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95年放飞车的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 09:54  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

  -大学生沈春颖成为《汽车时代》第一期新闻人物

  1995年,在中国的好多人还没有提及“汽车”两个字的时候,已经有当时思想比较前卫的大学生开始把考取驾驶证作为毕业的目标。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年级的21岁大学生沈春颖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为本报第一期《汽车时代》的“新闻人物”。那年夏天,沈春颖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终于在拿到毕业文凭的同时,还拿到了一张汽车驾驶执照。

  据当时主管学生分配的一位老师说,从以往的分配情况来说,有驾驶技能的学生在分配时有很大的主动性,极受用人单位欢迎,常常有学生私下去学习。学生们也说,技不压人,未来社会汽车将会非常普及,早掌握这门技术就多一分主动权。

  根据统计,当时在北京的几所驾驶学校,应届毕业生大约有160名左右,这些大学生学习驾驶的目的就是为找工作主动。

  -发展私人购车市场被首次确立

  中国汽车工业在吵吵嚷嚷中走过几十年以后,到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出台,才提出了发展私人购车市场这一方向。而直到1995年初的中国汽车上海会议,才最终确立培育私人购车市场这一方案。

  按照当时的目标,1995年以后几年,我国轿车将突破以集团购买为主的市场结构,而按照市场需求,集中人力、物力,各方面协同配合,循序渐进的发展私人购车市场。据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预计:到2000年,我国汽车工业将形成300万辆生产能力,其中轿车150万辆。届时中国轿车业的面貌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面的”拒载、多收费现象

  1995年“面的”应该是当时北京的特产,而就在这一年,这个唯一解决普通人出行的代步工具却让北京人又有欢喜又有忧,也令北京人又“烦”又“恨”。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拒载。

  据当时的报道认为,一些出租企业过分的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对此行业的管理,“以包代管”,出租司机和出租车公司之间的关系简单得只剩下经济关系。公司对属下不严格要求,甚至出了问题,企业受到处理还怒气十足,对拒载现象片面强调难管不好管的思想。这种消极的思想对当时的拒载现象很难有太大的改善。

  据当时的许多司机说,汽油、出租车零部件等都在涨价,而只有出租车起价费没有涨价,因此“的爷”们对6公里以下的路程和畅通路段特别“钟情”。

  -买车车主成新闻

  1995年,《当代》杂志的副编审,知名作家周昌义购买了一辆捷达轿车而成为本报的新闻人物。

  报道中写道:尽管住址距离办公室并不远,但那辆紫红色的捷达车每天都能停放在人民出版社的后院里,显然捷达作为交通工具的作用并不明显。周昌义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买车、养车要比花钱打车贵,但是这里面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坐车永远体会不到拥有车和开车的滋味。这是其一。其二,“打的”走不了远路,近处一二十元还可以接受,远了,计价器跳得你就不太舒坦了。这时你就会觉得,还是自己开车划算,不过用个油钱,反正买车时一次性投资花出去了,以后便永远得了便宜的“正心态”。这可能是中国人的消费心态。

  这位作家展望未来:“现在妻子坐丈夫车很幸福,一旦她有了驾照,萌生自己有部车的念头也是很正常的。解决的办法,就是一个家庭两部车。”

  -京城里的“S”族

  现在要提到京城“S”族,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那个群体。而在1995年,活跃在京城的“S”一族成为当年的一景。

  “S”车族是指那些拥有BJ2020S车的一批人。他们靠自己的真本事挣来的血汗钱,专门购买国产吉普过一把瘾,以圆那期盼多年的轿车梦。这些人毫不例外的都是些有文化、有修养的中青年人,他们基本上是一些影视演员、体育明星、归国留学生、广告公司职员。他们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响亮地打出“车体文化”,把爱车打扮得前卫和时尚,不定期地出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吸引别人注目。

(编辑:赵焕)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