。他说,当前中国整车生产能力约有550万辆,今后五年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00多万辆。届时,全国所具备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

  5月28日,IBM业务咨询服务部与国际权威的汽车行业咨询机构AIAG(汽车工业行动组)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一项最新调查结果。这项名为《中国汽车供应商调查》的报告认为:中国汽车生产能力增加的速度超过了预期的市场增长,产能过剩、以及未来5年内发生市场淘汰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美国高盛公司的一份统计报告认为,中国轿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将于2004年达到高峰,导致2005年生产和销售比例从2002年的102%上升到115%,从而出现生产过剩。

  但是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与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最近公布的一份行业景气监测研究则认为: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延续了2003年四季度以来的回落态势,回落速度有所加快,2003年以来的汽车行业发展偏快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缓解。

  这份报告还提醒道:政府自身也应避免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打消企业积极性,而使之成为一个低效市场,从“稳定”走向“过冷”,给汽车行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硬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经部部长刘世锦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既然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保持高于工业和国民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的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后来者”还有多少机会

  在投资是否过热的争论声中,国内外各路资本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汽车产业。与早已进入“微利时代”的其它行业相比,中国汽车行业25%-30%的利润率无疑吸引着众多的投资者。

  刘世锦认为,随着竞争加剧,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将趋于下降,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可高于其他多数行业。一个前景良好的产业吸引大批投资者和生产者是理所当然的。

  他强调道:当我们看到某些热门行业内企业“一哄而上”时,应当注意到有些企业并不盲目,属于那种意在获取先进入利润的“短期行为者”。其次,企业淘汰率高也不意味着新投资者不能进入。新进入者与被淘汰者对行业的适应性可以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当出现新的产品和技术平台时,有准备的新进入者从中高端切入,存在着获得具有优势地位核心竞争力的较大可能。

  “我们可以推测,十年、二十年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不会再有上百家或几十家,很可能是几家,但现在谁也不可能知道最后‘胜出’的这几家企业是谁。企业竞争力的磨炼、优秀企业的筛选是一个市场过程。理解这一点,对理解市场经济的实质具有关键意义。”刘世锦说道。

  傅连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汽车产业设定的投资规模和技术门槛有助于打消一些非汽车行业的投资者盲目的投资冲动。在他看来,一些“外来户”仅仅看到了汽车产业相对较高的利润率,但是对于汽车产业本身的特性并不了解。

  “这几年大家更多地看到了汽车行业‘火爆’的一面,但是也有一些厂家——甚至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家,效益并不理想。”

  “有一些投资者也请我们为他们进入汽车产业进行可行性论证,在经过我们的分析和解释之后,有的企业就打消了投资的念头。”他对记者说道。

  但是也有人士对新《政策》通过设定门槛的方式来限制资本的进入表示了质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说:“对拿自己的钱或自己负了很大责任的钱去投资的投资者而言,假定政府比他们本身更关心他们自己的投资风险,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士则认为:现在一些业内人士大谈汽车投资过热论,更多的是出于对外来竞争者增加后产生威胁的担忧。很多业内人士一面大喊“过热”,一面自己却也在拼命上新项目。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德国大众,去年大众董事长毕睿德一边在欧洲对同行和分析界声称中国汽车增长过快,一边却又宣布在中国增资60亿欧元。

  “在国内汽车业界,也有不少‘毕睿德’。”这位人士笑道。(■本报记者 邹建锋)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