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汽车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气量越来越大。不管是不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几乎所有的汽车厂都在发展高档的汽车新产品。越来越多的厂家挤上了高档车的“独木桥”。
汽车消费群体是金字塔型,越到高档消费的人群数量越小,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需要中低档汽车。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档汽车产量都是很小的。笔者以为,国际汽车巨头们热衷把高档汽车拿来同中国合作,因为这样对他们有利,但是对中国却未见有利。
中国的高档消费者增长比较快,高档汽车的技术复杂,中国人不可能很快掌握。在中国生产高档汽车,巨大的利润被外商投资企业分割了大部分。市场被他们占据,中国最后也还不能掌握制造技术,更谈不上设计和自主知识产权,只能继续做人家的附庸。
欧美汽车工业已经有100多年后,中国融入了世界汽车市场,其实最大的优势是生产中低档汽车。国内汽车厂应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市场特点去挤占市场份额。中国即将达到15亿人,当人均年入增加1000元时,就有150万辆中低档汽车的需求。而欧美日韩的汽车生产成本无法达到中国最低消费需要,只能退出这块领地。中国的汽车企业为什么不去扬长避短呢?
市场是动态和多维的,不可能肥肉一家吃。现在高档汽车利润大,可是如果都来争高档汽车市场,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利润了。中国的汽车企业的实力本来就难以称强,别不知好歹以卵击石去拼高档汽车。现在谁把汽车生产的生命维系在高档汽车上,一旦经济形势有变,或者竞争不过别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全世界汽车企业大都是靠中低档汽车支撑和发展起来的,即使如今以生产高档汽车为本的奔驰公司,也在20多年前大量生产中低档汽车。它在后来的经济危机和激烈竞争中都是靠大量的低档汽车维持了生存,得到了喘息和资金原始积累,至今还能称霸世界汽车市场。大众汽车公司能够挤进世界汽车寡头行列,起家是用抵档的“甲克虫”汽车打天下。它生产了72年,共生产了2800万辆,这是多大的资本积累。
大众公司进入中国也是把本土最后的桑塔纳生产线拆到上海,原本准备生产几万辆就够本了,结果又生产了上百万辆,至今还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不愿退市,想不挣钱都不行。这些道理都很简单,就是适合中国市场和国情。
所以,对于国内众多的汽车企业来说,中低档车应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何必都挤上高档车这座“独木桥”呢?(罗海涛)
不支持Flash
|