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人的车屁股文化--买车就买“带屁股”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 08:36  

  曾几何时,两厢车在国内饱受非议,在欧美国家大行其道的两厢车到了中国后,完全没有了绚丽的风采,在传统观念甚为牢固的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两厢车俨然是一个城市弃儿。国人大都喜欢三厢车,是因为三厢车的那种气派、完美的流线显得十分高贵、完美无瑕。

  在人文关怀充斥汽车市场的今天,很多汽车厂商花很大的力气去影响人们对生活的认识,中国人喜欢车屁股便是不少汽车厂商看好的营销策略之一。尽管目前中国市场的两厢车甚至单厢车已经逐步被广大的消费者认可,但是,与三厢车相比,后者的市场优势是明显的。

  顾名思义,既然是“轿车”,就应该像“轿子”那样人坐中间,两头有人抬。三厢车便是活脱脱的典范。而如此类推,两厢车则更像“拉洋车”。

  过去中国人买轿车,都要对卖车的说:“我要‘带屁股’的。”所谓“带屁股”,其实就是当时绝对占领市场的“三厢车”。国人的审美偏好是三厢车。而且三厢车显得更体面一些,所以想买三厢车。这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感觉三厢车才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小轿车。在车价令普通老百姓还感到高不可攀的年代,三厢车成为中国人默认的轿车形象代表。而在国外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两厢车,在中国却一度受到冷遇。

  三厢车的屁股与前脸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特有对称,这正好与中国人对古代衙门的“官轿”和大财主“家轿”审美情趣相暗合,也与中国人讲究对称美的观念相一致。并且近代达官显人的“座驾”多为三厢轿车,这一点又给三厢轿车赋予了高档、尊派的象征。也许是历史的缘故让三厢“官车”完成了国民对轿车的启蒙认识,以至这种根深蒂固的烙印对现在轿车消费产生许多顽固的影响。如今,虽然轿车已经“下凡”到民间层次,销量也一直在蒸蒸日上,但是轿车还是难逃其社会标签的“装饰”功能。三厢车肥硕的车屁股,似乎代表着财富的象征。

  中国人的车屁股文化更体现了中国人讲气派,好面子的性格。在中国人眼里,开一辆没有车屁股的小汽车会招来别人的嘲笑,很多人宁愿不开车,也不会开那样一部令自己颜面全无的汽车。

  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汽车等奢侈消费品也渐渐的进入了寻常中国人的生活中。当国外汽车厂商意识到沉睡的中国汽车消费正在苏醒的时候,大批的国际品牌涌入了中国。而在国外畅销的汽车原型也被带到了中国。中国消费者并不是全盘接收,德国大众公司的高尔高尔夫,意大利菲亚特派力奥东风雪铁龙富康等都曾在国内遭遇了滑铁卢,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外形--没屁股。外国厂商迫于无奈之下均推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有后”版。就连响誉全球屡获殊荣的标致307,来到中国时也摇身一变由经典的两厢车变成了三厢车。也许法国标致已经读懂了中国人的心,读懂了中国人的车屁股文化。

  中国人讲排场,讲派头的习惯自古有之,古时的达观显贵婚丧嫁娶、升官晋爵都要讲排场,讲派头,生怕灭了自己威风。即使到了近代更有甚者为了显示自己生活富足,拿猪皮擦嘴以表明自己吃过了肉,其实他只在家喝了一碗清汤寡水的粥。

  当中国汽车快马加鞭地走入寻常百姓家庭的时候,中国人的车屁股文化有了一些动摇。许多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也对轿车体态的审美情趣开始发生了“和平演变”,主流的汽车厂家主耕的三厢车市场,也都先后变成试种异型车--两厢车的“试验田”。

  上海通用先保险地推出三厢赛欧车后再推两厢SRV车却得到了市场的意外收获。上海大众则在三厢车全面获胜的形势下,这才从容地推出了波罗两厢车,同样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但也有逆水行舟的厂家倒序出牌,海南马自达先推出属两厢的普利马MPV再推三厢的福美来。南京-菲亚特年初首推两厢派力奥上市,在市场取得较好业绩后,再接再厉。在波罗1.6的伴唱声中又新推出了“好吃不贵”的三厢西耶纳轿车,点燃了三厢车拼抢的新战火,再次把中国人的车屁股文化烧得如火如荼。

  中国人意识里对汽车的传统模式是大气、稳重、实用的。一个三口之家,除了用汽车代步外也可当作运输工具使用,这样,拥有一个容积大后备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两厢车在这一点上明显不如三厢车来的实际。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人们手中的钱都不多,却要花很多钱去买带屁股的三厢车。国人为了“抬轿子”的颜面不知道每年、每月、每天多花了多少冤枉钱。

  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统治的2000多年里,形成了极强的家庭观念,从国家这个大家到父母兄弟姐妹这个小家,中国人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家庭。家庭观念促使中国人在对汽车这个奢侈消费品的选择上有了一个共性。中国人考虑购车的时候,除了价格、品质、耐用性以外更注重的就是外观了。而像大众高尔那样的既是两厢车又是两门车的就更无法让中国消费者接受了。中国人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放着宽大的后排座愣是没门进,天生的屏蔽了后排座位。因为很多人的愿望就是自己驾着车载着全家到处游玩享受天伦之乐,这令期望家庭和谐完美的中国人大惑不解。

  事实上,这样的车在国外却大受欢迎。西方人的传统观念与中国截然相反,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人空间属于个人的生活。而且讲求个性突出,他们通常没有家庭负担,不必像中国人一样顾及老小,夫妻更是完全过着两个人的独立生活。而且很多夫妻都拥有两辆汽车,所以负担这样小型的经济型汽车就实惠了很多。西方汽车工业发达,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时常发生,这样一部小车更能轻松地在堵车的情况下掉转车头择路分流,在拥挤的停车场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

  只有当紧凑型的两厢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和变为纯代步工具,失去了车主形象的标签作用时,中国人车屁股文化才会被人们所淡漠。

  用业内人士的眼光来看,两厢车逐渐“受宠”是理所当然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私人轿车消费的快速发展。当年两厢车受冷遇,其实关键在于那时还谈不上真正的私车消费。买车都是公家出钱办公家的事。既然如此,当然买的车是越大越舒服,越大越有派头。至于车大油耗也大,当然不会有人关心;而那时车少,停车也不成问题,所以车体庞大也没有显出什么不方便。而现在,汽车消费者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私车消费已经“劲头十足”地占据了半壁江山。

  完全可以想象,当一家人怀揣着辛辛苦苦攒下的“银两”去买一辆供自家人使用的轿车时,对车的判断标准自然会有不同的角度:不仅要看性能如何、价格怎样,还要看用起来方不方便、顺不顺手、实不实用。而这么一比,两厢车的优点立现:在交通越来越拥挤、车位越来越紧张的时候,小小的两厢车转向灵活、停靠轻松。另外,把两厢车的后盖掀开,后排座椅一折叠就有了超大的后备厢,放台34英寸大电视都不成问题,这是三厢车根本无法比拟的。

  说到两厢车空间,行李厢尤为重要,这也是国人区分所谓“两厢车”和“三厢车”的标准。不可否认,三厢车的形象更符合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审美观,而突出的行李厢则是支撑他们这一观点的基础。很多人认为两厢车没有屁股,放不了多少东西,其实这是完全的误解。由于大部分两厢车追求实用性,所以它们的空间分配都比较合理,对于行李厢来说,主要是配置合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两厢车的行李厢虽然不是很大,但适合家庭使用,行李厢高度和纵深更合理。比如高尔夫、富康、POLO等,它们的行李厢最大状态可以放下一台25英寸的电视机,而这在三厢车上是很难实现的。

  人文时代,个性迥异的装备是汽车或汽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两厢车来说,精致、实用或是潮流都是举足轻重的,正是这些元素把两厢车装点得越来越光彩照人。

  中国这几年发展的快了,生活好了,吃的用的都要和国际接轨了,可不时的会传出一些不协调的东西,原本很好的一件事情、一个很好的东西到了中国就与中国人格格不入,看来外国人还是没有把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吃透。不过外国人有这样的决心,有这样的毅力去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将自己融入中国,毕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一块土地了。这或许也是我们该把传统抛开,把车屁股文化放下,试着与国际更同步些的时候了。

  (作者:马志 邸强 蒋斌)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